為了升騰的蘑菇雲,他紮根高原隱姓埋名36年

礪劍春秋 | 為了升騰的蘑菇雲,他紮根高原隱姓埋名36年

講述礪劍故事,弘揚礪劍精神。小“火”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為了升騰的蘑菇雲》。

砺剑春秋 | 为了升腾的蘑菇云,他扎根高原隐姓埋名36年
砺剑春秋 | 为了升腾的蘑菇云,他扎根高原隐姓埋名36年

1940年,我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個農民家庭。

19歲那年,我從湘潭一中畢業,考入西北工業大學。窮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大學,這離不開黨和國家的培育,我始終覺得有責任和義務為祖國和人民多做些什麼。

1964年大學畢業後,我響應黨和國家號召,選擇到原國防科工委工作,從此和核武器結下了不解之緣。

這裡地處戈壁深處,海拔3200多米,環境惡劣,風沙很大,天氣很冷,常年穿著棉襖。嚴重的低壓缺氧經常令人頭昏眼花,我們啃著永遠煮不熟的青稞,喝著80℃就開的水,嚼著黏糊糊的饅頭,不要說搞科研,生存都不是易事。

不僅如此,因為涉及國家機密,基地對工作人員的管理非常嚴格。同事間除了生活話題,其他的是不能溝通的,所以儘管共事多年,可直到最後才知道對方是幹什麼的!

我們和外界的聯繫也被控制得很嚴,久而久之,便長期與親戚朋友失去了聯繫。

直到退休後,我的大學同學才輾轉聯繫上我,他們都說我像是突然從地底下冒出來的。

1967年6月17日,那是我永遠都難忘的日子。

那天清晨,旭日東昇,晴空萬里。我和王技術員對氫彈進行最後一次總聯試。

為了達到周總理“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要求,我們對每一個電子元器件、每一根電纜、每一顆螺絲、每一個焊點都做了認真嚴格的檢查。

一切就緒,氫彈已經掛上了飛機彈艙,我們倆要根據氣象數據對引爆控制系統兩種重要組件進行調試,這是氫彈爆炸前的最後調試。

然而戈壁灘上風雲萬變,準確的氣象數據直到預定爆炸時間的最後一刻才測出來,我們立即進行演算並反覆核對,終於得到最佳修正值。

王技術員情急之下還不小心磕破了腦袋,血從捂著頭的手縫中不住地往外流。此時,作為主操作手的我顧不上他,迅速爬上彈倉,打開儀表蓋開始操作。

砺剑春秋 | 为了升腾的蘑菇云,他扎根高原隐姓埋名36年

調試的準確與否直接關係到這次試驗能否成功,並且涉及到靶區人員的生命安全。

我的手禁不住地顫抖,深吸了一口氣,看了一眼頭上還在流血的小王,穩住心神,靠上彈體,一手打著手電筒,一手緊握氣壓調整手柄,兩眼直視僅有指甲蓋大小顯示數值的扇形窗壓,全神貫注地扭動旋鈕,終於調出了最佳數值。

下機後,在責任書上籤完“賀先覺”三個字,我全身都輕鬆了。

過了不久,高音喇叭裡傳出了靶區倒計時的聲音,10、9、8、7……那10秒鐘是我生命裡最長的10秒鐘,彷彿整個世界都靜止了。

忽然,遠處碧藍的天空裡升騰起一朵烈焰翻騰的蘑菇雲,接著傳來震天動地的巨響。我國自己設計製造的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當時我心裡想:“這輩子值了!”

後來我潛心從事核武器設計研究,先後多次參與核試驗。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在一次核試驗前,引爆控制系統出現故障,大家都很焦急,一直到深夜仍然在討論分析。

結合以往經驗,大膽說出了自己的判斷:“可能是某部件出了問題。”

一番分析後,專家們紛紛表示贊同,隨即按照我的思路順利排除了故障。這件事,也給時任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的張愛萍將軍留下深刻印象。

多年後,我有幸被評為全軍英模代表,當他以軍委首長身份接見我時,一眼就認出了我。

為了適應國防現代化建設需求,我從武器研製設計到生產試驗又到核武器庫管理,工作幾經調整。

轉崗負責核武器庫的管理後,巨大挑戰隨之而來。該庫是我國最早建設的核武器庫,由原蘇聯設計,後經我們自己修改後建造,存在許多設計不合理、不完整、不配套的問題。

庫內有害物質嚴重超標,機械噪音大,戰士們在洞庫工作一天,就會頭暈目眩、耳鳴心慌,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時間一長,聽力和記憶力明顯下降。

當時我想,咱們原子彈、氫彈都造出來了,難道就不能把貯存管理搞好嗎?強烈的責任感驅使著我要去改變這種現狀。

砺剑春秋 | 为了升腾的蘑菇云,他扎根高原隐姓埋名36年

改造工程涉及強電、系統控制、無線電等10多門專業技術,不少專業我從未接觸過,又沒有資料,國內外也沒有可借鑑的經驗。

當時正值“文革”期間,科研工作受到很大幹擾,這一切都讓我心裡沒底,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後來塔山阻擊戰特級戰鬥英雄馬喜斌一番斬釘截鐵的話給了我信心:“賀,我自薦當你們組長,政治問題我負責,我包管後勤,在錢、物上全力支持你,你只管技術就行。”

此後我便一頭扎進了改造工作中,晚上設計、白天施工,夜以繼日奮力拼搏,曾兩次昏倒在工作現場。

經過幾百個日夜的奮戰,終於完成洞庫改造第一期工程。

這項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也正是由於這項成果,1977年9月30日,我以科技界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國務院主辦的國慶招待會,登上了天安門觀禮臺,參加了國慶各項慶祝活動。

而最令我欣慰的是戰友們終於走出了洞庫,脫離了高放射性、高汙染的工作環境。

1980年1月1日,遵照中央軍委命令,基地改歸第二炮兵建制領導,單位變了,但工作性質和任務沒有變,由於長期從事超乎常人的艱辛勞作和接觸有害物質,身體受到損害,多次暈倒,但我從沒有停止攻關的步伐。

砺剑春秋 | 为了升腾的蘑菇云,他扎根高原隐姓埋名36年

1982年夏天,正在進行洞庫自動化系統研製的我,在短短1個多月裡,體重下降了30斤。

在妻子催促下,我才去醫院檢查。醫生髮現乳下有腫瘤,認為可能有惡性病變,需要立即切除。

進手術室前,我對趕來代表部隊簽字的領導同志說:“即使是癌症,也還有兩三個月時間,分系統設計保證拿得出來……萬一我真的不行了,就由其他技術員負責搞下去!”

幾天後,患惡性腫瘤的可能性被排除了。但是,身體迅速消瘦的病因還是個謎。我顧不上進一步檢查、治療,便回到工作崗位,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完成了分系統設計。

又是2年多的艱苦拚搏,核武器庫的自動化管理系統終於研製成功,投入使用了。

奉獻不怕苦與累。多年的拼搏,使年輕的自己銀絲早現,皺紋布臉。

有一年,我去武漢聯繫洞庫改造工程的某部件生產。行前連續幾天幾夜準備資料,加之途中疲勞,抵達鄭州轉車時,一頭摔倒在車站水泥地上。

經醫院搶救醒來後,自己一時失去記憶。醫生問我,自己什麼都想不起。

三小時後,我完全甦醒後,才想起了此行目的,卻又瞞過醫生護士,登上南下武漢的列車,在車廂茶爐室旁站立了一宿。

砺剑春秋 | 为了升腾的蘑菇云,他扎根高原隐姓埋名36年

對於我對工作的“痴”,也有人戲謔:先覺,從發展眼光看,你所從事的事業終究要被和平拋棄的,怎麼看待你這麼多年的奉獻?

我卻情真詞切:“假如真有那麼一天,我將由衷高興,我將為我的軍人生涯,為我所從事的為和平增添砝碼的事業而驕傲。”

曾經,內地某大學以住房、高薪等條件聘請我當教授,某省科委、某市機械冶金局等也給出了優厚待遇,我都一一婉言謝絕:“部隊需要我,高原需要我,這裡有我的事業,有我的追求,有我的用武之地。”

為給核武器提供更好更安全的儲備條件,我和一起工作的同志潛心研究多年,在核武器貯存方面取得一些突破,共獲得15項科技成果,多次被黨和國家表彰!

在高原工作36年,我為國防現代化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可以說作為一名軍人,我無愧於我的使命。

同時,組織也給了很多榮譽,1986年6月被第二炮兵授予“紮根高原,無私奉獻模範共產黨員”榮譽稱號,並被樹為第二炮兵科技幹部標兵;作為代表出席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及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全軍英雄模範代表大會、全國勞動模範及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回憶崢嶸的“兩彈”人生,我無怨無悔。

如今,我已年近耄耋。以前,由於工作原因,我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父母重病時也沒有在身邊盡孝,唯一的女兒也是從小在外婆家長大,我這一生虧欠他們很多。

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軍人,我無愧於黨和國家交給我的使命!我很驕傲我曾為祖國的核事業、為了升騰的蘑菇雲貢獻過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我無悔自己的人生!

砺剑春秋 | 为了升腾的蘑菇云,他扎根高原隐姓埋名36年

主管 | 火箭軍政治工作部

主辦 | 宣傳文化中心

刊期 | 第 847 期

監製:毛勳正

主編:吳 浩

播音:沈 麗

郵箱:zghjjtg@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