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兒自己帶,3歲兒子婆婆帶,2月後父母都懵了:我的兒子呢?

4歲女兒自己帶,3歲兒子婆婆帶,2月後父母都懵了:我的兒子呢?

現在做父母不是件簡單的事,父母每天都要工作掙錢,也要抽出時間和孩子們一起玩。

有時候父母真的很想有自己的私生活,很多父母為了減輕生活的壓力,會送孩子到奶奶那邊。

我的朋友丹丹有一個4歲的大女兒,最小的兒子是3歲,女兒剛剛過了暑假,因為沒有人照顧孩子,丹丹不得不請假幾天。

但是,兩個孩子每天在家不是吵架就是吵鬧,丹丹真的很頭疼,如果送託管又不放心,可孩子們在家不安寧。

4歲女兒自己帶,3歲兒子婆婆帶,2月後父母都懵了:我的兒子呢?

於是丹丹和丈夫商量,送小兒子到奶奶家住了兩個月,給女兒報名一堂古箏課。

這樣,孩子們的假期不僅豐富多彩,而且成年人也可以腳踏實地工作。

奶奶的家有一個專用的庭院,自己種菜養雞,丹丹很嚮往田園生活,讓兒子去奶奶家,丹丹也覺得沒什麼問題。

送走兒子後,家裡終於安靜下來了,女兒每天都在學習古箏,越來越有氣質。

丹丹看著女兒那麼聰明懂事,心裡也很滿足,然而,丹丹仍在擔心她的兒子。

4歲女兒自己帶,3歲兒子婆婆帶,2月後父母都懵了:我的兒子呢?

畢竟,這是她兒子第一次離開母親,丹丹也擔心兒子不會適應。

所以兩個月後,丹丹和她的丈夫買了一些日用品去她婆婆家看看孩子的情況。

沒想到,一到婆婆家門口,丹丹就看見一個小男孩在院子裡追著一隻大公雞跑來跑去。

公雞嚇得尖叫起來,男孩全身都是灰色的,頭上也都是一堆稻草,丹丹大吃一驚,她想知道是誰的孩子這麼瘋狂,她以前從未見過。

剛進屋,丹丹老公就問:我兒子呢?

丹丹婆婆微笑著對孫子說:看看誰來了,你爸媽來看你了!

看到兒子,丹丹傻了,心裡想:這是我的兒子嗎?

4歲女兒自己帶,3歲兒子婆婆帶,2月後父母都懵了:我的兒子呢?

那個滿身是灰的男孩竟然是自己的兒子!?這簡直是個意外!兒子以前不敢碰動物,但現在他抓到了一隻公雞,這與想象中的田園生活完全不同。

雖然雞又髒又亂,但她在心裡也很感激她的婆婆,因為她看著兒子快樂地成長著,變得更強壯了。

在生活中,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會要求家中的長者幫忙照顧子女,尤其是在暑假或出差時。

如果老人願意幫忙,真的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和精力,但讓老人幫忙照顧孩子,寶媽必須注意以下3點:

4歲女兒自己帶,3歲兒子婆婆帶,2月後父母都懵了:我的兒子呢?

1、不要反駁老人,而是要順從他們

時代不同,長者在看孫輩時,總是會更有愛心,所以老人在照顧子女時,的確可能會與年輕父母有一些矛盾和衝突。

不過,老人照顧子女已經很難了,如果你私下有意見,儘量別抱怨,可以在平靜下來時,和老人好好討論。

沒有必要一遇到各種各樣的荊棘和怨言就去抱怨老人的行為。

而事實上,很多有孩子的老人經驗也很有參考價值,作為孩子,我們應該做的是低頭學習,而不是對老人的行為過於嫌棄。

4歲女兒自己帶,3歲兒子婆婆帶,2月後父母都懵了:我的兒子呢?

2、經常去看望孩子,改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很多家長將子女直接留給長者,然後便開始工作。

即使他們有時間,他們也更願意在家休息,他們根本不會考慮老人和子女的問題。

但一方面,孩子們可能會認為他們的父母不會來看我,因為他們不愛我,失去了安全感。

另一方面,孩子是最容易培養感情和最容易疏遠的年齡,父母當然不想跟孩子產生距離感,但長時間不堪孩子,孩子和自己會缺乏親密關係。

所以當父母有時間的時候,最好多看看孩子,其實這也是對老人盡孝心的機會。

4歲女兒自己帶,3歲兒子婆婆帶,2月後父母都懵了:我的兒子呢?

3、要衷心感謝長者。

事實上,老人已經完成了撫養子女的責任,是享受自己生活的時候了,所以老人答應幫助或不幫助都是很正常的。

一旦老人選擇幫助,作為孩子的我們就應該感謝老年人的理解和奉獻。

事實上,老人是會為子女而選擇的看孩子的,但我們不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而應該默默地記住這份令人感動的行為。

4歲女兒自己帶,3歲兒子婆婆帶,2月後父母都懵了:我的兒子呢?

同時,子女可以多孝順老人,畢竟長者要幫忙照顧子女,其次,即使我們不考慮這個問題,對老人的孝順也是我們必須做的。

如果老人不帶孩子,儘量不要發生爭執,所謂的家庭矛盾,大多是在自己意見不合的情況下發生的,他們沉溺於自己的思維邏輯,不想跳出去瞭解別人。

4歲女兒自己帶,3歲兒子婆婆帶,2月後父母都懵了:我的兒子呢?

身為寶媽的我認為,雙方實際上都是為了孩子們的利益,所以何必要去爭執呢?

作為孩子,我們應該從老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真誠地理解和感謝他們,這樣家庭才能和諧。

那麼,你們覺得有必要讓老人帶孩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