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韓娟娟:情注脫貧路 實幹顯擔當

當村幹部難,當駐村第一書記更難,當一名女第一書記,真是難上加難。上蔡縣黨店鎮賀樓村女第一書記韓娟娟,以捨我其誰的政治擔當,衝鋒陷陣在脫貧攻堅的最前沿,為賀樓村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留下了一抹抹靚麗的青春底色。

第一书记韩娟娟:情注脱贫路 实干显担当

舍小家 公公也成大忙人

韓娟娟大學畢業後,在黨店鎮當了6年大學生村幹部,2015年被考錄為黨店鎮公務員,2018年任賀樓村第一書記。

韓娟娟的丈夫在蘭州讀研,兒子在小學讀書,她天天忙在村裡,白天照顧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她公公的肩上。她的公公年近七十,在韓娟娟的每個工作日的傍晚,他都要從離鎮政府十多里的新田村,趕到學校接孩子到韓娟娟的住室,看著孩子做作業,給孩子做飯,直到她從賀樓村回來。她回來早了,公公就能早點回新田村老家,她回來晚了,公公夜晚十一、二點也要趕回老家。夜晚,有時韓娟娟住在村裡,公公就騎車子把孩子送到賀樓村,再騎車行駛20多里回到新田老家。

“我下鄉也騎電動車,到賀樓這十來里路,我就感覺著特別難。尤其是現在這冬天,頂著北風往北跑,穿多厚了還感覺著透心涼,想著公公摸黑路,風裡來雨裡去的,那麼大年紀了,很不安全,我就感覺著慚愧。”韓娟娟回憶說,有一次孩子突然發高燒,她忙完村裡的事又忙鎮裡的事,公公就帶著孩子去輸液,直到夜裡一點多她忙完,公公才騎電動車往老家趕。

第一书记韩娟娟:情注脱贫路 实干显担当

學校放暑假的時候,韓娟娟就把丈夫和孩子都帶到賀樓村,一家三口在村裡吃住,為了減輕韓娟娟的工作壓力,丈夫也主動幫她處理一些檔卡管理、數據錄入等問題。

先治愚 家家點燃“一把火”

賀樓村貧困戶楊某重的女兒現年14歲,先天性脊肌無力,肢體二級殘疾,無法自理生活,無法到校就讀,只能一個人在家天天面對著電視。由於長期與外界隔絕,女孩子很不願意與他人交流,韓娟娟想方設法打開女孩子心結之後,積極聯繫賀樓村小學教師送教上門。由於女孩子本身聰明好學,此前已經跟著電視認識了很多字,老師每次來講課她都很高興,老師和韓娟娟定期送來的《中國少年報》之類的報刊,更讓她的學習生活豐富起來,她的父親楊某重也驚喜地發現閨女的精神狀態比以前越來越好了。

貧困戶楊某書的兒子由於以中專生的身份入學鄧州職業技術學院,沒有在學信網上註冊學籍,這將嚴重影響將來的就業。韓娟娟主動聯繫班主任,給她介紹情況,請她給校領導和相關單位對接,學信網上註冊學籍成功後,楊某書兒子的2019年春季雨露計劃補貼也很快發放到位。

第一书记韩娟娟:情注脱贫路 实干显担当

“2016年的時候,我就知道貧困戶魏某榮女兒上學的事。當時我在脫貧辦打電話給她說有上專科教育補貼的事,她一開始還不相信有這好事,她說她正打算讓考上大專的大女兒外出打工,不上大學了,說著說著她就在電話裡哭起來了,咱都知道,對農村人來說,上學是天大的事,哪個當孃的捨得讓孩子放棄走出農村的機會啊,她也是沒有任何辦法啊”,說起賀樓村的教育扶貧,韓娟娟總是噓唏不己,“不漏一戶、不落一人”,韓娟娟下定決心不讓賀樓村的任何一名貧困家庭學生因貧輟學。

建新房 硬起手腕快推進

除現在專升本讀書的女兒外,魏某榮家還有個19歲的肢體二級殘疾的兒子。15年前,魏某榮的丈夫得癌症花費七、八萬元也沒有保住性命,隨後原先能自己行動的兒子也慢慢的失去運動能力,不得不躺到輪椅上,現在大腦也不管用了,話都說不出來了。

丈夫看病借的錢還不上,閨女上學又花不少錢,兒子還需要照護吃喝拉撒,鄰居們都說魏某榮過的就不是人過的日子。她的3間破瓦房,上面蒙塑料布,下面用粗檁頂,夜晚老鼠、長蟲(蛇)亂爬。外面下大雨時,屋裡準會下小雨,夏天下暴雨時,幾個盆子輪著接漏雨,往屋外倒水就累得魏某榮腰痠腿疼。

第一书记韩娟娟:情注脱贫路 实干显担当

“反正我是沒錢,我只能過一天少兩晌,小娟到俺家讓俺危房改造,做思想工作十來次我就是不改,我沒法改,房子倒了砸死俺娘倆,倆娘倆就該死!”提起家裡危房的心酸事,魏某榮又是哭出聲來,誰都知道她內心裡也想住上安全的住房。

“錢不用你操心,你家危房改造的事情政府管定了!”韓娟娟在爭取足額政策性資金之後,給魏某榮吃下“定心丸”,然後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逼”著魏某榮家加快危房改造進度。3個月後,3間破瓦房變成窗明几淨的小平房,遭天愁眉苦臉的魏某榮,臉上也有了難得的笑容。安排她當村裡的保潔員,每月又增加收入500元,再加上其他政策性經營性收入,一年算來增收20046元,魏某榮的拮据日子也越來越好過了。

與魏某榮家一樣,近兩年賀樓村的21戶的危房都進行了改造,總改造資金達46.07萬元。在韓娟娟等人的積極爭取和縣水利局的大力幫扶下,賀樓村不僅修建了新村室、新衛生室、村文化廣場、文化舞臺,還硬化了1.37公里通組道路,村裡家家戶戶實現了自來水全覆蓋。

第一书记韩娟娟:情注脱贫路 实干显担当

刨病根 趁熱打鐵兜老底

疾病和殘疾是賀樓村貧困戶致貧的主要原因,上蔡縣出臺的醫療救助新政策,讓貧困戶看病就醫的支出費用,降低到了接近“零支付”的程度,魏某榮因此腰疼病慢慢減輕,楊某重家的兩個殘疾孩子的病情慢慢得到了控制。

貧困戶朱某鋒的丈夫也是二級傷殘,生活不能自理。兒子在高中時學習成績特別好,考上了一所985院校還不滿足,老想著復學報考北大清華,這讓經濟拮据的朱某鋒“壓力山大”。朱某鋒連忙以“等大學畢業再報北大清華研究生也不遲”為條件,軟磨硬泡地哄著兒子去上了大學。

用與魏某榮同樣的方式和渠道,“逼”朱某鋒家進行危房改造後,韓娟娟又“騙”朱某鋒帶著丈夫入住鎮裡的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託養中心。一次思想工作做不成,就做十次思想工作,朱某鋒架不住韓娟娟苦口婆心的勸說,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了託養中心。託養中心包吃包住包就醫不說,還因為朱某鋒照護丈夫的同時再照護另一名重度殘疾人而獲得每月2000元的工資。丈夫的護理條件改善了,孩子上大學包括以後讀研的費用也不用愁了,朱某鋒住到託養中心不再想著回家了,說起韓娟娟“騙”她入托的事,總是流露出慚愧和敬意。

第一书记韩娟娟:情注脱贫路 实干显担当

貧困戶楊某學的兒子上學時受到刺激出現精神障礙症狀,縣殘聯統一到鎮政府為貧困戶辦理殘疾證時,韓娟娟和村兩委幹部就在第一時間通知楊某學,並給他準備好辦理殘疾證需要的鄰居證言和相關材料。但是,楊某學的兒子就是不配合,讓他的大娘好言相勸也說不成,實在沒有辦法,韓娟娟就和賀樓村責任組長張會濤一起聯繫縣殘聯和縣人民醫院精神科,到楊某學家做了精神病鑑定,拿到殘疾證後,楊某學家還享受到了殘疾人補貼政策。

愛管事 當了監工當“媒婆”

“我不只是賀樓村貧困戶的駐村第一書記,我更是全村老百姓的駐村第一書記。老百姓的訴求簡單直接,你認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可能看作是天大的事情。一件事辦不妥,或者一句話說不得勁,他們就會生氣,甚至要惱火一輩子。所以,我總是堅持‘有求必應’,成不成是能力的事,至少讓人家看出來,咱態度好,咱尊重人家!”

韓娟娟騎電動車進村,穿與農村人沒什麼兩樣的衣服入戶,讓老百姓感覺著她就像鄰居家的閨女一樣可信可靠。

貧困戶索某家看病有了政府救助,還得到了一個保潔員崗位,按理說也可以高興起來了,可是韓娟娟每次去她家,她多是垂頭喪氣。後來話多了韓娟娟才得知,索某的大女兒有一段不幸的婚姻,離婚後帶著孩子回到了孃家,一家人都因此悶悶不樂。

“過不到一塊兒,咱再重新開始”,平常並不善言辭的韓娟娟開始張羅著幫索某的大女兒介紹對象。經過大半年的撮合,一對新人成功步入婚姻殿堂,還一起外出務工過上了新生活。索某說起來這事,都誇“小娟這閨女就是個熱心人”!

第一书记韩娟娟:情注脱贫路 实干显担当

貧困戶保潔員楊某亮等人,由於平常自家衛生條件就不好,在打掃村內大街小巷衛生時,也不能保持較高的標準,這讓不少群眾有意見。

韓娟娟等人決定先給這些保潔員思想上來幾次大掃除,就堅持到楊某亮等人的家中檢查衛生。一到楊某亮的家中,異味撲鼻,有的村幹部躲得遠遠的,韓娟娟卻不嫌髒,給清理乾淨的小桌上攤上報紙,給雜亂的大床上整理好再疊好被子,讓楊某亮和個別村幹部也不好意思了。連續幾次下來,楊某亮的家庭衛生水平顯著提高,其他保潔員家的家庭衛生水平也提高了,自然而然,賀樓村的人居環境也越來越好了,並且還多次在全縣大觀摩中代表黨店鎮接受觀摩,次次名列前茅。

與此同時,韓娟娟作為鎮裡的脫貧攻堅業務骨幹,還經常參與鎮裡臨時或有計劃組織的各類攻堅工作。數據錄入,她和同事通宵達旦,直到國網關閉;規範檔卡,她成為其他行政村請教的“專家”之一……

截止目前,賀樓村已經有28戶貧困戶86人穩定脫貧,剩餘11戶25人未脫貧,韓娟娟本人還榮獲2018年五一勞動獎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