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遷”鑽進牛角尖、戶口難倒外來媳……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

近期,國家信訪局和新華網聯合推出“壯麗70年·信訪故事匯”系列訪談節目第九期。邀請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上海市虹口區信訪辦四級調研員何建華和虹口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竺曉忠參加訪談。一起傾聽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的為民情懷!

“動遷”鑽進牛角尖、戶口難倒外來媳……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


“動遷”鑽進牛角尖、戶口難倒外來媳……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

主持人:

何主任,您幹信訪工作十幾年,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基層信訪工作的情況?

“動遷”鑽進牛角尖、戶口難倒外來媳……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

何建華:

我認為基層的信訪工作可以概括為“12345678”這八個數字。“1”是一種基調,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總基調;“2”是兩個抓手,堅持發展和穩定“兩手抓、兩手都要硬”;“3”是三面對標,對標高標準管理、對標高水平發展、對標高品質生活;“4”是四位一體,加強與責任單位、屬地街道、社會組織、信訪群眾等四方面的協調配合,形成整體合力;“5”是五度原則,通過政策的認知度、訴求的偏離度、化解的誠信度、矛盾的關聯度、後續的執行度進行分類歸檔,增強矛盾化解的科學性、操作性和實用性;“6”是六特精神,信訪幹部要發揮:特別能學習、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有思想、特別有作為、特別有激情的精神;“7”我總結為七個千字:千家萬戶保安全、千變萬化求發展、千方百計做方案、千言萬語做工作、千里之志下決心、千金一諾講信用、千錘百煉真實踐;“8”是八項機制:健全完善崗位責任、定期例會、事先預判、跟蹤督辦、統計分析、信息摘報、預警提示、工作銜接這“八項機制”。這樣一來就可以進一步提高信訪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


“動遷”鑽進牛角尖、戶口難倒外來媳……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

主持人:

請再給我們具體說一說,您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還有工作時的狀態。

“動遷”鑽進牛角尖、戶口難倒外來媳……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

何建華:

信訪工作其實挺苦的,但如果你走進居民的心坎裡你就感覺不苦了。把自己當作老百姓,當作信訪人的家裡人,你就感覺是在處理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在處理信訪人的事情。

比如有這麼一個案例。這個信訪對象是從其他地方轉過來的,已經80多歲了,信訪了很多次,也打了很多個官司,2010年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打交道了。他的問題是動遷矛盾,我覺得成功化解矛盾主要就是要知道怎樣把工作推進下去,怎樣拉好責任單位。

我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讓信訪人的訴求更接近實際,使矛盾的化解更具有可能性、可操作性。我調到街道的時候他已經動遷好幾年了,他說在這裡動遷,房子就應該分到這裡,怎麼能分到其他地方呢?他的想法沒辦法拐過彎來,已經成了心結,他的家人也和他一樣鑽進了牛角尖。於是我換了一個視角,把自己當成他的家人來看這個問題,跑到了他的安置房源所在地,瞭解並規劃房子的發展前景,包括房屋價值的增值預期、生活的配套設施,再跟他分析,還把他家人全部叫過來商量,並分析他十多年來信訪的經歷。這樣一來,就統一了他們整個家庭的思想。我認為這件事不是要解決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家庭的問題。我把自己當成他的家人,主動承擔了家裡牽頭人的角色,只有家人全部想明白了,問題解決才能水到渠成。

為什麼要拉好責任單位呢?責任單位的方案沒錯,就是如何進行溝通的問題。如果在生活困難方面幫助他一下,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老人最後說:“我原來太固執了,是何主任說服了我,把我整個思想觀念轉變過來了。”最初他提出來的訴求其實有些偏離,但通過這樣的溝通,就把他的訴求偏離度調整過來了。


“動遷”鑽進牛角尖、戶口難倒外來媳……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

主持人:

請竺書記給我們介紹一下在推進信訪矛盾化解方面,有哪些好的舉措?

“動遷”鑽進牛角尖、戶口難倒外來媳……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

竺曉忠:

我著重介紹一下上海信訪、虹口信訪一直堅持的三大工作制度,也可以說是上海信訪工作的特色。

一是黨政領導幹部每週接待制度。上海市信訪辦是每週三由市領導接待,我們區裡面是每週三、每週四,比其他區多加了一天,由區領導接待信訪人。

二是信訪例會制度。我們會定期召開例會,討論一些基層無法解決的,只能在區、市一級來解決的問題。用這樣的形式來推動和予以解決問題,可以大大地提高積案的化解率。

三是分級分責化解信訪矛盾的工作制度。大量的信訪矛盾都應該在基層解決,要充分信任和依靠基層責任部門,推動他們履職盡責,把矛盾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


“動遷”鑽進牛角尖、戶口難倒外來媳……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

主持人:

請竺書記再給我們講一下虹口區信訪工作中有哪些亮點和特點?

“動遷”鑽進牛角尖、戶口難倒外來媳……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

竺曉忠:

虹口區亮點很多,其中一個亮點是暢通信訪渠道,建立信訪聯合接待大廳和人民滿意的窗口。通過這樣的平臺讓我們的信訪秩序得到明顯的改善,信訪問題的解決效率能夠得到明顯的提高。

第二個亮點是老蔣化解工作室。這個工作室是以我們老信訪辦主任老蔣的名字來命名的,有點類似於專家門診,專門協調一些涉及市政動遷,包括城市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突出矛盾,促進積案的解決。


“動遷”鑽進牛角尖、戶口難倒外來媳……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

主持人:

請何主任給我們分享一下您工作中有什麼令人難忘的故事。

“動遷”鑽進牛角尖、戶口難倒外來媳……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

何建華:

比較難忘的是我到區政府沒多久解決的第一個難題。2006年7月,王某到區信訪辦反映自己已經結婚8年,丈夫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不是殘疾人,她本人是外地戶口,找工作多次碰壁,要求落戶上海。說著說著她淚如雨下,信訪已經好多年了,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我正好是公安出來的,對戶口政策比較清楚,當時的政策是必須結婚滿15年戶口才能申報落戶上海。她結婚8年沒有落戶口,家庭生活困難,丈夫病情嚴重,還有孩子在讀書,作為一個外來媳婦確實很困難。我多年從事基層工作,瞭解到上海人如果是殘疾人的話,外來媳婚後五至八年可以申報戶口。於是我把情況向市公安局、市人口辦彙報,他們非常重視,市公安局局長也親自來接待她,調研過她的情況屬實後,給她解決了戶口問題。

之後我又馬上為她找了一個交通協管員的工作,這樣,她還能在中午兼職保姆給人做飯。因為家裡條件不好,這樣的工作不是很累,又能做兩份,交通協管員還能享受民生保障,她非常感動。

3年後她丈夫去世了,沒多久家裡房子動遷,如果她戶口沒有進來她就連安置房都沒有了。她前後來過兩次,第一次戶口解決送了面錦旗過來,第二次過來她拉著我的手說:“當初如果沒有你用心用情解決我的戶口問題,後果不堪設想。”我感覺解決了一個人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個家庭的難題。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像她這個問題,政策她套不進去,但是我們信訪工作跨前一步就能好辦許多。這樣一來,她的房子問題解決了,整個人生也改變了。

2009年之後我調到了北外灘街道,調過去沒多長時間,在年底的最後一天夜裡唐山路上發生了一起火災,按道理這不是我們信訪辦的事情,但是我知道了以後,馬上就趕到現場。深更半夜,第二天就是元旦,你不主動跨前一步做,這十幾戶人家流離失所,沒有日常用品怎麼辦?所以當天晚上我就把他們安頓好,然後馬上聯繫相關單位,給他們的房屋進行改善性的修繕,爭取在春節前完工。中國人有一個習俗,春節總是要在家裡面過的。我們再加快速度,這樣他們在春節之前搬進去了,一看自己的房子這麼漂亮,所有的委屈、牢騷都沒有了,他們搬入以後就好像搬入新居一樣。

所以跨前一步就能夠辦好事,跨前一步也確實辦實事。作為信訪幹部絕對不能為名為利,必須有所擔當。


“動遷”鑽進牛角尖、戶口難倒外來媳……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

主持人:

我想問一下竺書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您對於下一個階段的信訪工作有什麼樣的思路?

“動遷”鑽進牛角尖、戶口難倒外來媳……信訪工作一定要跨前一步

竺曉忠:

我想作為信訪幹部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態度問題。有些信訪矛盾沒有得到有效及時的解決,可能還是態度、責任心的問題,講到底是對人民群眾感情的問題。我們一定要帶著感情和責任,用心用情地做信訪工作,這樣信訪工作才能做好。

二是能力的問題。信訪幹部要注重業務能力的提升,比如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掌握政策法規的能力和對複雜矛盾的判斷能力,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是對信訪人心理疏導的能力。我們不光是解決問題,同時也要把老百姓的心結打開。通過我們信訪幹部的努力,努力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努力維護好虹口的一方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