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天龍八部》:武俠小說盛極而衰,玄幻小說取而代之是必然

重看《天龍八部》:武俠小說盛極而衰,玄幻小說取而代之是必然

直接談感想。

【壹】

金庸的十五部武俠小說,除了《鹿鼎記》這朵奇葩之作外,最受好評的當屬《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

哪一部是其巔峰之作呢?讀者各執己見,倪匡力挺《天龍》,而溫瑞安力挺《笑傲》。

《天龍》更宏大,各人有各人的目的,陰差陽錯,命運交織在一起。《笑傲》更緊湊,大家都是為了稱霸江湖,圍繞同一個目的展開紛爭。從內容豐富與情節精彩看,《天龍》似乎更勝一籌。

【貳】

少室山風雲,是所有武俠小說中最精彩的一個篇章。

金聖嘆點評《水滸》武松殺嫂祭兄這段時,說:

不登泰山,不知天下之高;登泰山不登日觀,不知泰山之高也。

不觀黃河,不知天下之深;觀黃河不觀龍門,不知黃河之深也。

不讀《水滸》,不知天下之奇;讀《水滸》不讀設祭,不知《水滸》之奇也。

《天龍八部》中少室山這個篇章,就是武俠小說中的日觀、龍門,是巔峰中的巔峰。

先是神山等僧人來少林寺挑釁,然後鳩摩智前來挑戰,無人能敵。忽然站出來一個小和尚虛竹,力挫這位吐蕃國師。

然後大理段氏、四大惡人、姑蘇慕容、星宿派、丐幫、靈鷲峰人馬,各派勢力紛紛登場,新仇舊恨,風雲激盪。

段譽、喬峰、虛竹三人終於會合,喬峰擊敗現任丐幫幫主遊坦之,段譽擊敗情敵慕容復,虛竹擊敗逍遙派敗類丁春秋。

然後虛竹身世曝光,引出玄慈和葉二孃的舊情,又引出蕭遠山和慕容博的故事,且又對應之前的那些無頭之案。

這麼多人物,這麼多恩怨,這麼多謎底,千頭萬緒,精彩奉承,令人目不暇接。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金庸也是如此,人物越多,線頭越亂,越能展示出他駕馭情節的本領。

《天龍八部》有三處奇筆。

武俠小說從來不缺神奇情節,《天龍八部》更是處處神奇。段譽學會六脈神劍,虛竹解開玲瓏棋局,遊坦之修習易筋經,都很神奇,但是算不上奇筆。

《天龍》最令人驚歎的三處奇筆,一是藏經閣掃地僧這個人物設定,二是馬伕人陷害蕭峰的原因,三是遊坦之這個人物性格。

少室山之戰,高手迭出,已經令人大呼過癮,忽然出現一個掃地僧,武功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掃地僧出場時間極短,卻成為武俠世界中最深入人心、最膾炙人口、寓意最豐富的形象。

江湖廝殺必有原因,復仇、情殺、奪寶、奪權、奪秘籍,這些原因都已司空見慣了,《天龍八部》忽然冒出一個無比奇葩的理由,一個女人僅僅因為一個並無干係的男人對她不理不睬,她就恨之入骨,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報復。

重看《天龍八部》:武俠小說盛極而衰,玄幻小說取而代之是必然

東野圭吾有一部推理小說《惡意》,就是因為嫉妒而殺人。“我就是看他不爽”,這就導致了一場讓對方身敗名裂的謀殺。而馬伕人似乎比《惡意》中的殺人犯還要瘋狂。

遊坦之後面再談。

蕭峰是悲劇人物,承擔著本不該屬於他的罪責。

他身處宋遼之間,他親手殺了最愛的阿朱。

而且他還夾在生父與義父之間。按照蕭峰的道義準則,殺害其義父義母者,必要報仇雪恨,但是兇手卻是他的親生父親蕭遠山。

蕭遠山看破紅塵出家了,但這份罪惡並沒消失。蕭遠山放下了,蕭峰不得不承擔起來。

重看《天龍八部》:武俠小說盛極而衰,玄幻小說取而代之是必然

韓國電影《密陽》中有個情節,罪犯殺死了女主申愛的兒子。

悲痛欲絕的申愛也加入了宗教團體,其心靈得到慰藉,心態逐漸變得平和。她決定到監獄去,對那個殺子兇手表述寬恕。

她見了罪犯,誰知道罪犯一臉歲月靜好的表情,說:他每天都在向上帝懺悔,並且得到了上帝的寬恕。

申愛蒙了,你殺害了我的兒子,上帝憑什麼原諒你?從此信仰破碎。

同樣道理,蕭遠山皈依佛門,殺害蕭峰義父義母的罪行就可以一筆勾銷?當然不行。

但是,蕭峰既不能殺死親生父親,又不能忘記義父義母之死的仇恨。這是一個無解難題,使得他註定沉溺在痛苦之中。

以最痛快的性格,承受最痛苦地煎熬。

《天龍》裡的大反派都沒死。

段延慶平白得了一個兒子,兒子還能繼承皇位,算是得償所願。鳩摩智內功廢掉,成為一代高僧。丁春秋被關押在少林寺中,慕容博在少林寺皈依佛門,慕容復瘋了。

慕容復殺死了鍾靈、木婉清、阿紫、王語嫣的母親,但是她們都沒有想著要報仇。第三版修改,還讓王語嫣陪同在慕容復身邊,這應該算是一處敗筆。

其實,全書中最傷天害理的人物是葉二孃。

之前的版本,葉二孃每天不斷地偷嬰兒、玩嬰兒、殺嬰兒,其罪惡程度超過了丁春秋、段延慶、鳩摩智、慕容父子。

其他人作惡是為了權力,對付的是江湖中人。葉二孃作惡是報復社會,把黑手伸向無無辜之人,而且還是最無辜的嬰兒。

金庸在第三版做了修改,去掉了葉二孃殺嬰兒的罪行,改為把嬰兒送到別人家。罪惡略減,但依然罪無可逭,死有餘辜。

金庸寫人確實各有面目。拿慕容復的四個家臣來說,鄧百川穩健、公冶乾多謀、包不同貧嘴、風波惡好鬥,四人各具風骨,相映成趣。

相比之下,慕容復最缺少人格魅力。從一出場驚為天人,到成為小人,再到最後淪為小丑。

重看《天龍八部》:武俠小說盛極而衰,玄幻小說取而代之是必然

公冶乾說過,慕容復懷抱放不開,自難瀟灑了。他念念不忘復國大業,導致心理包袱過重。別人劫持了王語嫣逼迫他就範,他首先想到的是不能砸了姑蘇慕容的招牌。

他參加西夏國的公主招親,見了宮女誤以為是公主,心中就開始浮想聯翩:“瞧她形貌端正,他日成為大燕國皇后,母儀天下,我和她生下孩兒,世世代代為大燕之主。”

真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藥了。

復國的遠大理想,導致他心理扭曲。遠大理想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了理想而不擇手段,只有理想而沒有退路,終於把自己逼瘋。

《天龍八部》的一大缺憾,就是男強女弱。

整體看美女如雲,萬千風情,但是具體看,則沒有太出彩的女性形象,無人堪與黃蓉、周芷若、趙敏、程靈素她們相媲美。

木婉清寫到一半就被放棄了,王語嫣如同阿珂一樣,美麗但缺少光彩。阿碧出場時十分驚豔,可惜直到結尾處才再次出現。

阿朱與蕭峰,美女英雄,本該相得益彰,但是兩個人在分量上卻處於一種不平衡。阿朱愛得太卑微,她只是蕭峰的粉絲。而蕭峰氣場太強大,這也使得阿朱的形象處於被壓制的狀態。

林夕為《天龍八部》寫的歌詞,就是依照阿朱的心態:

“如是我聞 仰慕比暗戀還苦

我走你的路 男兒淚 女兒哭

我是你執迷的信徒

你是我的墳墓”

重看《天龍八部》:武俠小說盛極而衰,玄幻小說取而代之是必然

阿紫最有生命力,如同一朵盛放的罌粟花,充滿了一種肆無忌憚的邪惡。

有目的地作惡,雖令人厭惡但也可理解,畢竟芸芸眾生擋不住權力、錢財、美色的誘惑。可是阿紫為非作惡,就是為了開心,她喜歡作惡,喜歡虐待,喜歡折磨別人。

最後,她自挖雙眼還給遊坦之。這是令人無比震撼、肝膽俱裂的一幕。她骨子裡的狠毒,超過了李莫愁。

遊坦之是獨一無二的。

給他一些心機,他就會變成宋青書或林平之。但是,他毫無心機,無知且無能到令人同情的地步。

他並不看重自己的生命,找蕭峰報仇就沒打算活著回去。後來,他復仇的願望似乎也不是很強烈,他對名利與權力絲毫不感興趣,除了痴戀阿紫之外,可以算得上無慾無求。

這麼一個白痴,在一群野心家中行走,如同一個幼兒置身在狼蟲虎豹之中,任由擺佈。

這樣的人,讓人恨都恨不起來,只有嘆息。

生命的形態各有不同,遊坦之這種真是不可理喻。但是這個人物形象卻很有震撼力,超過了段譽、虛竹、慕容復,不遜蕭峰。

這也說明,小說最重要的魅力,還是人物性格。

段正淳是一個奇人,到處留情,卻能讓每個女人都對他刻骨銘心。這樣的角色必須散發出人格魅力,否則就沒有說服力。

秦紅棉說:“你瞧我這個醜老太婆有什麼好?”

段正淳說:“倘若你是醜老太婆,那形容絕世美人之時,都要說:‘沉魚落雁之容,醜老太婆之貌’”

一句話就把秦紅棉逗笑。

重看《天龍八部》:武俠小說盛極而衰,玄幻小說取而代之是必然

蕭遠山逼迫葉二孃說出她的情郎,葉二孃堅決不肯,大理群臣都以為是段正淳,段正淳情人太多,自己都搞糊塗了,暗想:“倘若真是我累得她如此,縱然在天下英雄之前聲名掃地,段某也決不能絲毫虧待她。”

目睹幾位情人被慕容復殺死之後,段正淳對刀白鳳說:“在我心中,這些女子和你一樣,個個是我心肝寶貝,我愛她們是真,愛你也一樣真誠。”言罷自殺。

金庸武俠小說不只有奇人異事,而且有人情世故。奇人異事易寫,人情世故難寫,這就是所謂的畫鬼容易畫人難。

重看《天龍八部》:武俠小說盛極而衰,玄幻小說取而代之是必然

比如大理三公陪同段譽去西夏求親,而段譽忽然失蹤。

他們只好讓木婉清女扮男裝去替段譽求親,可是西夏的禮部尚書已經見過段譽,怎麼辦呢?

司空巴天石老於世故,讓人再給那位尚書送去五百兩黃金,而且什麼都不要提。

本來禮物已經給過了,再送一定有事相求。妙就妙在送禮時什麼都不說,到時尚書見到段王子換人了,自然心照不宣。

招親結束,巴天石向尚書告辭,謊稱鎮南王生病,段譽回去侍奉。尚書說了些“王子孝心格天,段王爺定佔勿藥”等語。

這些應酬的話,雖然只有寥寥幾筆,但是沒過人的功底不辦。這就金庸的本領,寫江湖即有江湖的氣概,寫廟堂即有廟堂的氣質。

溫瑞安說金庸之所以有此成就,是因為他“沉潛汲古、學貫中西而腹笥才情”。此言不虛。

【拾壹】

從《書劍恩仇錄》到射鵰三部曲,再到《天龍八部》,武功越寫越離奇,這也是一種趨勢。看過《天龍》之後,再看《書劍》、《飛狐》,對其一刀一劍的比武感到意趣索然。

《天龍》之中,武功盡誇張之能事,如六脈神劍、火焰刀、生死符、天山童姥返老還童等等。金庸說:“蓋以‘天龍八部’為名,多有象徵抽象,已踏入魔幻之神奇境界矣。”

武俠小說衰退,玄幻小說崛起,是不是一種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