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動、深情、富有禪意,賈平凹的散文究竟好在哪裡?

中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魅力無窮,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用盡華麗的辭藻,對生活中發現的美進行歌頌和渲染。在各種形式的文章中,散文以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具有著無可爭議的獨特美感。其中,賈平凹的散文更是有一種靜謐的禪意。

中國美學大師宗白華曾說:中國繪畫裡所表現的最深心靈,既不是以世界為有限的圓滿的現實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無盡的世界作無盡的追求。它所表現的精神是一種深沉靜默地與這無限的自然,無限的太空渾然融化,體合為一。這段話用來形容賈平凹的散文也很適合。細讀賈平凹的散文,會體驗到一種通透感,萬物生滅,生老病死,都能得到瞬間的徹悟。因為那些文字,乍一看有一種空寂的意境,背後卻深藏著一種不怨天尤人的氣度。


靈動、深情、富有禪意,賈平凹的散文究竟好在哪裡?


賈平凹散文中的禪意和道骨

賈平凹把自己在西安的住所命名為“靜虛村”,這種“靜虛”不是消極遁世,而是追求一種成熟的美,有清靜拙撲之意。它顯現了賈平凹寧靜淡泊、心無雜念的態度。

在靜虛村,“屋舍仄仄斜斜,也不規矩,像一個公園,又比公園來得自然,只是沒花,被高高低低綠樹、莊稼包圍。在城裡,高樓大廈看得多了,也便膩了,陡然到了這裡,便活潑潑地覺得新鮮。先是那樹,差不多沒了獨立形象,枝葉交錯,像一層濃重的綠雲被無數的樹樁撐著。走近去,綠裡才見村子,又盡被一道土牆圍了。”

光看這描寫就已經讓人心嚮往之,難怪“常有友人來家吃茶,一來就要住下,一住下就要發一通議論,或者說這裡是一首古老的民歌,或者說這裡是一口出了鮮水的枯井,或者說這裡是一件出土的文物,如宋代的青瓷,質樸、渾拙、典雅。”

賈平凹散文中的禪宗韻味主要體現在意境上。白雲、明月、風竹、冬花、空山、潭水,這些意象與靜虛二字相結合,體現了賈平凹的創作心境,也體現了他對生活的認識。“當年眼羨城裡樓房,如今想來,大可不必了。那麼高的樓,人住進去,如鳥懸窠,上不著天,下不踏地,可憐憐掬得一抔黃土,插幾株花草,自以為風光宜人了。殊不知農夫有農夫得天獨厚之處。我不是農夫,卻也有一庭土院,閒時開墾耕耘,種些白菜青蔥。菜收穫了,鮮者自吃,敗者餵雞,雞有來杭、花豹、翻毛、疙瘩,每日裡收蛋三個五個。夜裡看書,常常有蝴蝶從窗縫鑽入,大如小女手掌,五彩斑斕。一家人喜愛不已,又都不願傷生,捉出去放了。”在這種狀態下,賈平凹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一心追求澄澈的審美心態。


靈動、深情、富有禪意,賈平凹的散文究竟好在哪裡?


中國人講求天道,以慈悲為懷,忍辱為行。賈平凹的散文中也有一種“道骨”,其實是普通人在生存中所產生的一種閒暇之氣,它存在於被置換了的逍遙和自由之中。

比如在《冬景》中,他寫道:“早晨起來,匆匆到河邊去,一個人也沒有,那些成了固定歇身的石凳兒,空落著,連燙煙鍋磕煙留下的殘熱也不存,手一摸,冷得像烙鐵一樣地生疼。”“堤下的渡口,小船兒依然系在柳樹上,卻不再悠悠晃動,橫了身子,被凍固在河裡。船伕沒有出艙,弄他的簫管吹著,若續若斷,似乎不時就被凍滯了。”這樣的描寫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個巨大的空間之中,體會到一種空寂的美,這種美是沉思的、內省的,天然的,好一個清靜空幽的迷人境界。


靈動、深情、富有禪意,賈平凹的散文究竟好在哪裡?


以一種超俗的境界與無窮的妙趣寫作

20世紀80年代以來,賈平凹寫下了大量山水遊記、生活感悟類的散文,這些散文被收錄在《萬物有靈》一書中,娓娓地記敘著潛在的禪宗特色。他常常夜不成寐,“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又看山不是山,又看水不是水,再看山還是山,再看水還是水”。細讀他的散文會發現,這些都是賈平凹對生命和自然的感悟與交融,他追求的是一種恬淡的人生境界,並試圖以此來獲得內心的寧靜,進而在其間悠然自樂。

賈平凹喜歡寫跟月亮有關的散文,而“月”本身就具有空靈靜寂的禪宗式的意境。

自古以來,無數文人墨客把月亮作為抒發情感的對象,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描寫月亮的作品不勝枚舉,人們仰望的是同一輪明月,心中寄託的卻是不一樣的心境和情愫。

賈平凹寫的月亮卻不同。比如《月跡》這篇文章,採用全新的視角,寫了中秋夜裡,幾個孩子在奶奶的指引下追尋月亮的故事。作品以孩童的心態來描述中秋的月亮,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因為只有天真爛漫的兒童才會對未來充滿幻想:“原來月亮是長了腿的,爬著那竹簾格兒,先是一個白道兒,再是半圓,漸漸地爬得高了,看到月亮出來了,每個孩子都屏氣兒不出,生怕那是個塵影兒變的,會一口氣吹跑呢。”簡單幾句,細緻而精準地表達了孩童對月亮的期盼。


靈動、深情、富有禪意,賈平凹的散文究竟好在哪裡?


在以往文學作品中,中秋的月亮往往引起一種傷感相思的愁緒,比如李白的《靜夜思》《峨眉山月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等,賈平凹另闢蹊徑,通過我和弟弟妹妹們的盼望、等待、爭搶和尋找等場面的描寫,形成了靜謐而安詳美感。

月亮在孩子眼中是那樣神秘而遙不可及,月亮怎麼會長腿兒跟人走呢?星星怎麼會嵌在天空掉不下來呢?月宮裡的嫦娥究竟是什麼樣子的?院中的桂樹跟月宮中的仙桂一樣嗎?“院子中央處,是那棵粗粗的桂樹,疏疏的枝,疏疏的葉,桂花還沒有開,卻有了累累的骨朵兒了。月亮正在頭頂,明顯大多了,也圓多了,清清晰晰看見裡邊有了什麼東西。”奶奶告訴孩子們,月亮上有嫦娥,和三妹一樣漂亮,這時,月亮變成了美的化身,引起孩子們無限的遐想。

月在佛教中代表著本性清淨,在賈平凹的文章中則代表著靜虛的意境,使文章更加意蘊深遠,韻味悠長。

賈平凹還常常在散文中塑造一種強烈的空間意識,體現著對天地自然的探察,感知著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在這種力量的對照下,人卑微至極,人與天地自然之間形成了強大的張力。比如《醜石》一文中講述了門前的一塊醜得不能再醜的醜石,有一天被一個天文學家發現,認出這是一塊從天上掉下來的隕石,是一件了不起的東西。“不久便來了車,小心翼翼地將它運走了。這使我們都很驚奇!這又怪又醜的石頭,原來是天上的呢!它補過天,在天上發過熱、閃過光,我們的先祖或許仰望過它,它給了他們光明,嚮往,憧憬;而它落下來了,在汙土裡、荒草裡,一躺就是幾百年了?”

這一段講述的實際上是人接受“天啟”的過程。人們終於領悟到,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正因為它不是一般的頑石,當然不能去做牆,做臺階,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這些小玩意兒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譏諷。在賈平凹筆下,這些充滿大道無形和永恆神秘的事物充滿了妙趣,具有了超然自得的境界與意態。


靈動、深情、富有禪意,賈平凹的散文究竟好在哪裡?

親情是迷茫旅途中的指路牌

孔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言,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親情倫理始終是中國人最為在意的情感。無數文學作品都在讚美親情,尊重倫理,賈平凹尤其明白,當今社會更需要對傳統倫理的尊重和繼承。

賈平凹善於刻畫親情,用尋常事傳達人生的感悟,不空洞說教,也不故弄玄虛。比如《祭父》這一篇文章中,賈平凹飽含深情地書寫了父親賈彥春的一生。父親早年在鄉下教書,貧窮而正值,忠厚而嚴厲,膽小卻嫉惡如仇,並以此建立了他的人品和德行,也以此吃了許多苦頭。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待到平反後,又罹患胃癌,不久便鬱鬱而終。

“當他活著的時候,這個家庭和這個村子的百多戶人家已習慣了父親的好處,似乎並不覺得什麼,而聽到他去世的消息,猛然間都感到了他存在的重要。我欣慰著我的父親低微卻崇高,平凡而偉大。”一句“平凡而偉大”道盡了父親的一生,儘管坎坷而平凡,卻是農民式父親、尤其是農民式知識分子的縮影。

父親一輩子都在艱難困苦中掙扎,受家庭生計所累,他沒有高官顯祿的三朋,也沒有身纏萬貫的四友,然而身為一個父親,他驕傲於兒子的成績,對於兒子成為作家,他曾得意和自豪過。他交識的同行和相好免不了向他恭賀,當然少不了向他討酒喝,父親在這時候是極其慷慨,身上有多少錢就掏多少錢,喝就喝個酩酊大醉。這段介紹,流露出“父親”這個身份的真實情懷。

當賈平凹寫了一部驚世駭俗的作品,在社會上引發了軒然大波時,父親寢食難安,買了酒,跟兒子喝酒解悶,他開導兒子要經受住考驗:“你太順利了,不來幾次挫折,你不會有大出息呢!當然,沒事咱不尋事,出了事咱不怕事,別人怎麼說,你心裡要有個主見。人生是三節四節過的,哪能一直走平路?搞你們這行,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當一生的事兒幹了,就不要被一時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時的失所迷惘”。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面對困難,父親為兒子加油打氣,替兒子分憂解難,與兒子共渡難關。臨終時,父親遺憾地“綻出一個微笑”,那是給親人最後的安撫,體現了一個父親留給兒子最後的力量。


靈動、深情、富有禪意,賈平凹的散文究竟好在哪裡?


賈平凹深愛自己的父親,他自己對父親這個角色也有著深刻的理解。在《女兒婚禮上的講話》一文中,賈平凹為女兒送上祝福:“兩個孩子生活在富裕的年代,但他們沒有染上浮華習氣,他們仍然純正清明,他們是陽光的、進步的青年,他們的結合,以後的日子會快樂、燦爛!”他以家長的身份告誡女兒:“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他是天下父母的縮影,把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期望凝練成金玉良言,為下一代人奉獻啟迪和希冀。

讀賈平凹的散文,是一種享受。他在遣詞造句方面頗有心得,能把一句普通的話雕琢成富含強烈美感的句子,且富於濃郁的生活氣息。他欣賞馮光炳小說的“對話暗無天日空白極大”,因此他的語言背後有著一些更為深奧的東西。

賈平凹創造出的散文,常常表現出一種神秘而靈動的東方風情,也蘊含了佛家的哲理,這些特點凝聚成一道獨一無二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