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的“王家莊”,原來是400年前柴國柱修路,“修”出來的村子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青海西寧的王家莊,就是一個因“走路”而誕生的村子,其實王家莊一開始也並不叫“王家莊”,而是叫“柴小莊”,並且和名人柴國柱有非同一般的關係,這其中有什麼緣由呢?

故事,還要從400年前說起。


西寧的“王家莊”,原來是400年前柴國柱修路,“修”出來的村子

400多年前的明代,西寧並不是如今這般規模,進入西寧的路也是異常的難走,從平安進入西寧,因為南山又高又陡,人們多走小峽河北岸的路,經過韻家口進入城區。而王家莊一帶,作為湟水河北岸的樞紐地帶,亦是進出西寧的必經之地,具有極為重要的軍事價值。

萬曆年間,西寧名將柴國柱就在這裡駐兵在此,史載柴國柱“壯勇足智,善騎射,勇冠三軍”,為一代名將,他在此地(王家莊一帶)建起了寨堡和瞭望塔,守衛西寧的安全。

同時為了加緊和城區的聯繫和方便交通,他親自策劃並在堡前湟水上鋪設了一座木橋。時人就將所築的寨堡稱為柴家寨堡,寨前的木橋稱為“柴家橋”。


西寧的“王家莊”,原來是400年前柴國柱修路,“修”出來的村子

柴家橋是當時湟水上為數不多的幾座橋之一,它為溝通西寧湟水南北兩岸的交通,方便百姓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修路不容易,養路也不簡單,柴家寨堡和柴家橋的維修和養護,也是一個問題,當時由互助沙塘川一帶的老百姓承擔,故當時就有“柴家橋的伕兒,沙塘川的張工頭”之俗語,據說就有一些養護伕兒住在寨堡裡。

柴家寨堡和柴家橋建成後,由於這裡灌溉便利,交通方便,而且有兵卒駐守,具有一定安全報障,所以有人攜家眷來此依堡居住,遂成村落,人也越來越多,時稱“柴小莊”。


西寧的“王家莊”,原來是400年前柴國柱修路,“修”出來的村子

據說柴國柱還在這裡建立以一座“柴園”,環境優美,非常的秀麗,清乾隆時西寧道僉事楊應琚曾到柴園遊玩,曾謝了一個《夏日遊湟水北岸柴園》一詩,內容是這樣的:

下馬渡危橋(指柴家橋),北岸多林泉。密蘿下開徑,疏鬆上窺天!

所以最開始“柴小莊”,族員比較簡單,就是柴國柱的隨軍家屬,以及以養路為生的伕兒(佔主要部分),後來柴國柱調任到了其他地方,這地方就留給了副手楊通事,時間一長,人稱其寨堡為“楊家大院”,瞭望臺為楊家大墩,但始終村民不多,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村上還有80米×80米的堡寨遺蹟,堡牆高5米,厚4米。


西寧的“王家莊”,原來是400年前柴國柱修路,“修”出來的村子

清乾隆年間,官府在民堡管理時,把它和東側的中莊合稱為“中柴莊”。其後300年間,柴小莊時榮時衰,尤其經過同治、光緒年間兩次大的河湟事變,湟水北岸的幾個村莊首當其衝,歷盡劫難,到上世紀50年代,柴小莊僅存10戶人家,柴小莊名存實亡。

村子合併以後,人們統計人口,結果發現沒有姓柴的,姓楊的只有一家,剩下的人全都姓王,最後大家一合計,打算改名“王家莊”,但一直未落實,直到1952年以後,政府派人來核定田產,柴小莊正式改名為王家莊,從此,柴小莊就成了一個歷史地名,漸漸被人們所遺忘了。


西寧的“王家莊”,原來是400年前柴國柱修路,“修”出來的村子


這就是西寧“王家莊”的故事了,歷經400年風風雨雨,真可謂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啊,這麼久過去了,誰還會知道王家莊的背後,還有一個柴小莊呢?(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