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世遺大會 共繪“美麗長樂”

迎接世遺大會 共繪“美麗長樂”

猴嶼鄉綠水悠悠。吳航鄉情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通訊員 高維

全面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讓城鄉面貌煥然一新;見縫插綠,不斷提升生態宜居水平,讓群眾開窗見綠;“喚醒”老街區、古文物、好鄉風,讓它們“講述”長樂的曾經……

為迎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長樂區委、區政府在加快實施五大提升工程的基礎上,組織開展“美麗長樂”大行動,引導全區幹部群眾齊心共繪美麗家園,取得階段性成效。

整潔長樂

向著美麗宜居新家園出發

走進長樂區古槐鎮嶼北村,映入眼簾的是優美的生態田園風光。村支書蔣光耀說,曾經的嶼北村基礎設施落後、村容村貌髒亂差,在村兩委帶領下,華僑、企業家、村民建設家鄉的熱情高漲,積極開展清潔家園行動,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嶼北村變美,是長樂開展整治攻堅行動的一個縮影。日前,長樂區委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工作方案》,明確要求全面清理整頓各鄉鎮(街道)村(居)環境衛生,確保全區農村宜居環境得到明顯改觀、人民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整治攻堅行動列入“大幹100天,當好排頭兵”主題競賽活動鄉村振興工作考評內容,實行“按周督查,每月排名”,目前已開展六週督查考評,有力促進了全區村莊清潔行動。

10月以來,村莊清潔行動投入資金4100多萬元,發動群眾4萬人次,清理農村生活垃圾5萬噸、水塘359口、溝渠524公里、淤泥13萬噸、殘垣斷壁899處。

今年,長樂完成三格化糞池建設1245戶、美麗鄉村裸房整治126棟,開工22個支管和入戶接駁管項目建設。同時,健全完善了“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建成了垃圾治理常態化工作機制,並通過省、市農村垃圾治理驗收。

長樂區還成立了垃圾分類服務中心,在5個單位、5個居民區、5個學校和2個行政村啟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並配置督導員進行檢查、指導。截至目前,試點區域群眾對垃圾分類認知比較清楚、分類體系基本建立,正在全區推廣。

同時,長樂今年已完成河道清淤55條、49公里,在全區範圍內對亂佔、亂採、亂堆、亂建開展專項清理排查。目前已完成整治,轉入長效保持階段。

吳航街道河下街農貿市場改造接近尾聲,將於本月下旬啟用。改造後的市場整潔有序,不但“顏值”高,還修建了暗溝,看不見積水、聞不到異味,大大改善了消費環境。

另外,吳航街道、航城街道正在對東鰲花園、美景園、三峰園、日暉小區、羅馬花園、凱捷花園等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將進一步完善小區環境,提升群眾生活質量。

綠色長樂

伴著舒適愜意好時光前行

漫步於城區南山生態公園,綠樹成蔭、花草繁茂,猶如穿行在“森林浴場”中;行走在羅聯鄉東林村浣龍橋公園,沿岸堤坡煥然一新,一派天朗氣清的田園風光;閒庭信步於文嶺鎮鄭朱村東湖公園,湖光山色,碧水悠悠,令人流連忘返……這些都是長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階段性成果。

長樂區積極實施“綠色長樂”行動,密織城市“綠網”。其中,南山休閒步道二期項目將依託山脈主軸和不同的山林空間,營造功能設施齊全、活動內容豐富的景觀空間。目前3.7公里長步道已貫通,苗木種植和各單體建築裝修已完成工程總量的95%。為進一步完善提升南山生態公園服務功能,長樂區將打造長樂樂道,為居民提供一條舒適、無障礙的通道。

洞江湖公園一期工程總體形象進度已達90%,將建成具有生態滯洪功能的綠色濱河活力帶和極具地方特色的高檔次生態公園景觀,托起首佔營前新區的生態宜居夢。

除密織城市“綠網”外,建設生態景觀廊道也是“綠色長樂”的重點之一。全面完成福州機場高速林蔭大道(長樂段)項目建設,基本完成機場高速沿線可視範圍山體裸露遮掩,遮掩面積約2.4萬平方米,播撒草籽約3000平方米,林蔭大道整冶提升項目得分排名全市第一。

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完成“退養還溼”2123畝,實施養殖塘土堰打通、生態鳥島營建等措施,打造成單塊池塘面積較大、生態環境連通性良好、水位深淺不一的鳥類棲息地調節區。劃定了約750畝的核心保護區域,最大限度保證原生態的棲息環境。

據瞭解,長樂區以3500畝的成績超額完成福州市下達的植樹造林任務;124個村完成“村植千樹”暨村莊綠化專項行動,佔福州市下達任務的180%。創建“國家森林鄉村”4個、“福建省森林村莊”7個,其中長安村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創建工作樣板村。大力推進“四旁四地”綠化,充分利用房前屋後空地和道路、河道兩側等建設村莊片林,營造生態景觀林,提升村莊綠化美化水平。

濱海新城規劃在國內率先實現森林城市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同步。沿著濱江濱海路,從漳港往文武砂、江田方向行駛,一路沿海防護林鬱鬱蔥蔥、迎風生長,為濱海新城構築了一道綠色長城、生態屏障。

人文長樂

朝著韻味獨特幸福裡啟程

精緻古樸的古厝屋簷、中式典雅的雕花窗楹,在和平街一期的石板路上前行,記者看到,司馬第牌樓正在搭建框架,廣場鋪設接近尾聲,街巷立面基本完工,古街的獨特韻味開始展現。

“和平街一期375米長的街區將於元旦開街。”現場負責人介紹,完成6棟明清古建築的修復後,又有7棟明清古建築進場施工,招商工作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長樂區積極探索現代化的街區管理模式,打造百年街區,留住長樂人的記憶鄉愁。

在琴江村首裡街,改造提升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展開。據介紹,首裡街保存的建築均建成300年左右,兩側留存有兵營木結構建築,為滿族村的標誌性特色,具有較好的改造保護價值。目前,項目進展順利,建築主體均已完成,景觀廣場正在鋪設廣場磚,不久後就將“亮相”。

如今,“海絲十古”摸排工作全面鋪開,其中吳航街道、航城街道已完成摸排,正在邀請專家拍攝圖片,並挖掘古蹟的故事,讓它們“講述”長樂的曾經。

顯應宮是長樂古文物的寶藏,長樂區計劃對顯應宮周邊環境進行改造,保留、提升地域特色和鄉村風貌。該項目已立項,預計明年4月完成。

長樂區還將傳承好鄉風、好家訓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組織力量編撰《鄉風家訓》一書,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引導群眾行文明禮儀、養文明習慣。

整潔長樂,扮靚了城市空間;綠色長樂,厚植了生態底色;人文長樂,留住了鄉愁之魂。長樂,更多的“美顏記”未完待續,只待在不遠的未來,和你我輕輕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