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女人之間的對話思維,如果這麼說你就會被淘汰

為什麼平時相處的好好的,後來女生對你變得很冷淡?為什麼滿足了她的要求,她卻不為所動,一點都不積極?

女生之所以突然變得冷淡,是因為男生沒有通過她的廢物測試。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跟兩性所處的生存狀態有關。

男人和女人互相吸引,最終的目的就是交配。交配對男人來說,風險遠遠小於女人,如果這個男人不懂得保護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妻子和兒子就會面臨生存的危機。

你和女人之間的對話思維,如果這麼說你就會被淘汰

為了避免慘劇的發現,能夠通過“廢物測試”,鑑別“值得依靠的男人”的女人,會存活下來,她們的基因也會被延續。

廢物測試就是通過某些苛刻的語言和行為,通過觀察男人的應對方式,來確定這個男人是不是值得依靠。現實生活中,女人最常見的廢物測試,就是對男人高冷的態度,越是漂亮的女人,這恰恰是自信男人容易泡到美女的關鍵,因為大部分男人連接近的勇氣都沒有,你能夠鼓起勇氣,去搭訕,靠近這個美女,已經比很多男人領先一大步。

越是漂亮的美女,對男人的廢物測試越多,因為漂亮的女人追求者太多,要求自然也越高,最後的勝利者必定是一個心態非常強大的男人。

掌握良好的心態,必須掌握好“框架”思維,或者兩性關係的主導權。面對無數次的廢物測試,能夠全身而退,需要掌握框架思維,永遠把握“主動框架”。應對廢物測驗,是男生打動女生不得不面對的關卡。

你和女人之間的對話思維,如果這麼說你就會被淘汰

舉例說明如何應對女人的廢物測試,比如:女生說那盒冰激凌看起來真不錯。好像在暗示你,要不要給我買一個,普通好男人就會說,那我給你買一個吧,如果這樣說,那對不起,你已經變成她的好朋友了,因為沒有經受過她的考驗。

女生:你太胖了,不適合我。

如果突然間感覺自己真的很胖,而且默認了,那麼又錯了,又沒有通過測試。

女生:我不喜歡你那霸道的樣子。

言下之意,就是你應該溫柔一點,如果接受了這個觀點,那麼又失敗了。

女生:我有男朋友了。

如果你想:啊,那完了。如果這樣想,又失敗了。

女生:你這一套對我沒用

如果你洩氣了,那麼又失敗了。

女生:不好意思,今晚有急事,可能來不了了。

如果你說:沒事,我們在約個時間,這樣說,又失敗了。

面對女生的廢物測試,你應該怎麼應對呢?

1、直接反駁

我是個高要求的男人,你用這種藉口想接近我,就有點不靠譜了,這些鬼點子對我沒用,除非你是個絕色大美女。

這種方法可能會讓她覺得不合邏輯,這樣就對了。這樣做正中要害,針對的不是女孩子說的話,而是針對說話背後的框架暗示。

2、直接取笑

你泡帥鍋的技術很爛喔,也許其他男人會上當,但是……你需要回去再修煉500年,才能和我搭上話哦(針對你太胖了,不適合我)

3、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如果女孩子說,你太胖了,不適合我,你太矮了,不適合我,不管說什麼,你只要回答,你很誠實我很開心,我知道你怕咱們走到一起會被人說稱“合肥”,當然這一點會讓我感覺很尷尬的,所以我需要認真考慮一下,該不該和你做朋友。

有一種看似“正常”的問句,其實也是廢物測試。

如果她年齡大你年齡小,她還專問你多大了,潛臺詞是說你太小了,你不適合我,還是做了個地位的暗示,這個時候不能直接回答多大,因為這是一個地位的暗示,這是一個廢物測試。

你可以回答:問對了,我正認為你年齡太小了,不適合我。(這就把對方的框架給破了)

解決問題之前,我們還得知道朋友與戀人的區別。

朋友的涵義是成全與迎合,也就是說,朋友往往是犧牲自己成全對方,如果她說餓了,那麼朋友的做法是幫她做飯,如果她說沒有房子住,ok……朋友的做法是幫她租房子,如果有困難的的話,朋友的做法就是迎合對方的需要,但是戀人不是這樣的,所以有可能很多的做法就是錯誤的。

戀人的涵義是情緒的交融,“戀”字上面是亦,下面是心,意思就是倆個人在一起,就是心與心的交融,朋友是理性與理性的交融,而戀人是情緒與情緒的交融,心與心的溝通,那才叫心有靈犀一點通。

我們要做的是控制情緒,而不是滿足理性,我們在面對種種測驗的時候,就得從戀人的角度去回應她,因此不管她問你什麼,我們都得想想,自己是應該站在一樓仰望她,還是站在三樓去俯視她。

如果你請她吃飯,請她看電影……這些反應都是站在一樓的仰望角度做出來的,那麼就是朋友的角度,朋友是恭維朋友的奉承,朋友是好人,但是戀人不是,戀人是站在三樓去俯視她,戀人會想,她是個小女孩,我要幫助她成長,她很多的做法是不對的,我要直接指出來,開她的玩笑打壓她。

你和女人之間的對話思維,如果這麼說你就會被淘汰

其實只需要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女人的廢物測試,都是為了讓她的地位變得更高,讓男人順從他。然而,如果進入她的框架,這個男人就成為她的玩物,不需要再花力氣去爭取,變得沒有價值。

除了打壓,幽默風趣的方法,還可以使用曲解,推拉,反問等方法,輕鬆的扭轉局面,重新得到主導權。

應對之法我們只要有正確的思維,正確框架的預設,我們也就知道該怎麼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