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業錯了一題,老師群裡批評家長,你如何看待?

小學,本來應該是一個非常輕鬆的階段,然而在現在的填鴨式教育和應試教育下,小學階段似乎也成為了學生和家長非常操心和難熬的階段。相信大家都經常會在網上刷到因為陪孩子寫作業,而發生一些不愉快,甚至是令人惋惜的事件。

一、家庭作業更像“家長作業”

尤其在孩子進入小學三年級後,家庭作業相對來說也會比較多一點,學校都會佈置家庭作業,然後家長陪寫之後,也會讓父母給孩子批改作業。

本來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其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家長能夠多陪陪孩子,也希望能夠通過家校合作達到給孩子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目的。

孩子作業錯了一題,老師群裡批評家長,你如何看待?

然而在給孩子檢查作業的時候,有時候會出現檢查不到位的情況,甚至有些家長也無法知道對錯的情況。這是一種正常且值得理解的現象,但是有些老師就會在群裡毫不客氣地批評這些出錯的學生和家長,說實話,這樣做,確實會讓家長們覺得比較難堪。

孩子作業錯了一題,老師群裡批評家長,你如何看待?

二、家庭作業,家長批改了,那老師改什麼?

家庭作業,家長都檢查批改了,那老師拿來幹嘛?這似乎也是微信群裡,家長和老師之間最大的矛盾。

家長白天上班本來就已經很累了,晚上還要強撐著疲憊的身體陪著孩子寫作業到很晚,這也是很多陪寫家長被氣暈,抓狂的原因。

孩子作業錯了一題,老師群裡批評家長,你如何看待?

然而在微信群裡,很多家長雖然心中有怨言,卻又不敢出聲,個別家長忍無可忍,才回復老師:“給學生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責任嗎?怎麼全部推給家長?”並霸氣回懟:“要你何用?”雖然解一時之氣,但卻沒有任何效果。

三、家庭作業的意義何在?

家庭作業最大的意義在於兩點:一、是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瞭解孩子每天所學內容。二、老師通過家庭作業,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本來孩子做不到全對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老師只是需要一份份零錯誤的家庭作業,那這份家庭作業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孩子作業錯了一題,老師群裡批評家長,你如何看待?

站在家長的角度,都希望老師能夠更盡心一些,負責任一些。站在老師的角度,老師除了每天上課、備課、處理學生在學校的各種問題,就已經分身乏術了,往往根本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家庭作業上,所以才希望能夠借力於家長。

學生的進步,往往是依賴學校、老師、家長、學生自身的通力合作的結果。家長不能當甩手掌櫃,老師也不能依賴家長太多,學會換位思考,更不要出言去指責誰是誰非,一起努力,給孩子帶去更加良好的學習發展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