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人大戰”和“低迷樓市”將碰撞出什麼”火花“?

前 言

“21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電影《天下無賊》裡的經典臺詞可謂顛撲不破的真理。2017年開啟的“搶人大戰”,2019年變得更加瘋狂。

今年尚未結束,全國就有百餘城出臺了人才政策,超30個城市再次出臺新的落戶政策,其中不乏天津、深圳、廣州這樣的一二線明星城市。除了降低落戶門檻,大部分城市都將補貼重點放在解決居住問題上,寧波人才安家補貼最高達800萬元。

這一輪“搶人大戰”呈現出新的邏輯:一面是轟轟烈烈的“搶人大戰”,一面是門可羅雀的房地產市場,兩者碰撞後將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搶人大戰”和“低迷樓市”將碰撞出什麼”火花“?

從搶“人才”蛻變為搶“人口”

城市要發展,人是最大的動力源。從一二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搶人大戰”近年來在全國各級城市愈演愈烈。隨著2019年各地政策的悄然轉向,“人才大戰”從“人才”演變為搶“人口”。

2017年,武漢推出30週歲以內在武漢就業創業、有穩定住所的本科生、專科生可直接落戶,並提供人才公寓的政策,拉開了“搶人大戰”的序幕。成都、西安、杭州、南京等城市也紛紛出臺人才政策,隨後北上廣深加入混戰,特別是針對高端人才的爭奪。

“搶人大戰”和“低迷樓市”將碰撞出什麼”火花“?

一晃兩年過去,2018年武漢市戶籍總人口比上年增加30.08萬人,即使這樣,還是被網友評價“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公安上街“搶人”的西安成為最大贏家,戶籍人口較上年增加73萬,成為西北首座、北方第九座人口破千萬的城市。天津落戶新政出臺後,一夜之間有 30萬人申報查詢落戶。搶人口號貼到杭州地鐵站的成都2018年也增加了40萬人口。

最近,不甘示弱的武漢又出手了!《武漢市積分入戶管理辦法(2019年版)》正式公佈,最大變化是取消年度落戶數量限制,累計積分75分以上即可在漢落戶。即使沒有高學歷、沒有自有產權房屋,三年積分也可以達到取得武漢市戶籍的條件。這一政策為長期在漢就業創業和居住的普通勞動者提供了入戶渠道。

不只是武漢,2019年的“搶人大戰”已經步入“百城大戰”階段。今年以來全國已經有超過160城發佈了各種人才政策,與2018年同期相比上漲超過40%。

“搶人大戰”和“低迷樓市”將碰撞出什麼”火花“?

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入場,落戶的門檻也在逐漸放寬。你敢本科學歷落戶,我就宣佈給大專和中專落戶;你能當天辦結手續,我敢推出足不出戶在線落戶;你說35歲以下即可落戶,我就放寬到40歲以下。杭州此前的落戶門檻為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才和歸國留學人才,今年4月杭州提出,全日制大學專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並繳納社保的可直接落戶,落戶門檻大大降低。

當一二線城市為人們敞開懷抱,大城市戶口這一稀缺資源從少數人所獨有,變成大多數人享有,我們是否該感謝:城市照亮了普通人實現夢想的機會?

能否拯救搖搖欲墜的樓市

雖然“搶人大戰”的初衷宣稱是發展產業,但事實上,戶籍與住房緊緊綁在一起,有了戶籍就有了購房的資格。熱衷於“搶人”的主政者們,不自覺為樓市堅挺找到了支撐。

根據安居客平臺的數據,2019年1-10月,西安、重慶、武漢、成都等新房訪問熱度遠高於一線城市,從同比增速來看,武漢、瀋陽、寧波的訪問熱度均超過20%。國家統計局住宅銷售價格指數來看,1-10月,西安超越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高達159.45。

11月份更甚,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控次數高達72次,刷新了記錄,去年同期只有20次。包括佛山、南京、上海、成都、中山等接近10個城市發佈的人才政策中,都有與人才購房資格、購房補貼相關的內容。南京為人才購房出臺專門文件開闢優先通道,在全國還是首次。相較之前的高層次人才購商品房辦法,主要變化在於各類人才均適用。佛山明確,認定為優粵佛山卡A卡、B卡、C卡、T卡的人才,享受佛山市戶籍人口購房政策。

“搶人大戰”和“低迷樓市”將碰撞出什麼”火花“?

至此可以得出結論:人才政策是2019年樓市政策的最大特點,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與住房政策都有關聯,人才政策成為房地產調控的窗口。

再看看樓市的情況。2019年,銷售遇冷、拿地困難、債務違約,被重擔壓著的房企坦言“活下去”太難。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截至12月4日,2019年房企破產數已高達四百多家,平均每天就有1.5家破產。

“搶人大戰”和“低迷樓市”將碰撞出什麼”火花“?

受損的不僅僅是地產商,土拍市場持續降溫,底價成交成為主流,流拍時有發生,地方政府也面臨巨大的財政壓力。11月22日,往年屢屢爆出天價的深圳第二場土拍大戲暗淡落幕,當時共有6宗土地出讓,最終成交5宗,1宗流拍,其中兩宗地是底價成交。11月26日、27日兩天,武漢正常成交的7宗地塊中,底價成交的佔了6宗。

土地財政的壓力和“房住不炒”的政策禁令,致使各地限購政策左右搖擺。12月12日,繼河南開封之後,江蘇省張家港市再現樓市調控鬆綁政策“一日遊”。今年以來,佛山、成都、蕪湖、呼和浩特、衡陽等十多個城市出現放鬆限購的“傳聞”。

“搶人大戰”和“低迷樓市”將碰撞出什麼”火花“?

對於城市主政者而言,“搶人大戰”可謂是百利無一害。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導向下,地方政府所能動用的樓市調控政策極其有限,藉助招才引才的大旗,既搶救了懸崖邊徘徊的樓市,還贏得了愛才惜才的名聲。

誰來承受搶人“後遺症”

平心而論,給外地人公平享受城市資源的機會,是值得讚許的。但是,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搶人大戰“後遺症”逐漸顯現,如何快速提升公共服務配套以滿足廣大市民不斷增長的需求,成為擺在城市間的管理難題。

先說房地產市場。落戶獲得購房指標、購房打折補貼等“搶人”政策相當於變相鬆綁房地產限購政策。由於庫存不足、新房限價且與周邊二手房價格倒掛,一些城市相繼出現了數千人乃至萬人搶房、買房隊伍綿延數里的奇景。3月份西安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增長11.2%,80%房子被外地購房客購買,天地源萬熙天地250套房2610人參與搖號,金地270套房2800多個人參與搖號,融創700套房子3000多人簽到搖號,中籤比例接近10:1。

“搶人大戰”和“低迷樓市”將碰撞出什麼”火花“?

即便是不買房,落戶者還面臨著學校不足、醫院不足、交通設施不足等大城市病。用一句經典臺詞形容就是:“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邁得太大,會扯著蛋 ”。

今年10月,武漢市教育局局長孟暉坦誠,由於開放二孩政策、搶人大戰、高速城鎮化等原因,武漢市人口增長迅速,目前,學前教育每年新增的學位仍不能完全滿足需求,每年需要新增100所幼兒園才能滿足需求。深圳已經連續兩年發佈中小學的學位缺口預警,據預測,2019年深圳學位缺口達7萬以上。

“搶人大戰”和“低迷樓市”將碰撞出什麼”火花“?

因此,“搶人”縱然重要,“留人”更加關鍵。還是以武漢為例,擁有83所高校、110萬在校大學生,號稱全球最多。有人調侃說,在深圳一桌人吃飯,幾乎8個都是在武漢讀的大學。這充分說明了武漢人才流失的嚴重性。

如果想讓人才能夠在一個地方待下去,除了經濟發展的產業競爭力,還要有高質量的生活品質。

說到底,落戶人群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張床、一間房。一個人落戶的背後,其實是一個家庭的安居。就業安家後,隨之而來的就是結婚生子、老人贍養等,如果這些多元化的需求得不到解決,在落戶條件這麼低的情況下,費力引來的人才隨時可能流向其他城市。

結 語

安居樂業是每個城市外來者的夢想,他們只關心衣食住行,不關心政策背後的種種考量。

但是,對於負責任的主政者而言,要精準預估出臺政策可能帶來的各種後果,要儘可能平衡利害關係,要給人們一個留下的理由,畢竟他們才是這座城市的擁有者。


“搶人大戰”和“低迷樓市”將碰撞出什麼”火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