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生产安全事故大幅下降

牢牢守住“基本盘基本面” 着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责任。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如何?淮南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说,市应急管理局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着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9起、死亡28人,同比分别下降60.3%、58.2%,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今年以来,我市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压实部门监管责任,成立了14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领导小组,各个领导小组采取“四不两直”和暗查暗访方式,深入基层和企业,扎实开展检查、督查,有力地推进分管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今年以来,我市还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定《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集中补短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督促企业集中三个月时间修订完善责任制。各级各部门组织检查组276个,开展检查823次,发现问题1065条,行政处罚7.8万元,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1572个,新增安全生产责任制167个。市应急管理局统一印制并免费发放2000张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挂图,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淮南的煤矿、化工企业较多,加强安全监管刻不容缓。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是淮南抓安全生产的一大特色,今年开展了检查63次,查出问题隐患313条,处罚4家,责令停产停业1家。围绕煤矿重大灾害和风险辨识管控全面开展安全体检,查出问题隐患303条,处罚20次,深化工贸行业粉尘防爆、涉氨制冷、金属冶炼和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开展检查47次。开展全市危货运输综合监督检查,查出隐患问题29条。开展全市建筑施工领域综合监督检查,查出隐患问题219条。开展旅游包车班线客车公交车和桥梁防护安全生产综合监督检查,查出隐患问题87条。抓好消防安全,会同市林业局印发《全市森林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对妙山林场、八公山林场、洞山林场、大通林场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督查。开展出租屋及校园周边经营场所消防安保督查,查出消防隐患和问题132条。督促市政府挂牌重大消防隐患和突出风险整治工作,对2处消防隐患和3处突出风险未完成整改的,约谈责任单位,督促整改。

今年以来,我市还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开展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共梳理安全生产7个重点行业领域35类主要风险,建立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月度排查会商研判机制,及时解决建筑施工安全防护不到位及模板支撑体系未按照措施施工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进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查找风险点10241个、风险18143项,研判蓝色以上风险8220项,蓝色以上预警6967项,制定防范措施11846条,制定各类应急预案1051个,确定风险管控责任人1779人。今年我市还着力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实行安全生产隐患月排查月通报制度,2019年1-10月,共通报279家838项隐患。据最新统计,271家企业(单位)810项隐患已完成整改,8家28项隐患正在时序进度内按计划整治。扎实开展“1+6+N”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全市共组织检查11285次、排查隐患问题13786个、曝光重大安全隐患24个、惩治典型违法行为302起、取缔非法违法企业31个、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18个。

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双管齐下

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今年以来,我市完善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储备防汛物资各种袋类约204万条、布匹类编织布约73万平方米、木材约2200方、砂石料约8万方、冲锋舟23艘、抢险车辆314部;组建防汛抢险队伍46支约18000人,防汛抢险专业人员603人;完成演练31场,培训2400余人次。

今年入梅以来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6成,为有效应对旱情,我市共组织抗旱人数27万人、抗旱设备10.7万台(套),浇灌面积196.51万亩,全市累计抗旱用电2100万度,抗旱用油近2405吨,多点次地面人工增雨作业20轮次,开展飞机作业12次。为防治地质灾害,开展了全市2019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全市1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地踏勘,逐一明确灾害防治与应急避险措施建议。在凤台县组织开展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今年以来,淮南还不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依托气象部门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通过手机短信、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市安全生产应急短信发布平台收录各级党政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6156人,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开展市级应急预案实战演练,在中安联合举办了“2019年淮南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各部门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在模拟演练中练兵。(记者 李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