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生產安全事故大幅下降

牢牢守住“基本盤基本面” 著力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責任。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開展情況如何?淮南市應急管理局負責人介紹說,市應急管理局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基本盤基本面”,著力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今年截至目前,全市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9起、死亡28人,同比分別下降60.3%、58.2%,未發生較大以上事故。

築牢安全生產防線

今年以來,我市築牢安全生產防線,壓實部門監管責任,成立了14個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領導小組,各個領導小組採取“四不兩直”和暗查暗訪方式,深入基層和企業,紮實開展檢查、督查,有力地推進分管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今年以來,我市還督促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制定《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集中補短板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督促企業集中三個月時間修訂完善責任制。各級各部門組織檢查組276個,開展檢查823次,發現問題1065條,行政處罰7.8萬元,修訂安全生產責任制1572個,新增安全生產責任制167個。市應急管理局統一印製並免費發放2000張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五落實五到位”掛圖,有力地推動了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

淮南的煤礦、化工企業較多,加強安全監管刻不容緩。深入推進危險化學品綜合治理是淮南抓安全生產的一大特色,今年開展了檢查63次,查出問題隱患313條,處罰4家,責令停產停業1家。圍繞煤礦重大災害和風險辨識管控全面開展安全體檢,查出問題隱患303條,處罰20次,深化工貿行業粉塵防爆、涉氨製冷、金屬冶煉和有限空間作業專項治理,開展檢查47次。開展全市危貨運輸綜合監督檢查,查出隱患問題29條。開展全市建築施工領域綜合監督檢查,查出隱患問題219條。開展旅遊包車班線客車公交車和橋樑防護安全生產綜合監督檢查,查出隱患問題87條。抓好消防安全,會同市林業局印發《全市森林火災隱患集中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方案》,對妙山林場、八公山林場、洞山林場、大通林場火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督查。開展出租屋及校園周邊經營場所消防安保督查,查出消防隱患和問題132條。督促市政府掛牌重大消防隱患和突出風險整治工作,對2處消防隱患和3處突出風險未完成整改的,約談責任單位,督促整改。

今年以來,我市還加強安全生產風險管控,開展安全生產重大風險防範化解工作,共梳理安全生產7個重點行業領域35類主要風險,建立安全生產重大風險月度排查會商研判機制,及時解決建築施工安全防護不到位及模板支撐體系未按照措施施工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推進風險管控“六項機制”建設,查找風險點10241個、風險18143項,研判藍色以上風險8220項,藍色以上預警6967項,制定防範措施11846條,制定各類應急預案1051個,確定風險管控責任人1779人。今年我市還著力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實行安全生產隱患月排查月通報制度,2019年1-10月,共通報279家838項隱患。據最新統計,271家企業(單位)810項隱患已完成整改,8家28項隱患正在時序進度內按計劃整治。紮實開展“1+6+N”安全生產隱患集中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全市共組織檢查11285次、排查隱患問題13786個、曝光重大安全隱患24個、懲治典型違法行為302起、取締非法違法企業31個、關閉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18個。

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救災雙管齊下

加強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救災,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損失。今年以來,我市完善物資儲備和應急演練。儲備防汛物資各種袋類約204萬條、布匹類編織布約73萬平方米、木材約2200方、砂石料約8萬方、衝鋒舟23艘、搶險車輛314部;組建防汛搶險隊伍46支約18000人,防汛搶險專業人員603人;完成演練31場,培訓2400餘人次。

今年入梅以來降水量與常年同期相比偏少6成,為有效應對旱情,我市共組織抗旱人數27萬人、抗旱設備10.7萬臺(套),澆灌面積196.51萬畝,全市累計抗旱用電2100萬度,抗旱用油近2405噸,多點次地面人工增雨作業20輪次,開展飛機作業12次。為防治地質災害,開展了全市2019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全市1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實地踏勘,逐一明確災害防治與應急避險措施建議。在鳳臺縣組織開展了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

今年以來,淮南還不斷提升應急救援能力。依託氣象部門建立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通過手機短信、網絡、報紙、廣播、電視等多種方式,及時發佈預警信息。市安全生產應急短信發佈平臺收錄各級黨政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6156人,及時發佈預警信息。開展市級應急預案實戰演練,在中安聯合舉辦了“2019年淮南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提高各部門突發事故應急處理能力,在模擬演練中練兵。(記者 李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