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三清两查一督”整治河湖“四乱”

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是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的重要抓手,是“水利行业强监管”的重要内容。根据水利部要求,“四乱”的清理整治将于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

河南省郑州市在“清四乱”专项行动中,严格落实黄河“清四乱”和河湖“清四乱”两个工作实施方案,采取“河长带头清、部门联动清、司法介入清和媒体监督查、社会参与查、纪委参与督”“三清两查一督”的举措,全面推进“四乱”整治工作,实现排查到位、履责到位、统筹到位、执法到位、监督到位、动员到位、督导到位,黄河郑州段台账内的301个“四乱”问题,以及其他河湖的216个“四乱”问题,于11月底前全部销号。

2019年全市共清理河道岸线近72公里,清理非法采砂点6个,清理非法砂石量1.9万立方米,打击非法采砂船只34艘,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2万吨,拆除违法建筑约67万平方米,清除围堤11.75公里、非法林地3.6亩、非法网箱养殖105亩、违规种植大棚23亩。河湖面貌持续改善,河湖之美日益显现。

三清两查一督

抓实基础工作,认真梳理,深入摸底,排查到位。郑州市针对2008年200余名旅游城市市长签署的《郑州宣言》内容,对照黄河“四乱”标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认真梳理各类问题,市本级先后3次召开“清四乱”推进会,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统筹安排,逐层压实责任。组织人员逐河、逐湖、逐库进行横到底、竖到边的排查摸底,对照“清四乱”标准,找准河湖库上存在的问题,对全市河湖库存在的53个问题,实行台账管理,挂牌督战,销号处理。对于黄河“四乱”问题,全面细致排查,逐一建立台账,逐个登记造册,逐项倒排工期,逐条销号确认,做到黄河“四乱”问题“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拖”。

河长带头清 河长牵头,挂帅督战,履责到位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清四乱”工作具体由各级政府组织实施,县级政府是责任主体,县(市、区)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郑州市各级河长切实履行管河治河责任,对辖区的河流“四乱”问题,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清理整治,敢于叫响“跟我走”“看我的”,带着问题去巡河,盯着问题不放松,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牵头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做到挂帅又出征、吹号又冲锋、挂名又履职。

在“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市各级河长走在巡河第一线,及时发现和解决黄河流域存在的“四乱”问题。市长、市总河长王新伟在巡查黄河时,把“四乱”问题作为巡查重点,逐个问询情况,逐项提出要求,召集沿黄各县级河长召开“清四乱”专题现场会,要求大家站在“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去对待“清四乱”工作,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姿态去抓好此项工作。会后,王新伟签发黄河河长令,明确要求“要把黄河保护好、河长责任落实好、生态环境打造好、相关制度坚持好”。惠济区总河长、区委书记马军针对黄河“四乱”问题发出专项河长令,要求各相关单位尽快整改落实。他在整改过程中亲自挂牌督战,使得全区的黄河“四乱”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部门联动 清部门联动,完善制度,统筹到位

古语云“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开展好河湖“清四乱”工作,不仅仅是水利部门一家的事。郑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单位齐抓共管,摒弃单兵作战,形成大集体,凝聚团队力量,拧成一股绳,唱响一个调,齐心协力把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办,同下一盘棋、共筑河湖生态美景梦的良好局面。

在“清四乱”专项行动中,郑州市各河长制成员单位立说立行,主动担责,在具体问题上不推诿,在解决问题上拿真招。建立了周报告、月会商通报制度,每周报告进展情况,每月市总河长组织召开一次会商会,通报各河长制成员单位进展情况,研究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逐一定出措施,拿出对策,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黄河“四乱”问题涉及面广、存在根源深、管理部门多。在解决黄河“四乱”问题中,多部门合力构筑黄河生态保护屏障,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林业部门分别按照湿地管理、大棚房和违法占地等政策,逐一逐项核定,逐个予以清理,唱响河湖保护的“黄河大合唱”。

在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的同时,郑州市还结合实际,统一部署“三清一净、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打击非法采砂和破坏湿地整治、三污一净”8个专项行动,各部门分工协作、互联互补,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全面扭转局部河湖脏、乱、差、臭的局面。

司法介入清 建立机制,督促整改,执法到位

2018年12月7日,水利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郑州启动了“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按照上级统一部署,郑州市各级检察机关、河长办、生态环境及黄河河务等部门联合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

郑州市于2019年4月10日印发《关于建立“河湖长﹢检察长”机制维护河湖生态健康发展工作方案》,建立“河湖长﹢检察长”的河湖保护新机制,紧扣“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加强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架起河湖管理保护的“高压线”和“立体网”。通过立案调查、公益诉讼等方式,对“四乱”重点问题整治进行全面推动,督促整改。在惠济区新万国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违建项目的整改中,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牵头开展立案调查,下发检察建议,督促尽快整改,并在违章建筑拆除过程中紧密跟踪核实,实现黄河滩地原有自然风貌的迅速恢复。

郑州市坚持依法依规开展河湖“四乱”认定和清理工作,对拒不执法、限期不清理的,将相关问题线索移交检察机关,检察机关依法利用公益诉讼等司法手段助推问题解决。同时将“清四乱”与扫黑除恶结合起来,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和充当“保护伞”的行为。

媒体监督查 联合媒体,明察暗访,监督到位

郑州市将“清四乱”专项行动开展作为重点工作纳入河长制工作年度考核。市河长制办公室、各市级河长对口协助单位组成联合督察组,定期、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交办通报,对慢作为、不作为的单位在媒体上公开曝光相关责任人,强力推进“清四乱”专项行动深入扎实开展。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监督作用,利用网络大数据分析,检索河湖负面报道,按照上报本级河长、交办下级河长、坚持追踪问效的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黄河“四乱”问题。市河长办同郑州电视台开展深度合作,组织电视暗访,探索把黄河存在的“四乱”问题制作成专题片,在工作推进会、市级河长会上展示播放,集中曝光,并让各县级河长集中领取整治任务。落实情况不力的,将影响年度考核总分评定。通过加强监督与考核,确保问题整治斩草除根,避免反弹,确保黄河安澜,还人民群众“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黄河生态美景。

社会参与查 广泛宣传,群众参与,动员到位

郑州市在河湖“清四乱”行动中,一方面积极做好沿河周边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组织多样的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并利用各类媒体对“清四乱”专项行动进行广泛宣传,激发了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先后开展老干部巡河、小记者看河、民间公益组织巡河、校园宣传讲河等系列活动。环保公益组织“绿色中原”组成了“我帮河长来巡河”项目组,组织志愿者队伍,定期参与巡河、调查河流生态状况,将巡河过程中发现的污染问题反映给河长,推动河流治理。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进校园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感染一片天地的形式,提高公众对“清四乱”的认知度,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清四乱”行动中。

借着这股“东风”,郑州市河长办日前对15名热心河流保护的市民进行河长制工作集中培训,并颁发了“民间河长”聘书。这15名“民间河长”正式上岗,负责巡查包括贾鲁河、金水河、索须河、东风渠、龙子湖等重点河湖,助力河湖管护,巩固“四乱”整治成果。

纪委参与督完善措施,明确责任,督导到位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郑州市纪委监委将河湖“清四乱”纳入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当中,制定专项台账,介入具体督导,促进问题解决。

整治好河湖“四乱”问题事关河湖健康运行,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水生态环境的向往。在河湖“四乱”专项整治中,郑州市善做“结合”文章,制定专项方案,完善措施,明确责任,通过专题推进会、台账管理、联合检查等方式,持续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并联合多家单位,开展联合督导、联合执法,对河湖“四乱”问题进行再排查、再整治,实现“四乱”问题的有效整改。

河湖治理工程扫描

郑州市在大力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的同时,积极实施河湖治理工程,改善河湖面貌。全市实施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巩义市实施“绿水”工程,新郑市实施双洎河治理工程,新密市实施溱水河综合治理工程,中牟县开展生态水系建设……

伴随着这些工程的实施,郑州的河湖日益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贾鲁河治理工程

郑州市投资164亿元(不含征迁资金)对贾鲁河郑州段近百公里按照“安全河、生态河、景观河、文脉河和幸福河”要求,开展全线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分为河道整治、生态绿化、截污治污、水源工程四部分。郑州市比照5A级景区标准,将贾鲁河划分为“源、界、汇、兴、泽、盛”六个区域,加入文化、体育、旅游、商业等功能,实现“绿、通、学、赛、亮、游”效果,深度打造“安全河、生态河、景观河、文脉河、幸福河”。

通过管治结合,综合施策,贾鲁河面貌发生了巨变,水质由原劣Ⅴ类提升并稳定在Ⅳ类以上标准。贾鲁河从最初的一潭死水,真正“活了起来”,有了“健康生命”。

巩义市“绿水”工程

巩义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手笔谋划实施“绿水”工程。绿水工程规划治理总长度约52.8公里,估算总投资53.9亿元,采用PPP模式,合作期限为23年,包括建设期3年和运营期20年。工程于2017年4月立项启动,2018年5月18日开工建设。

绿水工程旨在通过水利与景观工程对全市城区及周边的洛河、后寺河、西泗河、东泗河和坞罗水库水源地进行连汇贯通、综合整治和景观规划,打造“水城交融、人水和谐”的亮丽水城、生态城、魅力城。

新郑市双洎河治理工程

近年来,新郑市高规格、大手笔对双洎河进行治理,实现乡镇河道生态化、城区河道景观化。

以双洎河示范段项目建设为重点,逐步对双洎河各河段开展生态修复。项目投资5.6亿元,对双洎河人民路桥至新建路桥区间1.3公里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并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区间77.2公顷河岸土地进行绿化造景,以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为目标,逐步营造水环境、恢复水生态。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绿化栽植、园建铺装、古建景观等工作有序推进。

新密市溱水河综合治理工程

新密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四水同治”和郑州市委市政府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各项要求,于2015年6月实施溱水河综合治理项目。

主要治理措施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环境整治,主要突出水系治理、修复生态、完善交通体系;二是文化展示,主要突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三是商业运营,主要突出商业化、专业化的建设与管理。

新密市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打造溱水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国家湿地公园,形成文化名片,提升城市形象,带动东部区域快速发展。

中牟县水系建设

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2019年生态水系建设项目为“一湖、一渠、一沟、一河”,其中“一湖”为镜湖(聚源湖)人工湖泊,“一渠”为环形明渠,“一沟”为郝桃沟,“一河”为堤里小清河。该项目分为水利工程及景观工程,目前正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

其中镜湖投资5867万元,总占地551亩;环形明渠投资9278万元,河渠长度5500米;郝桃沟投资9141万元,河渠长度2750米;堤里小清河投资6351万元,河渠长度4450米。

来源:中国水利报2019年12月19日

记者:岳克宏、吴由页、姬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