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參考|這一次,美國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169:2。

當地時間12月13日,聯合國大會投票通過決議,決定將“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的任務期限延長三年至2023年6月。僅有的兩張反對票,來自美國和以色列。

37:1。

當地時間11月29日,在曼谷閉幕的聯合國亞太婦女權益審議會議投票通過《北京宣言25週年——促進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亞太部長級宣言》。唯一的反對票,還是來自美國。

锐参考|这一次,美国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這是12月13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白宮。(新華社)

事實上,上述兩組數字,不過是2019年美國成為“絕對少數”的一個縮影。

這一年,大搞單邊主義的美國,在國際道義上已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

在聯合國,美國屢屢“冒天下之大不韙”

12月13日,聯合國大會169:2的壓倒性投票結果,贏得當事另一方巴勒斯坦的高度讚賞。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12月14日報道稱,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對聯合國大會的決定表示歡迎,認為這項決定是“國際社會發出的明確信號,證明國際合法性決議不容妥協或勒索”。

他說:“聯合國的決議獲得了壓倒性多數的支持,此事證明全世界都支持我們的人民,支持其歷史權利及正義事業。”

阿巴斯強調的“不容妥協或勒索”,其實意有所指——美國國務院去年8月宣佈,將不再向近東救濟工程處提供資金,並要求聯合國關閉這一機構。

锐参考|这一次,美国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9月12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部的耶爾穆克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學校,一名巴勒斯坦女孩參加開學典禮。(新華社)

近東救濟處主要負責向生活在約旦河西岸等地的500多萬巴勒斯坦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救助以及教育和醫療服務,被難民們視為“生命線”。但因美國從中作梗,該機構此前正面臨巨大困境。

這不是美國近期唯一一次在聯合國“冒天下之大不韙”。

一個月前的11月18日,美國宣佈不再認為以色列位於約旦河西岸的猶太人定居點違反國際法,這一決定在聯合國安理會11月20日召開的中東問題會議上亦引發軒然大波。

據聯合國新聞網報道,除美國之外的14個安理會成員國均對這一聲明提出嚴肅批評,並警告此舉將破壞旨在終止巴以衝突的“兩國解決方案”。

锐参考|这一次,美国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11月20日,美國代表出席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的中東問題會議。(圖片源自聯合國新聞網)

會後,科威特常駐聯合國代表奧泰比大使向媒體透露,科威特與印度尼西亞兩國在安理會閉門磋商期間聯合提出了一份安理會媒體聲明草案,但因為“一個成員國”的反對而未能通過。

“他所說的這‘一個成員國’顯然是美國。”報道說。

任性“退群”,走向自我孤立

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退出伊核協議……

近年來,美國頻頻以任性“退群”的形象示人,在“自我孤立”的道路上今年可謂更是越走越遠。

法新社11月4日報道稱,美國當天通知聯合國它要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這證實了美國在氣候問題上的傲慢態度。

報道強調,一共197個國家簽署了這份協定,美國是退出《巴黎協定》的唯一國家。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發言人佩斯科夫則對媒體表示,美國的退出“最為嚴重地破壞了這份協定,因為它是溫室氣體排放大戶”。

锐参考|这一次,美国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資料圖片:這是2016年4月22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拍攝的《巴黎協定》高級別簽署儀式現場。(新華社)

實際上,遭受美國嚴重破壞的又豈止《巴黎協定》?

12月10日,隨著世貿組織(WTO)上訴機構兩名法官任期屆滿,全球貿易失去了“裁判”——該機構通常有7位法官,審議一起案件需要3人,而目前只有1位法官留任。

造成這一後果的“罪魁禍首”,仍然是美國。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2月10日指出,由於美國拒絕新法官選任,自2017年起上訴機構持續處於缺人狀態。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則表示,直到12月9日,各成員還在總理事會會議上試圖通過一份艱難制定的改革文件,希望讓美國人回心轉意,但最後努力也以失敗告終。

這場由美國一手造成的“停擺”危機,使其招致多方指責。歐盟駐WTO代表馬沙多表示,建立在規則基礎上的多邊貿易體系將岌岌可危,而這應該歸咎於WTO“某個成員”。

锐参考|这一次,美国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這是12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拍攝的世貿組織總部外景。(新華社)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8日評論稱,解散多邊機構會給所有人造成致命打擊,因為它將讓所有企業面對的司法不確定性倍增。

文章指出,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錯誤在於,“他以為自己是國際舞臺上唯一舉足輕重的演員”。

遭盟友反對:“不想與中國為敵”

當美國還沉浸在“美國優先”的口號中時,國際社會也一次次用壓倒性的投票結果表明態度。

例如,在聯合國亞太婦女權益審議會議以37:1的投票結果通過《北京宣言25週年——促進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亞太部長級宣言》後,現場一片歡呼並長時間鼓掌,甚至一些美國盟友都公開發言對美國的“頑固立場”表達失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月2日應詢對此發表評論稱:去年3月,日內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7次會議以28:1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了“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決議,美國是當時唯一投反對票的國家,這次美國又成為唯一的反對者。這些都非常生動和貼切地說明,美國在國際道義上已成為孤家寡人。

锐参考|这一次,美国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華春瑩

12月6日,華春瑩再次指出,《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締約國大會正在日內瓦舉行,公約一共有183個締約國,但美國近20年來一直獨家阻擋重啟核查議定書的談判。

“在國際安全、軍控和防擴散領域,美國這種單邊主義和雙重標準的做法屢見不鮮,已經嚴重影響了現有軍控和防擴散體系的有效性。”她說。

諷刺的是,美國自己大搞單邊主義和雙重標準的同時,還試圖拉攏盟友一起孤立別國——但這顯然難以得逞。

在本月初召開的北約峰會上,儘管美方官員極力施壓歐洲國家將中國定為所謂“威脅”,但最終未能將此寫入會後發表的宣言中。

據法新社12月3日報道,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堅稱,他“不想與北京為敵”。

锐参考|这一次,美国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12月3日,在英國倫敦,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談。(新華社)

相反,有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正在與中國加強合作。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今年10月披露的一件事,或許更具象徵意義:

今年1月,負責美國與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關係的國務院高級官員凱文·莫利在華盛頓的一個外交官集會上提出嚴厲要求:要在6月舉行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選舉中擊敗中國。

隨後,美國通過各種手段拉攏人心。但在6月23日的選舉中,來自中國的候選人屈冬玉贏得了最終勝利。

在191張選票中,屈冬玉贏得了108票。美國本來預計自己支持的候選人將贏得至少60票,結果卻只有12票。

“與其說是中國人贏得了勝利,不如說是我們在這件事上徹頭徹尾的無能和誤判將勝利拱手讓人。”美國官員事後的反思,同樣意味深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