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黑色經濟”,固城街道駛上綠色發展快車道

沒有誰比每天要騎車跑遍整個街道的投遞員趙新兵,更能深刻體會固城街道的變化。“現在環境好太多了!礦山關停前,騎車經過寧宣路一帶,身上上下都是白色灰塵一片,大熱天都得戴口罩。”如今,騎車穿越每一條幹淨整潔的馬路,清爽微風從耳邊拂過,眼前的山清水秀,成了趙新兵奔波路途上的一大享受。

“6年前,固城街道11個釆石礦區,每年石料產量超過1000萬噸。‘黑色經濟’給固城帶來經濟繁榮的同時,自然生態也遭到嚴重破壞。”南京市高淳區固城街道黨工委書記戴偉說。

把目光看向遠處,從高質量發展眼光定思路、謀策劃,固城街道一口氣關停23家建築企業。既要堅守生活空間的“綠水青山”,又要發掘生態價值的“金山銀山”。面對稅收和工業產值下跌的狀況,街道堅持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招商引資工作。

6年過去了,禪林山釆礦區成了旅遊景點;橋頭、丁家山廢礦區成了名副其實的糧田區;大花山廢礦區成為花果種植基地……昔日的礦山大鄉煥然一新。廢採礦區四周澆注水溝,兩旁及周邊綠樹成蔭,讓當地百姓豎起了大拇指。

固城壯士斷腕告別黑色經濟,換來的是,生態環境改善的紅利逐漸釋放:一批綠色產業項目來了。

江蘇金立方新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於礦山關停後落戶固城街道,主要生產新型環保建材。總經理魏瑤瑤說,當時選擇到固城街道辦企業,最看中的就是這裡環境條件優越。企業效益逐年遞增,銷售額從落戶時的3000萬增加到現在超億元。

今年以來,固城街道緊扣產業發展戰略,推動實體企業提檔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經濟發展質效穩中向好。目前,街道入駐企業達121家,僅今年就簽約(註冊)企業11個,開工項目5個,投產項目4個,工業項目投產率100%。

在礦山最集中的蔣山村和花聯村,原有500多村民在丁家山、大花山從事採礦、運輸和辦建材廠。礦山關停後,一部分村民在街道的鼓勵和指導下,辦起了農業種植業,發展起了服務業,還有少數沒有業務專長的村民被街道安排進村裡工作。大部分礦工成功轉型,無人失業。

花聯村靠山臨湖,村裡藉助當地田家茶葉品牌大力發展茶葉產業,鼓勵村民種茶葉辦茶廠,由200畝面積逐年增加到1100畝,並建起田家茶葉合作社,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如今當地從事種茶、製茶的村民有200人左右,每年勞務收入300多萬元。

何祥青是固城街道第一家創辦碳酸鈣廠,從事礦石銷售的。企業關停後,何祥青在原址開辦花聯山莊農莊,從事餐飲服務業。經過幾年打拼,今年花聯山莊的賓館開業了,何祥青開啟了自己的“一條龍產業”。眼下,已有20多名本地村民成為了花聯山莊的職工。

礦山關停了,環境變美了。緊臨礦區路口的漕塘村民趙士富說,碳酸鈣廠的興辦雖說增加了地方稅收,解決了一些就業,但把環境弄糟了,附近的住房幾乎被灰塵堆積,衣服都不敢曬出來,田裡的蔬菜也白色一片,洗不乾淨。現在好了,村內處處乾乾淨淨,感覺人都精神了!

走上綠色發展路,固城的步伐越來越快,走得也越來越順。固城街道黨工委書記戴偉表示,街道將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實現經濟和生態共贏。以醫療器械總部經濟產業園為載體,加大總部經濟項目引進,力爭2020年工業稅收超1億元、總部經濟稅收超2億元;加強萬頃良田、花山片區區域管控,加快林博園科普基地、櫻緣珍稀苗木等一批項目建設,高水平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