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一把石瓢壺,價格相差了十倍不止?

為什麼同樣一把石瓢壺,價格相差了十倍不止,這當中到底有什麼玄妙?


為什麼同樣一把石瓢壺,價格相差了十倍不止?

徐漢棠/石瓢/500cc


為什麼同樣一把石瓢壺,價格相差了十倍不止?

降坡泥/200cc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其實,所有紫砂壺的價格因素都離不開以下這10點!

1、泥料方面

要明白的是,一把壺的價格,並不完全受泥料價格影響,泥料在一把壺的總成本上只佔一部分。

為什麼同樣一把石瓢壺,價格相差了十倍不止?

降坡泥

除了那些頂級的、稀缺的好泥料,對價格的影響會相對多一點,比如天青泥、梨皮泥、4號井的泥料等。

因為這些泥料封礦20多年,存世量稀少,價格自然偏貴一些。

2、器形方面

一把壺整體的形態和美感,非常影響收藏價值。

如果你對於自己的藝術審美不太自信,那麼只需信奉一條——“越時髦越容易被淘汰,越經典越不容易過時”。


為什麼同樣一把石瓢壺,價格相差了十倍不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一般來說,收藏一隻傳統造型的壺,比收藏一隻造型奇特的壺,要穩妥的多,轉手變現的幾率也會更大。

所以,經典器永遠都是紫砂中的主流,也是市場流通的價值保障。

3、工藝方面

衡量一隻壺的工藝優劣,拋開藝術水準高下,剩下的就主要是考察壺的成型難易度——難度大,對制壺師的技術要求就高,製作的時間也更長,壺的成本和價值自然就上去了。

為什麼同樣一把石瓢壺,價格相差了十倍不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為什麼同樣一把石瓢壺,價格相差了十倍不止?

比如純手工做僧帽壺,26片泥片手工鑲接而成,難度之大,做好一把僧帽最快也需要一週。

行話說,一方抵十圓。也就是說,方器價格一般會比圓壺高一點。

4、裝飾方面

古人云:壺隨字貴,字隨壺傳。


為什麼同樣一把石瓢壺,價格相差了十倍不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陳曼生把詩、畫、文與紫砂器結合後,確立了文人紫砂器的時代。

他和楊彭年合作的作品,每一把都在幾百萬、上千萬,其中陳曼生銘刻的字畫佔到了很大的比重,可見陶刻對壺品價值的影響。

近現代一些紫砂作品,如果有名家刻繪,也會增值不少。

5、印款方面

印款、篆刻是一門大學問。

為什麼同樣一把石瓢壺,價格相差了十倍不止?

顧景舟大師


為什麼同樣一把石瓢壺,價格相差了十倍不止?

顧景舟大師


一方面,印款可以用來鑑定紫砂器作者,一方面印款本身的好壞,也會左右紫砂器的收藏價值。

歷史名人的印章,能給一把紫砂壺加分很多。

6、品相方面

收藏品,殘一分則貶九分。

古董有了殘破,價格立馬掉一半兒不止;而現當代作品一旦有了殘缺,基本就歸入瑕疵品行列了,要轉手是難上加難的事。


7、壺齡方面

一把壺的製作時間對作品價格的影響是很直接的。

如某作者在70年代做了一款壺,而最近又複製了這一款壺。即使這兩把壺外觀十分相像,價格也會是雲泥之別。

沒有其他因素干擾的話,70年代留存至今的那一把,一定是更值錢的。

8、數量方面

物以稀為貴,在市場經濟裡是永恆不變的法則。

有的紫砂藝人不懂得縱覽全局,只知道賣壺多賣一把就多賺一筆錢,無限制複製自己的作品,導致他的作品鋪天蓋地、人手一把,那麼他的壺當然就賤價了。

這裡的原創,指的是制壺師獨立開發出來的全新品種,而不是在傳統樣式上稍微調整比例、調整部件位置就稱得上是原創。


為什麼同樣一把石瓢壺,價格相差了十倍不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真正有能力原創的藝人並不多,原創出來還能被大眾認可的,更是鳳毛麟角。

10、名氣方面

有一些玩壺時間長的壺友,可能已經不太在乎藝人的知名度和職稱了,因為他們更能從壺本身辨別出壺的好壞。

可是對於紫砂的初級愛好者而言,作者的名氣和職稱卻是判斷一把壺價格適當與否的重要參考指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