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老大連,山東人闖關東第一站留下做苦力,繁衍生息到今天


大連港口,長長的防波堤上,修建著一座燈塔,至今仍在使用,號稱百年燈塔,大連港從鴉片戰爭後開始發展,正式建港則是沙俄強佔旅大之後,1902年投入使用,1905年日本戰勝沙俄,繼續修建大連港,在後續歲月中成為遠東大港。

停靠在大連港口的大型客船,旅客正在下船登岸,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初夏時分的清晨,大連市內的大廣場,兩位年輕女孩揹著包,打扮新潮,正走向前方。

旅順的一處農戶前院,鋪滿了收穫的高粱,主人扛著耙耬,牽著一頭蒙著眼睛的驢子,拉著拖耙給高粱脫殼。

位於大連市東南端的寺兒溝貧民窟,大連人稱為“紅房子“,””生活著貧困的闖關東的山東人,主要在當時的日本工廠內充當勞工,被日本人殘酷剝削。

大連市大廣場處的市役所,大連從金代始稱金州,1894年日本佔領遼東半島,兩年後歸還清政府,1898年沙俄侵佔大連,日俄戰爭爆發後,1905年沙俄被日本打敗,大連又成日本殖民地,1945年日本投降,蘇軍當年接管旅大,直到1955年才歸還中國。

大連小崗子商業街,沙俄殖民期間將這裡劃為中國人聚居地,日佔期間,日本人將大連南山的中國人也遷至這裡,形成了中國百姓的主要生活區域,圖中是一處下坡的街道,左側的商鋪為“恆益當”、“文海園小賣處”,幾位女子梳著長長的大辮子,向前走去。


大連浪速町,是當時大連的繁華商業區,日本人以其海軍驅逐艦“浪速號”命名,該艦曾在甲午海戰中擊沉了北洋水師的“高升號”運兵船,日本侵略者以此命名大連的街道,實為中國人的奇恥大辱。

位於大連市寺兒溝海岸沿線的山崖,從山東渡海而來的勞工百姓,在大連謀生,便在此建起簡陋木屋落腳生活。

大連港,結冰之後的海面,船舶無法靠岸,船上的貨物只能通過人力拉車駁運。

位於大連的一處榨油坊,一輛貨車停在院內,兩個山東來的搬運工正在裝運豆粕。

大連港內的堆積場,面積巨大,來往運輸的貨物堆積成山,畫面下方各有兩人正在碼放貨包。闖關東的山東人不少在此扛活,就是裝卸貨物。

位於大連西崗子地區的天齊廟,被大連百姓稱為“東關大廟”,建於1908年,圖中兩個道士正站在殿前的臺階上,門匾上為“天后聖母”四個大字。

大連中心大廣場附近的港橋,橋下是通往港口碼頭的鐵路線,前方是當時的山縣通。

大連常盤橋附近,橋為沙俄期間所建,連接著大連的東西交通,日本佔領期間這裡是大連市規劃的圓點。圖中電車交通發達,人來人往,遠處右邊的建築,門匾上寫有“大阪每日新聞”的字樣。

大連市老虎灘地區的日本人住宅區,房屋高低錯落,修建的風格很有藝術氣息。

日本人修建的滿鐵大連醫院,號稱東洋第一的醫院,1925年12月竣工,耗資560萬圓,佔地面積達8.9萬平方米,床位有590個,科室眾多,設施先進。建國後一直是鐵路醫院,近幾年改為大連醫學院分院。

大連市王家屯的勞工聚居村落,這裡的百姓大多來自山東移民,主要從事當時大連港口的貨物搬運,生活很是艱苦。

位於大連市普蘭店的城子疃街,明永樂年間為防範倭寇進犯,在這修建“歸服堡”土城,後世因交通便利而商賈雲集,形成熱鬧的街市。

位於大連市普蘭店的貔子窩地區的永安臺,是建於明代的烽火臺,在明朝時期的歸服堡和紅嘴堡之間,主要是防範倭寇的侵擾。

大連市西崗子,這裡是當時中國人的生活區,圖中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場景,沿街的房屋門頭上掛著紅燈籠,節日氣氛濃厚。

大連市西崗子的中國街道,正月十五期間,街頭的元宵售賣攤點,一位攤主和孩子正看著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