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都:“騰籠換鳥”讓閒置低效用地“活”起來

望都:“騰籠換鳥”讓閒置低效用地“活”起來

民俗窯洞客棧。 記者 吳新光 攝

長城網訊(通訊員周金中 武繼超 於立豐 記者吳新光)今年4月開工的河北省重點建設項目——浙商·和谷國際智能港項目,是望都縣首個集企業總部、研發孵化、商業生活配套於一體的新型綜合工業示範園區,其前身為老舊企業千祥紡織廠。這是該縣實施“騰籠換鳥”盤活利用低效用地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快,望都縣用地需求強勁與發展空間有限之間的矛盾、老舊產業久積難退與新興產業用地不足之間的困局日益突出。

面對建設用地緊缺的發展瓶頸,望都縣委、縣政府轉變發展思路,確立了“控增量、優存量、提質量”的用地理念,立足縣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這個“大盤子”,積極向“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向“優化配置”要“發展質量”,著力在盤活存量國有建設用地上下功夫,努力通過“騰籠換鳥”、節地挖潛來拓展發展空間,推動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節約集約型轉變,真正讓閒置低效用地“活”起來。

為探索出一條“保護優先、節約優先”的土地利用高質量發展路子,望都縣出臺了《關於加快“騰籠換鳥”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鼓勵政府部門和企業通過工業用地轉型升級與“騰籠換鳥”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積極推進停產企業和低效企業有序退出,盤活存量國有建設用地資源,為產業轉型、動能轉換、城市更新騰出發展空間、騰出環境容量、騰出資源要素;鼓勵企業通過嫁接、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實施企業整合、加大投資、新項目引進,提高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率,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質量。強化產業園區建設,明確優先安排重點工業產業項目向園區集聚,逐步形成以園區發展為重點、中心城區為主導、中心鎮為核心的發展新模式。

望都縣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騰籠換鳥”,關鍵在“騰籠”。只有把低效土地資源騰挪出來,空出“籠子”,才能“換鳥”,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望都縣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考慮原土地權利人、新的土地使用者及各方的合法利益,研究不同策略,制定不同措施,一地一策,一企一方,分類處置。對不符合現行規劃用途、利用粗放、佈局散亂、設施落後、閒置廢棄以及不符合安全生產和環保要求的存量建設用地和殭屍企業用地,通過協商收回、鼓勵流轉、協議置換、收購儲備等方式實施再開發再利用。近年來,該縣盤活海菲泰、萬世春、宏源化工、千祥紡織、多晶硅、鑫海物流等企業低效用地,優先安排給了經濟效益好、土地利用率高、地均產出強度大的建國偉業、惠仁醫療、浙商產業園、康茂鴨血等省市重點企業,有力支撐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望都縣探索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實現了發展空間有效拓展,一批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湧現,有力推動了縣域經濟高質高效發展。建國偉業防水科技望都有限公司佔用的是停產多年的海菲泰石油加工廠土地,該公司年納稅達800多萬元。河北康茂食品有限公司佔用的是停產兩年的保定漢華新能源科技公司多晶硅項目用地,如今已變成年生產禽畜血製品1.5萬噸的禽畜血加工項目基地,納稅達2000萬元。惠仁醫療設備製造有限公司通過股權轉讓,獲得河北萬世春鐵路機車車輛配件製造有限公司的土地和資產,現已成長為國家和省市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記者瞭解到,為引導扶持傳統制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打造“北京布鞋之都”區域品牌,望都縣建設了望都製鞋產業園,產業園佔地116.27畝,所佔土地是停業多年的一家養雞場。截至目前,望都製鞋產業園已有24家企業入駐。

【編後】

望都縣委、縣政府堅持新發展理念,積極轉變用地觀念,努力在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上下功夫,通過“騰籠換鳥”等舉措,使存量低效土地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釋放出發展新空間,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其他地方節約集約用地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切實樹立新發展理念。節約集約用地是發展的必由之路,將節約優先、保護優先的發展理念真正落實到工作中去,加大耕地資源保護、確保永續發展,堅決杜絕違法用地、土地粗放利用等問題,切實轉變以土地促招商、以土地促投資的發展思路,有效提高自然資源保護和土地節約集約意識。

——強化“一盤棋”思想。低效用地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也是複雜的,必須綜合考量、統籌推進。但目前各地在盤活低效用地上存在缺少通盤考慮、沒有統一責任主體、機制不健全等問題,致使一些低效用地無法有效進行再開發、再利用。推進低效用地利用,必須強化“一盤棋”思想,統籌推進實施。

——堅持依法依規治理。低效用地大多形成時間較為長久,存在權利主體複雜、違規違法問題多、司法訴訟多等問題,在進行盤活處置時,要精準掌握政策,依法依規認定事實,分清責任,精準施策,在切實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企業的合法權益的同時,確保合法合規、合情合理妥善解決問題。

——完善制度機制建設。現行的招商引資激勵措施,一般只針對新引進項目用地進行考核、獎勵,對招商引資項目使用低效用地缺乏具體的考核激勵制度,導致政府部門或園區在優先使用低效土地方面力度不夠。各地要結合實際積極完善制度機制,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為有效推進土地再開發再利用提供政策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