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晓“野狼”而不知“海子”,那么你还未真正了解宝石老舅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来左边儿 跟我一起画个龙

在你右边儿 画一道彩虹(走起)

来左边儿 跟我一起画彩虹

在你右边儿 再画个龙(别停)

在你胸口上比划一个郭富城”

只晓“野狼”而不知“海子”,那么你还未真正了解宝石老舅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成曲中人”,是对这首歌最好的诠释。

这首歌被很多人口口相传的“土嗨”神曲《野狼disco》想来应该已经进入到你的耳朵了吧,很多人或许觉得它的歌词并没有那么文艺甚至带有一点土味,这与当今的音乐文化好像有点背道而驰,但是自己又能被它的旋律所吸引,大家有没有想想这到底是是为什么?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我想《野狼disco》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吧,你可以一边听着这个首歌,一边闭上眼睛,你的脑海里必然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灯红酒绿的酒吧,人人都拿着酒瓶在舞池里面肆意摇晃着身体,外面的夜色正苍茫,里面的群魔正乱舞,或许其中还有几人戴着大金链子小金表,这难道不是十足的人间烟火吗?

只晓“野狼”而不知“海子”,那么你还未真正了解宝石老舅

你是否在听着野狼的时候幻想着你素未谋面的宝石老舅也如茫茫雪原上的一匹白狼一样狂野,或许他有着这样的一面,但是他还有着另外一面:一个充满理想的诗人型歌手。很难将一个写出大金链子的人和文艺二字联系在一起,也很难将一首带有“土味”的歌和诗人联系在一起,但是它们就是这样好巧不巧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体里面。

当你和老舅离得足够近的时候,你会发现他那满是纹身的双臂间还夹杂着些许文字,定睛一看,“流浪,爱情,诗歌,太阳”等词语映入眼帘,这不正是出自海子的《夜色》吗?原来看似粗犷不羁的老舅身上还真有着星星点点的文艺范儿。

只晓“野狼”而不知“海子”,那么你还未真正了解宝石老舅

老舅写的诗歌

世人皆知《野狼disco》,却不知这只是老舅为了比赛而快速写的歌,而《海子》却是他耗尽两年的心血完成的作品。每当他在为《海子》录音的时候,情绪总是上来得很快,以至于每次录完歌总是泪流满面,只有老舅才知道自己为这首歌倾注了多少心血。谈到诗歌,老舅就好像焕然一新,在他的身上不再看到属于中年人的迷茫与颓丧,一个充满理想的诗人会在你的面前大谈特谈,“我最爱的诗人是海子”老舅这样说到。

或许和海子的人生一样,当理想和现实发生碰撞时,理想总是如玻璃渣一样掉了一地,《海子》这首歌在发出不久后就石沉大海了,悲愤的唢呐声中间夹杂着陕北号子,宛如黄土高坡上凛冽的寒风,一遍遍冲刷着年少老舅的面庞,将他的诗人梦狠狠地拍倒在沙滩上。

只晓“野狼”而不知“海子”,那么你还未真正了解宝石老舅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老舅当过司机,做过楼层经理,但是他最爱的依然是写歌、唱歌!

老舅的一个朋友Mai当时在《中国新说唱》、《明日之子》任制作人,有一次将老舅推荐给了凤凰传奇的制作人王朝写一首《山河图》,写完之后老舅的身价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蹭蹭往上涨。

老舅在今年去参加《中国新说唱》的前一天还接了个私活儿,去北京的某酒吧演唱,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首歌《野狼disco》就这样面试了。可惜在《中国新说唱》的比赛中,老舅的发挥不算好,他也只能悻悻地说:这算个啥,大不了明年再来呗。只有他才知道到底还有多少个属于自己的明年。

只晓“野狼”而不知“海子”,那么你还未真正了解宝石老舅

令人意外的是,《野狼disco》这首“快歌”两个月之后在网络大火,甚至将他也推上了微博外卡复活加油站的第一名,他又一次站上了新说唱的舞台,但是他又一次离开了。不过这一次没有让他败退,相反的是他在线下火得一塌糊涂。

“以前一首网络歌曲能火好几年,后来变成一两年,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老舅知道自己的火是一次偶然,也不会持续太多的时间,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还火着的时间尽可能地多参加几场演出,为了让自己以后的生活不必再像之前那样穷困,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诗人”了,他有自己的家庭,有孩子,有媳妇,诗人的理想应该往后挪一挪了。

只晓“野狼”而不知“海子”,那么你还未真正了解宝石老舅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类似于宝石老舅的人很多,他们在互联网上就犹如一阵风,今天可能属于他们的一阵风正强烈,明天或许又是另一阵风。类似的“快餐文化”我们经历得很多,《学猫叫》、《卡路里》、《出山》、《绿色》等等歌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网络上的快餐文化,它们或许在某个时间段可以风靡一时,但是当听众的热情消退,还有多少人会记得这些歌曲?快餐文化正在夺走我们的审美,不少人为之嗤之以鼻,但是却毫无办法,这就是现在的“主流文化”,很多优秀的作品都在一些泡沫作品的喷涌而出中被埋在了沙子里不见天日。

老舅也曾坦然地说到写《野狼disco》这首歌也是向现实妥协,只是为了迎合当下的观众审美,若是继续《海子》估计真的会成为“海子”。

“他叫查海生

为了大海生

阿尔的太阳照亮他一生”——《海子》吾人文化宝石老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