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5G毫米波爆棚:憑何中國用戶要為美國毫米波產業鏈買單?

2019年被譽為5G元年,然而真正在這一年贏得市場的只有華為,原因眾所周知,一方面華為麒麟芯片在5G層面遙遙領先,另一方面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已經推出多款5G手機和其它終端產品,銷售週期領先其它手機廠商3-6個月。

直至進入歲末,隨著MTK和高通終於在5G芯片上有了新的動作,其他中國手機廠商才紛紛宣佈“加速”佈局5G,計劃在明年一季度開始陸續推出各類5G終端,受制於“芯”的問題越發凸顯。不過好消息是,多家中國廠商都放出要砸重金搞芯片的消息,但想要緩解這種缺 “芯”窘態,可能還要等個三五年。

然而,在如此窘境下,高通在近期召開的“2019驍龍技術峰會”上,還不忘懟一懟華為,說華為是“假5G”,意在為其客戶找個產品亮點並協助打擊一下競爭對手。看上去高通貌似抓住了華為5G SoC芯片不支持5G毫米波技術這個“漏洞”,然而當大家紛紛去研究其合理性的時候,恰恰暴露出5G毫米波目前比5G SoC芯片更囧的地位。

高通支持5G毫米波真的優越感爆棚嗎?

華為真的沒有毫米波終端嗎?

實際上華為Mate X有一款毫米波版本,只是因為目前有毫米波需求的運營商太少,沒有對外發售。Mate X毫米波版本搭載的是巴龍5000基帶芯片,巴龍5000不僅支持Sub 6G C-Band頻段,還支持毫米波26GHz和28GHz頻段,最大支持帶寬可以達到800MHz。充分利用毫米波大帶寬的優勢,毫米波理論速率最大可達6.5 Gbps。巴龍5000基帶芯片配合毫米波RFIC和5G毫米波天線模組,具備全形態的毫米波解決方案能力。

這款毫米波手機在2019年8月份華為開發者大會上已經亮相了,並且在真實的毫米波基站、核心網環境下做了4K高清視頻點播。

高通5G毫米波爆棚:憑何中國用戶要為美國毫米波產業鏈買單?


華為毫米波終端表現如何?

2019年9月,俄羅斯第一大運營商MTS與華為一起在莫斯科高爾基公園開通了第一個毫米波基站,使用Mate X毫米波版本在800M帶寬下峰值速率最高達到4Gbps,可以穩定達到3.7Gbps,這是截止到目前為止,在真實外場毫米波環境下能夠測試到的全球最高速率。視頻鏈接:https://m.youtube.com/watch?v=6CoMepU7-gY&list=PLl7Hjuxwe7HScOH8Zc60xU-D5n_qPDRE-&index=2&t=0s

高通5G毫米波爆棚:憑何中國用戶要為美國毫米波產業鏈買單?


高通芯片的表現如何呢?有圖為證,同樣在MTS,峰值速率只達到2.1Gbps,這個數據在美國毫米波商用環境也得到了佐證,從目前獲得到的測試信息,無論是AT&T還是Verizon的毫米波商用環境下,使用高通芯片的毫米波手機最高速率均在2Gbps左右,帶寬只支持400M。很大可能表明,高通芯片在真實的商用環境下支持800M帶寬的能力在功耗、移動性方面還存在不小的缺陷。

高通5G毫米波爆棚:憑何中國用戶要為美國毫米波產業鏈買單?


毫米波在全球的需求及產業鏈情況

3GPP把5G頻段分為FR1頻段和FR2頻段,其中FR1的頻段通常被稱為Sub6G/Sub3G頻段,範圍為450MHz-6GHz,FR2頻段為24.25GHz-52.6GHz,通常被稱為毫米波頻段。各個國家根據自身的頻譜可用性選擇合適的5G頻段,運營商也會根據建站成本和消費者體驗來拍賣或申請合適的頻譜。

全球範圍看,5G的第一波商用,目前包括中國、歐洲在內的全球主流運營商選擇的是Sub6G/Sub3G頻段,毫米波在中國的商用最早要到2022年。只有美國、日本以及部分國家沒有Sub 6G頻譜,不得已而為之,在第一波5G商用中選擇毫米波。並且截止到目前位置,宣佈毫米波商用的只有美國。

5G看中國,中國將是最大的5G市場。2020年全球5G用戶數將達到2億,中國將佔大多數。美國有多少5G用戶數呢?自從今年4月份美國著急搶全球5G首商用以後,截至第二季度末,全美只賣出了2.9萬臺5G設備,截止到目前為止預計不超過10萬臺。在美國發售的支持毫米波頻段的手機更少得可憐,不足5款!都不需要兩隻手就數得過來。而中國5G手機截止到11月份出貨量已達到500多萬部,全球支持Sub6G的5G終端已近200款。

5G SOC為了支持毫米波會增加額外的成本,由於做在了芯片內部,這部分設計在中國這類當前不需要毫米波頻段的市場也沒辦法去掉,必然增加了中國市場使用高通平臺的5G手機成本,最終還是消費者買單,相當於中國上億的消費者替少數美國5G用戶大幅分攤了毫米波的產業鏈成本,憑什麼?基於此,華為在第一波5G商用的SOC中不支持毫米波是為了更大市場的5G消費者著想,是明智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