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王朝不是夏朝?山西出土一個破陶壺,上面倆字揭開謎題

1984年,考古學家在山西省襄汾縣發掘陶寺文明的垃圾堆時,發現了一個殘破的陶壺,上面有兩個紅色的文字。專家們又挖出了一些其他的東西,他們解讀這些文物後,認為文物上的字是發掘為止最早的漢字,還發現了中國歷史上夏朝之前的一個王朝——虞朝。提起中國的第一個王朝,人們第一反應是夏朝。然而山西出土的這個破陶壺以及其他文物、墓葬,說明在虞朝在夏朝之前。

中國第一個王朝不是夏朝?山西出土一個破陶壺,上面倆字揭開謎題

虞朝並不是古人杜撰出來的王朝,清光緒十二年,蒲州知府事贏杜崧年在《續補永濟縣誌序》中寫道:“蒲坂自虞帝以來經天緯地之人,歷代層見迭出,昭著史冊,目河中為人文之蔽”,”“虞帝”一詞可以看出,虞朝就是一個朝代。

虞朝,又稱為黃帝王朝、虞舜王朝,定都陽城北部,存在於公元前36世紀初到約公元前21世紀初。它是史書中記載的比夏朝更古老的朝代,《左傳》、《國語》中虞夏商周四代連稱的文句,不勝枚舉。上古時代,有虞氏就是一個部落或者方國。古史傳說中著名的聖王舜,就是其部落的首領。

中國第一個王朝不是夏朝?山西出土一個破陶壺,上面倆字揭開謎題

唐堯去世後,舜建立了虞朝,他繼承了唐堯時期的一切政治遺產,包括用人、國家的體制等,同時,舜又在原有的政治制度上進行改革。原先被任用的禹、皋陶、契、棄、伯夷等人職責不明確,舜就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命棄擔任后稷,掌管農業;皋陶擔任“士”,執掌刑法等,他將這些人負責的領域劃分的一清二楚。舜還規定每三年考察一次政績,官職根據政績的好壞再決定是提升還是罷免。他實行的這些措施,讓虞朝出現了新面貌,政局穩定,老百姓安居樂業。

中國第一個王朝不是夏朝?山西出土一個破陶壺,上面倆字揭開謎題

傳說舜也很注重孝道,故他對儒家有特別的意義,他良好的人格形象成為儒家倫理學說的典範。孟子曾極力推崇他,讓儒家弟子向舜看齊,做他那樣的孝子。舜在晚年時,認為自己的兒子都不孝,於是將王位傳給了威望最高、德行更好的禹,讓他執掌朝政。才有了後來的故事。

中國第一個王朝不是夏朝?山西出土一個破陶壺,上面倆字揭開謎題

專家們研究出土的陶壺碎片上的文字,得出了一個結論:殘片上的文字表明,早在比殷墟早七八百年的陶寺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文字了。此外,考古專家們在此還發現了規模空前的城址、小型房址,房子周圍有道路、水井、陶窯和較密集的灰坑;氣勢恢宏的宮殿、世界最早的觀象臺、手工業區等。這些文物的發現,許多學者認為陶寺遺址就是帝堯的都城,是最早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