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一週後,我終於看清了投行男友的真面目……


交往一週後,我終於看清了投行男友的真面目……

2019已經開始倒計時,

還記得年初許下的願望嗎?

交往一週後,我終於看清了投行男友的真面目……

小 i 發現有一個網友成功脫單

對象還是全世界羨慕的投行男

但是好像卻不是很開心

交往一週後,我終於看清了投行男友的真面目……

投行男哎~

那可是帥氣多金、雙商爆表的代名詞

小姐姐還有啥不滿意的呢?

不少人表示,跟投行男交往一週

你就能看清他的真面目……


找個投行男友到底有多慘?


  • 1.喪偶式戀愛

跟投行男交往,沒有什麼比“喪偶式戀愛”更貼切的形容了:

交往一週後,我終於看清了投行男友的真面目……

(圖片由 INTERNATIONAL IDEAL 製作)

@匿名用戶

三年見面不超過60天,有和沒有基本沒區別。


@匿名用戶

以前的投行男朋友是間歇性去世,最後忍不了,就讓他從我的世界永久地去世了……

@匿名用戶

我不想像個怨婦一樣,哭,等,抱怨。


@匿名用戶

我覺得他們這個行業,只有三個出路……找一個非常有包容力、懂事體貼的對象。嘴甜點,情商高點,能把對象哄的妥帖了。找一個在這方面難分伯仲的一起加班。除此以外,注孤生。


有個投行男友真的這麼可怕嗎?其實他不是故意不回你消息,事實上在投行工作的一天真的很忙。


  • 2.投行人到底有多忙

下面是一位普通投行 Analyst 的 Typical Day:

9am-12am

精神滿滿的到達辦公室,檢查並回復新郵件,發送買家的狀態報告,然後加入客戶管理團隊的Update Call。


12am-3pm

開始對枯燥的"盡調電話",你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聽客戶向意向買家推薦你們的產品。


3pm-5pm

整理Pitch ASAP的資料環節,集中精力在幾百頁的閱讀材料來回尋找你需要的材料。


5pm-7pm

整理好機密信息備忘錄(CIM) ,修改和更新財務摘要和市場部的部分。完成後,你可以趴在辦公桌上享受你的晚飯。


7pm-10pm

VP對你之前的工作不是很滿意,然後你開始重新為IPO做一本Pitch book並和股權資本市場(ECM)團隊協調,獲得市場更新和案例研究。


10pm-1am

上級在Pitch book的草稿加入新的頁面,之後和你Say bye。你只好一邊做PPT,一邊在Excel裡繼續調整估值。


1am-2am

把手上的工作完成後,拖著疲憊的身軀離開辦公室。


WSO 之前 發佈過一份投行員工生活和工作平衡性的調查報告,調查結果讓人唏噓不已。一週平均工作時間八九十小時是常態什麼概念?要知道,前陣子全國都在爭論的996,一週也就72小時。

交往一週後,我終於看清了投行男友的真面目……

所以有人開玩笑說做投行就像“嗑藥”

春風得意時你像在棉花糖雲朵上跳舞

頭頂華蓋

周圍是服侍你吃水果的俊男美女

噩夢來臨時

你又恨不得自戳雙目

然後從樓頂上跳下去

交往一週後,我終於看清了投行男友的真面目……


投行這麼累卻還是很多人想進


為什麼投行每天經歷高強度工作的洗禮,這麼難進卻還是深受求職大軍的青睞呢?


  • 1.投行薪資

投資銀行是個“高薪資高”的行業。在美國人均收入不到4萬美元的時候,高盛人年均薪酬就超過了70萬美元。高盛、摩根斯坦利等投資銀行每年往往淨收入的大約一半都用在了員工薪酬上。據WSO統計,今年九大投行的薪資情況如下:

交往一週後,我終於看清了投行男友的真面目……


即便在國內,進入投行,也意味著起薪就能達到幾十萬。這對於打工者來說,收入簡直在金字塔的頂端,難怪大家都對金融行業趨之若鶩。


  • 2.投行的發展前景

薪資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一點在於,投行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只有站的更高,才能看到更美的風景,有更多的選擇。例如:分析師可以接觸到企業的高管,也可以和董事總經理一起呼吸新鮮空氣。

從進入投行這過程中一個人所經歷的壓力和成長,都是其他工作無法比擬的。


然而許多人的夢想以投行為起點,卻很少有人以之為終點。在投行跳槽一般是週期性的,隨經濟情況而變化。

從中級投資銀行家到私募

PE 不會有那麼多的出差和加班,私募股權基金是投資者,並且是長線投資者,這有利於減少日常工作壓力,但每當需要作出新的投資時,在私募股權工作就可能與在投行工作非常相似。


從投行到四大諮詢

相對財務基礎,四大所培養的職業態度和工作習慣是非常寶貴的。雖然不會那麼明顯或者量化,但深入骨髓的職業精神必將成為整個職業生涯的財富。

這種跳法,工作時間不一定會減少,但工作穩定性會更有保障。


從投行前臺到金融技術創業公司

金融技術公司,特別是小規模的金融服務技術初創公司,正改變著金融服務機構對IT的看法。無論是作為新的競爭者,還是作為之前公司內部提供的更優價解決方案,金融科技初創公司正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而這類公司的創始人不乏之前在投行工作過的銀行家。


  • 3.能進投行簡直是厲害

每年暑假,Morgan Stanley 暑期項目提供的分析師和助理崗位都會收到大約 90,000 份申請,但錄取率不到2%;Goldman Sachs 的錄取率同樣低的可憐,錄取率2.06%。相比之下,哈佛5.9%的錄取率就算很高了。想要獲得華爾街的實習門票,比上哈佛還要難。

那麼,想到進入頂級投行,到底需要怎樣的實力呢?

硬件條件

  • 名校畢業,良好的背景,美國名校參見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麻省理工等;
  • 國內名校基本只看清北復交,最好是理工本科+金融碩士;
  • 通過 CPA,CFA,ACCA 或各種司法考試;
  • 擁有豐富的投行實習經歷,律師事務所經驗,會計師事務所經歷等;
  • 好到爆的英語能力,託福110以上。


軟性標配

  • 天生的領導力,看著就像一個成功人士;
  • 即使面對大人物,也可以自信得體;
  • 善於從新的角度/多角度分析問題;
  • 出色的銷售能力、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
  • 背景很深,可能是政府部門高層或上市公司高管的親屬;
  • 善於給未來做計劃和分析風險。


所以,非智商情商雙碾壓的人,一般是進不了投行大門的,哪怕只是做一個小小的實習生。

  • 4.投行競爭早早做準備

投行招聘必是人間一大慘劇。多數人只知道蜀道難,卻不知如何難法。有些人到畢業都沒弄明白什麼是投行,但有些人已經悄悄網羅各種資料,一切有用的信息永遠都是靠自己一個個摸出來的,不會指望有人整理完放你面前,我們曾經多次反覆強調:求職是一個累積的過程。想要在大三/大四黃金求職季一舉拿下心儀企業的 offer,前期的基石搭建很重要,大一就是埋伏的最佳時刻,求職一定要趁早!小i 先奉上完美的求職時間規劃:

交往一週後,我終於看清了投行男友的真面目……


最後,在這樣競爭激烈的世界裡,希望大家都能在求職過程中脫穎而出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