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司南:開拓流通創新,電商模式升級

“創新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明天;創新不是為了改革,而是為了發展;創新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國富民強”。在企業流通渠道創新方面上用什麼方案可以做到最優,用什麼模式可以做到最精,用什麼方式可以促進流通渠道的創新升級,一直是被人們廣泛關注的問題。現如今,在全球經濟形勢錯綜複雜的背景下,壯大我國現代流通業已經成了必要發展趨勢。


李司南:開拓流通創新,電商模式升級

李司南 中國市場學會流通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流通創新大幅度提高流通效能

流通創新憑藉著先進理論和思維方式、經營管理方式以及科學技術手段,對傳統流通格局中的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進行了全面改革和提升,以便全面、系統、大幅度地提高流通的效能。

流通創新,即流通結構的創新。流通產業結構從傳統業態、傳統方式為主走向信息技術和新業態為主,從國有企業為主走向非國有企業為主,從流通產業東中西部發展不平衡走向協調發展,同時促使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結構的合理化。在基礎設施創新上,必須具備硬件支持系統,在數量和質量上增加投入,從傳統設施為主走向現代化設施為主,運用現代化設備、運用信息技術,全面提升與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大幅度增加科技含量,促進流通業從慢節奏、高成本的傳統流程走向快節奏、低成本的現代流程。在產業政策創新方面,一是提升流通產業政策的地位,從頗受侷限的行業性政策上升到可產生多向性影響的宏觀調控,在國民經濟全局中突出強調和充分發揮流通產業政策所具有的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是在流通領域明確“鼓勵發展什麼或抑制限制什麼”,要從計劃經濟條塊分割、政出多門、主管多變、製造歧視、基於國有經濟的行政化流通產業政策,轉變為以市場調解為基礎,依靠法律和法制,實行公開、公平、公正,覆蓋全社會的市場化流通產業政策。

互聯網+流通呈現新特點、新趨勢

“互聯網+流通”是經濟社會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大量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已經在“互聯網+流通”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取得了顯著成效,極大地帶動了傳統實體流通企業運用互聯網更大範圍展開“互聯網+流通”方式,極大地帶動了大範圍、寬領域、多渠道、全鏈條、深層次的流通創新,為流通領域的轉型升級帶來了新機遇,開闢了新途徑、注入了新活力。

“互聯網+”向生活服務領域加速滲透。在向上品領域全面拓展的同時,“互聯網+”近年來也開始向服務領域加速滲透,O2O(OnlineToOffline)在住宿、餐飲、家政、裝修、洗車、婚慶、健康、教育等服務領域中的應用層出不窮、方興未艾,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並提升了客戶體驗。其中,休閒娛樂的O2O用戶數及滲透率最高,其次為餐飲業。在互聯網技術的引領滲透和帶動下,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流通企業,都在積極開展基於“互聯網+流通”的創新探索,在不同領域和環節、針對不同類型商品、從線上到線下,形成大量、豐富的創新案例,呈現出大範圍、寬領域、多渠道、全鏈條、深層次流通創新的總體特徵和趨勢。

流通需要振興,更需要創新,創新推動升級,創新突破藩籬,創新引領轉型。在速度、危機、多變的今天,流通業的創新是時代的呼喚,更是產業、商業、金融業等多群體人員共同的訴求。既是創新意識對改革的新傳承,也包含著包容、共贏、共享的新思想,更意味著辯證創新、實事求是的新作風。我們只有堅定擁護社會主義新市場體系準繩,圍繞“兩高一降”做文章,有機結合“互聯網+實體商業”轉型思路創新才能振興中國流通。

雖然“互聯網+流通”還處於探索和嘗試階段,但對於我國流通體系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仍然發揮著積極作用。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流通領域更緊密的結合,流通渠道趨於多元、需求響應速度加快、供求信息更加直接充分,適應了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方式變革的要求,催生出一大批流通新業態、新渠道和新模式,市場供給逐步改善。在農產品、大宗電子交易、服務性消費、物流等領域,出現了很多生產與消費直接對接的流通組織方式,極大提升和改善了跨境電商、農村電商、服務型消費等新興消費市場,成為引領消費、帶動消費的重要途徑,促進流通企業經營方式的變革創新和競爭能力提升。在“互聯網+”快速滲透初期,實體企業雖然遇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但也由此推動了流通企業的加速調整和創新,它們通過積極擁抱互聯網,有效運用大數據,加快業態、管理、組織、成本控制等多種變革和創新,不斷適應新的競爭形勢。更為重要的是,在“互聯網+”的創新實踐中,進一步凸顯了流通企業所具有的實體經營資源、信息、知識和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為互聯網企業和流通企業轉變方式,加快分工合作、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開闢了新途徑。

“流為經本,通為達本”,流通業作為我國第三大產業的核心支柱,既承載著國運之昌盛,也肩負著全民族富裕之使命,更維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的最終實現,是托起中國屹立東方之林領航世界經濟的堅實基礎。流通,是經濟的骨架,是頂起中國經濟的脊樑。流通創新不是你一個人,我一個人,一個商家,一個企業家的事情,而是全體中國人的事情。我們要凝聚中國力量,實現我們的中國夢,流通的中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