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花炮年產值246億 安全壓力促產業智慧轉型

●長江商報記者周舜堯綜合報道

12月6日,湖南省安委辦召開全省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動員部署視頻會議,會上通報了瀏陽市碧溪煙花製造有限公司“12.4”較大火藥爆炸事故情況。12月4日7時32分許,瀏陽市碧溪煙花製造有限公司因涉嫌違法生產煙花爆竹發生爆炸事故。經初步調查,事故系13號包裝車間職工在將盛裝半成品的塑料筐拿出工房時出現拋甩動作,因摩擦撞擊引起藥餅爆炸,並引發12號包裝車間發生殉爆,目前共造成7人死亡、13人受傷。事故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瀏陽市是世界著名的花炮之鄉,當地特產的“瀏陽花炮”被認定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瀏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42.1億元,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3.3億元,縣域經濟實力位居湖南前列。這一年,瀏陽全市花炮產業集群總產值達到246.4億元,同比增長7.9%,是當地重要的支柱產業。

受生產企業管理粗放、低成本競爭、低質量發展等問題的影響,瀏陽煙花爆竹行業存在較大的安全監管壓力。這種壓力,也正在變成轉型的動力,敦促當地推動花炮產業整體轉型升級。

規劃2020年產值突破350億

瀏陽是“中國煙花之鄉”、全球煙花爆竹生產貿易基地。據湖南省政府門戶網站發佈的信息顯示,瀏陽現有煙花爆竹生產企業557家、從業人員30多萬人,年創產值246億元。瀏陽花炮品種豐富,現有9大類、5000多個品種,內銷總額佔全國50%,出口總額佔全國60%,銷往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瀏陽花炮”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估算,“瀏陽花炮”文化品牌價值1071.4億元。

2016年,瀏陽市編制煙花爆竹產業集群“十三五”發展規劃時提出,到2020年,瀏陽市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數量將控制在600家以內,其中10億元產值以上的企業5家以上,1億元產值以上的企業超過50家,煙花爆竹產業集群實現產值350億元,年平均增幅為9.8%。

在瀏陽,“靠花炮吃飯”是不少留在鄉鎮生活的村民的主要謀生方式。統計數據顯示,“12.4”爆炸事故的發生地澄潭江鎮是瀏陽小型煙花企業集中生產地,2018年,瀏陽小型煙花企業有183家,澄潭江獨佔71家;小型煙花產業年產值17億元,澄潭江8億元,澄潭江鎮佔據瀏陽小煙花產品的半壁江山。2019年5月9日,澄潭江鎮舉行首屆小產品新品發佈會,吸引了全國各地近千名銷售公司代表參加,當天訂貨交易總額接近4.6億元。

與澄潭江鎮相鄰的大瑤鎮,被譽為“世界花炮之源”,1400多年前,花炮始祖李畋誕生在大瑤,目前這裡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花炮及原輔材料集散中心,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花炮產業相關企業達400多家,2018年規模以上花炮及相關企業總產值達105.8億元,直接就業人數達6.7萬人。

大瑤鎮南邊的金剛鎮也是“花炮大鎮”,2017年,該鎮花炮產業總產值達59億。下午三四點,接送完上學的小孩回家,然後繼續返回花炮廠工作,是不少當地村民生活常態。“我們以前在廣東打工,兩個人每月也就四五千元工資。後來父母生病了,我們就回來了。”一位金剛鎮的村民表示,自己家兩口子現在都在當地花炮廠工作,每個月收入有五六千元。

3年引導企業投20億實施技術改造

2019年初,瀏陽市召開安全生產暨花炮產業發展工作會議,提出2019年,瀏陽將圍繞“應急教育培訓年”和“原輔材料質量年”主題展開工作,確保安全形勢穩定和花炮產業提質增效。

在2018年,瀏陽創下了安全生產事故防控歷年最好的水平,全市沒有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再次獲評“全省安全生產工作優秀單位”。同時,花炮產業發展成效明顯,2018年全市花炮產業集群總產值246.4億元,同比增長7.9%。這次會議也提出,2019年要努力實現有限空間作業“零死亡”,花炮企業生產“零死亡”的“雙零目標”。

2018年的良好形勢沒有得到延續,2019年12月4日,瀏陽市碧溪煙花製造有限公司因涉嫌違法生產煙花爆竹發生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13人受傷。

湖南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於瀏陽市碧溪煙花製造有限公司“12.4”較大爆炸事故的通報中指出,該事故的發生,充分暴露出湖南省煙花爆竹安全生產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煙花爆竹安全基礎仍然薄弱,多數生產企業安全標準不高、管理粗放,設備簡陋,工藝落後;二是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生產企業分線承包、多股東獨自生產、“三超一改”等嚴重違法違規現象反覆出現,事故風險依然處於高位;三是非法違法生產經營的行為方式多變且隱蔽性強,難以及時發現和打擊;四是行業發展信心不足,安全投入降低,低水平擴張、低成本競爭、低質量發展的問題突出,導致安全監管壓力陡增。

生產企業557家、從業人員30多萬人,年創產值246億元。花炮既是瀏陽的品牌和財富之源,也是不得不小心管理的“安全閥”。事實上,近年來,瀏陽針對煙花爆竹、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以智能製造技術、先進生產工藝改造為重點,讓智能製造“牽手”傳統花炮,實施“工業裝備升級三年行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產品。”瀏陽市委書記黎春秋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瀏陽過去有煙花爆竹企業900餘家,一方面,通過堅決淘汰落後產能,退出花炮企業(工區)386家;另一方面,通過深入開展“煙花爆竹智能製造三年行動”,近3年引導企業累計投入20.78億元,對558家花炮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目前已建成投產智能組合煙花生產線11條,年總產能8.8億元。

此前,瀏陽市還出臺了《關於加速推進花炮產業發展的意見》,每年財政安排的專項資金由2000萬元提升到2500萬元,用於支持花炮產業兼併重組、機械化研發及推廣應用、科技創新、轉型提質等方面,引導產業朝著安全環保的方向穩健發展。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