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宜君哭泉鎮,聆聽孟姜女的故事

宜君哭泉鎮

陝西省銅川市北部的宜君樑上,距宜君縣城南12.5公里處有個哭泉鎮。傳說孟姜女當年尋夫至此,哭聲撼天動地,頓時天崩地裂,一股清泉涓涓而出。從此,這個地方被人們稱作“哭泉”。幾千年來,此泉淙淙流淌,泉水甘甜可口。

走進宜君哭泉鎮,聆聽孟姜女的故事

史料記載:世傳杞梁築長城不回,其妻孟姜與夫送寒衣。尋夫不見,繞城而哭,日夜不止,城土忽崩,見枯骸。姜齧指出血,誓曰:“是吾夫者,血入骨。”其血果入骨。負骨而歸,哭至宜君,止宿,哭更甚哀,忽有泉湧出,其水聲音如哭,號曰哭泉,至今猶在。

哭泉鎮平均海撥為1400米左右,植被較好,其林草覆蓋率為58%,年平均氣溫8℃,降雨量750毫米以上,無霜期150天左右,平均日照2412.2小時。

境內梁、峁、溝、壑縱橫交錯,構成了複雜神奇的地形地貌。210國道穿境而過,讓眾多人賞識到了哭泉鎮的美貌。

走進宜君哭泉鎮,聆聽孟姜女的故事

姜女哭泉與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的孟姜女故事有很深的淵源,明嘉靖陝西籍著名學者馬理《孟姜女碑記》、《孟姜女集序》記載宜:君南三十里,鎮曰“哭泉”,有姜女祠,祠下有泉。

走進宜君哭泉鎮,聆聽孟姜女的故事

中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國歌》的詞作者田漢先生1962年路過哭泉,寫下了“關城萬里功千古,莫忘民間有哭泉 ”的詩句。現在的姜女泉兩千餘年泉湧不息,成為當地人文傳說一大奇觀。


走進宜君哭泉鎮,聆聽孟姜女的故事

哭泉鎮在此基礎上,找準歷史與現實契合點,深入挖掘孟姜女文化內涵,積極弘揚孟姜女的仁愛善良,對愛情的忠貞,對強權的蔑視的高貴精神,不僅在孟姜女滴淚成泉的地方建立了姜女祠,使這一眼泉水得到了有效保護。

走進宜君哭泉鎮,聆聽孟姜女的故事

懷著對孟姜女的瞻仰,順神道拾階而上,每一階梯標識了婚姻的每個階段,紙婚、銀婚、金婚......婚姻是需要一步一個臺階的行走,從傳統教化中感悟心靈的洗禮、思想的昇華,走向最美好的婚姻。

走進宜君哭泉鎮,聆聽孟姜女的故事

同時在哭泉萬畝旱作梯田核心景區毗鄰的山麓之上建設成了姜女文化園。由孟姜女神道、結心廣場、孟姜女雕塑等幾大部分組成。

走進宜君哭泉鎮,聆聽孟姜女的故事

慈眉善目、溫文爾雅的孟姜女塑像高16.8米,屹立於山巔。望著哭泉鎮的發展,也望著上上下下的善男信女,傳統和現實在這裡交融。越是傳統的,越是民族的,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脈所在。

走進宜君哭泉鎮,聆聽孟姜女的故事

哭泉鎮自然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高,氣候溼潤,是最為理想的休閒遊玩之地。域內可開發的旅遊景點有姜女淚泉、馬刨泉、一鍁土、皇姑洞及“渭北第一山”廟山等,其歷史悠久、開發潛力大。利用孟姜女傳統文化,打造全域旅遊,市場前景非常好。

地址:宜君縣城南12.5公里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