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民族聲樂作品《孟姜女》的演唱技巧(二)

演唱要“依字行腔”

“依字行腔”是中國千百年來傳統歌唱的經驗和總結,當代中國聲樂作品創作中依舊延續這種傳統。這是唱歌語言表現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

漢語講究字調和語調,聲調不同所表現的語義就不同,因此在演唱中對於歌詞的語調、語氣等方面的處理方法不同,音樂想要表現的東西就不同。

所以我們掌握了“依字行腔”的方法,才能熟練運用到演唱中去,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圓,做到聲音與語言的完美結合,才能使演唱更流暢更完善。

淺析民族聲樂作品《孟姜女》的演唱技巧(二)


演唱民族作品時,對於吐字咬字的要求非常嚴格,字頭要咬得清且準,字尾要短並且精準。通過唇、齒、牙、舌、喉找準字音的聲母發聲部位做到咬字的準確。

例如歌詞中“我與杞良哥何日能重逢”中的“逢”字,一字多音,我們在處理這個地方的時候要注意字頭是否咬準,是否飽滿鬆弛有度,保持彈性,有沒有將聲音與咬字統一起來,能否準確地表達人物情感等。

例如作品最後一段“哭倒長城八百里,滿青山”這一段表現了孟姜女的憤怒和悲傷,因此這裡應當進行飽滿有力的咬字。吐字要針對作品對字音發聲的要求,在保持好氣息的情況下,運用好共鳴腔體進行。

淺析民族聲樂作品《孟姜女》的演唱技巧(二)


民族聲樂是音樂和語言的結合,我們在演唱過程中對於吐字咬字是否準確清晰,有沒有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圓對於演唱效果和質量有非常大的影響。

咬字清楚觀眾才能聽懂,吐字的完整連貫才能保持它的韻味。因此民族聲樂作品的演唱應當注意這些重要的點,並針對作品創作的不同,不同語言、不同民族特色進行調整,繼而更好地表達民族聲樂作品的內容及感情,使得民族聲樂有更好的發展,讓人感受到其藝術美。

淺析民族聲樂作品《孟姜女》的演唱技巧(二)


每個人的聲音都不同,並且都有自己的特點或者優秀的地方,我們在演唱分析作品的過程中,個人的見解或感受不同,對於作品的演唱也不同。

在學習中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個性以及聲音的特點來選擇合適自己的演唱方式,人的聲音就像樹上的葉子,每一片葉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人的聲音也各不相同。

所以在演唱時應充分展現自己的長處,表達自己的個性,展現舞臺魅力,切勿一味地模仿別人的聲音。民族聲樂作品的創作幾乎都來源於生活,能夠反映人們真實的情感。


淺析民族聲樂作品《孟姜女》的演唱技巧(二)

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到“以情帶聲,聲情並茂”,著重體現“情”在民族唱法中的作用。

通過對《孟姜女》這首作品的分析,我們要注意把握好民族風格,戲曲韻味與西方科學的演唱方法的統一,瞭解整首作品的情感脈絡,演唱中發揮自己的感受,才能比較完整地演唱好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