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朝天”地名變遷考

巴蜀“朝天”地名變遷考

巴蜀“朝天”地名變遷考

內容提要:歷史上巴蜀地區曾出現過多個“朝天”的地名,其中最有影響的一個是位於今四川省廣元的朝天鎮,一個是今重慶渝中區的朝天門。追溯“朝天”地名之出處,並分別對廣元和重慶兩地“朝天”地名變遷進行考證,其地名變化趨勢顯示了近1000多年來隨著中國經濟文化中心的東移南遷,四川盆地區位地緣變化的大背景。即宋元以來,四川盆地從向政治核心區關中地區的向心力變成向東南地區的向心力。

關鍵詞:朝天;廣元;重慶;地名變遷

由於特殊的文化背景,中國歷史上在許多地方都有以“朝天”命名的地名。歷史上巴蜀地區也曾出現過多個“朝天”的地名,其中最有影響的一個是位於今四川省廣元的朝天鎮,一個是今重慶渝中區的朝天門。

“朝天”地名得名本取義於“朝覲天子”之意。徐夢莘《三朝北盟彙編》卷49:“向帝都者謂之朝天門也”,徐夢莘《三朝北盟彙編》卷45:“臣謹按,蔡京用事每有異心,蓋嘗與蔡崇陰謀,是時陳瓘之子來訴於朝,蔡京怒之編置海島。天下州郡城門之向

帝都者,素號朝天門,京乃令更名曰朝京,欲為天下朝己之讖。”陳東《少陽集》卷2也記載:“蔡京怒之編置海島。天下州郡城門之向帝都者,素號朝天門,京乃令更名朝京,欲為天下朝己之讖。”“朝天”地名在某種程度上透露出一個時期的政治交通格局。《御製宋詩》卷12蘇軾《神女廟》:“飄蕭駕風馭,弭節朝天關”;《嘉祐集補遺》水宮詩:“翼從三神人,萬里朝天關”,顯然朝天地名往往演義為下臣忠於國家皇室的代名詞。

01 廣元“朝天”地名演進

巴蜀地區的“朝天”作為地名可至少追溯到唐代末年,作為山的名稱“朝天嶺”,指的是今四川廣元的朝天鎮南嘉陵江東岸山地。

《太平廣記》卷86引《錄異記》:

黃齊者,蜀之偏裨也,常好道,行陰功,有歲年矣。於朝天嶺遇一老人,髭發皎白,顏色孾孺,肌膚如玉,與之語曰:子既好道,五年之後,當有大厄,吾必相救,勉思陰德,無退前志。其後齊下峽,舟船覆溺,至灘上如有人相拯,得及於岸視之,乃前所遇老人也。

《太平廣記》所引的《錄異記》是唐代末年五代初的杜光庭所著,所以可以肯定至少在唐代末年今廣元朝天鎮一帶都有“朝天”之名了。這個朝天嶺當金牛古道上,只是唐代的官道是走朝天嶺嘉陵江邊的棧道,南宋末棧道破壞後才取朝天嶺盤嶺越埡。

宋代以後,有關廣元朝天的地名屢屢見於文獻記載。如宋祁《景文集》卷9《朝天嶺》:“天嶺循歸道,徵旟面早暾。灘聲逢石怒,山氣附林昏。谷囀如禽口弄,塵交作馬痕。萋萋芳草意,無乃為王孫。”範鎮《東齋記事》卷5:“予嘗於朝天嶺,見猴數百千連手而下飲於嘉陵江。既飲復相接而上,周匝而後已,最大者二,其一居前,其一居後,若部將領然。甚小則母抱持而下。彼中言曰:每盜人麥禾,則以蔓纏其身,以揷其莖稈。人有得其藏者,謂之胡孫倉,可以致富,蓋麥禾果實無不有者。”文同《丹淵集》卷16《過朝天嶺》:“雙壁相參萬木深,馬前猿鳥亦難尋。雲容杳杳斷鴻意,風色蕭蕭行客心。山若畫屏隨峽勢,水如衣帶轉巖陰,生平來往成何事,且倚鉤欄擁鼻吟。”韋驤《錢塘集》卷6《過朝天嶺》:“崔嵬陟盡復凌兢,暫舍銀鞍杖策行。棧閣架空霄路近,欄干護險曉雲平。仰看翠壁層城峻,下瞰長江一帶縈。自惜仙才難蜀道,始知難此不虛名。”範祖禹《範太史集》卷1《過朝天嶺二首》:“夜上朝天曉不極,舉頭唯見蒼蒼色。回看初日半輪明,下視嘉陵千丈黑。地拆天開此險成,飄蕭毛壯心驚。人間行路難如此,嘆息何時險阻平。”吳泳《鶴林集》卷20中記載:“龍洞閣,謂之天險,朝天嶺謂之天寨,而棧道不燒,隘口不塞。”

南宋的地理總志對此有較詳細的記載,如《輿地紀勝》卷185《利州》:

朝天嶺,在州北五十里,路徑絶險,其後即朝天程。舊路在朝天峽棧道,遂開此道,人甚便之。

又《方輿勝覽》卷66《利州》:

朝天嶺,在州北五十里,路徑絶險,其後即朝天程。舊路在朝天峽棧閣,遂開此道,人甚便之。

宋代朝天已經設置為驛站,文同《丹淵集》卷22《利州綿谷縣羊摸谷仙洞記》:

熈寧庚戌春,餘還朝過利州,通判冠諲恭甫為餘言,近年按朝天驛人云,去此七八里巖谷中,有神仙常出見洞口,因往觀之,自龍洞閣具舟西下,過小峽有山蕘然,崛起萬仞,翠壁如削,中闢大門,可五六丈,時正晴日光。

後來《陸游詩全集》卷2錄陸游《夢行小益道中》:“分明身在朝天驛,惟欠嘉陵江水聲。”範純仁《範忠宣集》卷13中有“俘至朝天驛”之句。

元代以來,廣元朝天開始頻繁作為驛站名、關口名出現。元魏初《青崖集》卷1《登朝天嶺》:“餘來漢中凡三年,大山小山行欲遍。今年復有東川行,大抵勢隨崗阜轉。石頭犖确顛且危,不獨心驚夢亦戰。利州城北到朝天,又是川行山一變。懸崖皴澀留苔青,石罅陰森鬱松蒨。得詩數語疑有神,得酒百杯亦不倦。迴環應接無窮,乃見平時所未見。落落參軍正紫髯,行行御史真鐵面。相看大醉復長歌,滅沒春鴻天一線。”元張之翰《西巖集》卷3《登朝天嶺詩》:“昨從雞關來意謂,崇山峻嶺行已遍。不期才上此朝天,道在層層幾盤轉。石頭滑蹄馬欲倒,石鼻驚心人亦戰。北風忽然吹散嶺,雲有湖石狀千萬……”元王沂《伊賓集》卷2:“仙人山林陰護宿,雨棧道泥潦積凌。兢馬蹄滑使我心,寒慄東登朝天嶺……”

元代《析津志·天下站名》記載在朝天設置有朝天水站,又見於《永樂大典·站赤》條。《明一統志》卷68記載有朝天嶺,《明會典》卷120記載保寧府有朝天驛,正德《四川志》卷14(下)記載保寧府有朝天嶺,設有朝天水驛。明代在朝天設立驛站,明薛宣《敬軒文集》卷5《自朝天驛回京》稱:“去春舟發朝天驛,今夏朝天嶺上回。水陸朝天行已遍,朝天從此上金臺。”楊慎《升奄集》卷14《朝天嶺》:“落日半山坳,掩慄葉赤。行客早知休,前溪多虎跡。”明代張翰《松窗夢語》卷2錄《西遊記》:“沿江而至沙河,再逾朝天、二朗嶺,皆設關,官軍防守,路甚險峻。”《蜀中廣記》卷24:“又北五十里為朝天嶺,路徑險絶。《方輿》雲:舊路在朝天峽棧閣,後開此路,人甚便之。文與可《朝天嶺詩》:嶺若畫屏隨峽勢,水如衣帶轉陰。按,今設有沙河驛,亦沿江行。其曰朝天者水驛也。”清代王士正《精華錄》卷2《朝天峽》:“朝登嘉陵舟,日出羌水赤。履險倦鞍馬,即次亦稱適。黕黮雙峽來,突見巨靈蹠。嶄巖無寸膚,青冥厲雙翮。陰積龍蛻,跳波畏鯨擲。壓人頂,駭此欲崩石。洞穴峽半開,兵氣尚狼籍。蛇豕據成都,置戍當險阨。至今三十年,白骨滿梓益。流民近稍歸,天意厭兵革。會見賨盧人,燒畬開確磽。慷慨一扣舷,浩歌感今昔。風便黎州城,茫茫波濤白。”

02 重慶“朝天”地名的變遷

重慶的朝天之名以前有人認為得名於宋代,但並無直接的史料支持。宋元之際重慶可知的城門有洪崖、千斯、太平、薰風、鎮西五門,並無朝天門記載。現在看來,最早記載重慶朝天地名的應在元代。元代《永樂大典·經世大典·站赤》條首先記載巴縣朝天站,而《析津志·天下站名》記載為重慶站。

從明代開始,有關重慶朝天地名記載開始多了起來。《明會典》卷120記載巴縣朝天驛,正德《四川志》卷13記載洪武初年指揮戴鼎重修重慶城,設立十七門,其首就為朝天門,同時洪武初知府潘賢建朝天驛。嘉靖《四川通志》卷九:“朝天驛,府治東三里,洪武初知府潘賢建。”萬曆《四川總志》也有類似的記載。《讀史方輿紀要》卷69:“朝天驛,府治東三里。”雍正《四川通志》卷22記載重慶有朝天驛。《明史紀事本末》卷十一:“癸,湯和至重慶會永忠,以兵駐朝天門外”,這則記載又見《古今說海》卷4。

明清以來,重慶朝天門的記載日見增多,乾隆《巴縣誌》、道光《重慶府志》、《巴縣鄉土志》等方誌對於朝天門的記載較多,清代巴縣檔案中關於朝天門的記載也較為豐富。

從總的形勢來看,元代以前四川盆地北面的金牛道上廣元朝天嶺、朝天關、朝天驛的地名知名度大,金牛道為進出四川盆地的第一大道,而這時重慶巴縣並無朝天地名之稱。元代以後四川盆地東面的川江水路上的巴縣城門開始取名朝天,巴縣朝天門的地名屢見於歷史文獻中,巴縣朝天地名的知名度大增,而廣元朝天地名日益被冷落,知名度大減。

03 地名變遷的歷史背景溯源

巴蜀地區兩個朝天地名知名度和重要性的變化軌跡透露出了1000多年來中國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趨勢。唐宋時期金牛道等川北諸道是聯繫中國政治核心區關中平原上最重要的通道,唐代於邵認為劍閣“為全蜀之路必由”,也有人稱當時四川“束咽喉於劍閣”。唐代西川奏章一般都取金牛道傳遞到關中長安,只是到了特殊的兵革梗阻時才取長江峽路傳遞。宋代金牛道也是“歲貢綱運,使命商旅,晝夜相繼,廬舍駢接。犬豖縱橫,虎豹群盜,悉皆屏跡。但到了元明清時期,雖然金牛道仍是四川地區出入的最重要通道之一,有“北路”之稱,號“最為繁重”,但長江峽路的交通地位大大

上升,元明時期在長江川江沿線設立大量水陸驛,明清時期川江成為皇木、滇銅、黔鉛、川鹽轉運頻繁道,號東水路,地位遠遠超過金牛道。近100年來,在現代鐵路、高速公路出現前、長江上游川江交通更是四川出入的第一通道,地位遠比沿金牛道川陝公路。

這種變化趨勢顯示了近1000多年來隨著中國經濟文化中心的東移南遷,四川盆地區位地緣變化的大背景。即宋元以來,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重心東移南遷的背景下,四川盆地從向政治核心區關中地區的向心力變成向東南地區的向心力,以前是向北取金牛道朝覲天子改為向東取川江東水路朝覲天子;與此相應的是明清以來四川盆地東部政治經濟文化地位的上升,川江水路的地位超過金牛道,成為出入四川盆地的第一大道,重慶巴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也因此地位顯著,巴縣朝天地名也逐漸廣為人知。

巴蜀“朝天”地名变迁考

END

文章來源:《重慶曆史文化》2010年第7期

校對:郭娟

審訂:黃馨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