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和胡歌《南方车站》叫板,细数《误杀》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误杀》由柯汶利导演,陈思诚监制,肖央、谭卓、陈冲主演,故事背景发生在泰国,一个为女儿报仇的父亲为了保护家人而谋划了一场“完美犯罪”。



同期上映的三部国产犯罪片中,《吹哨人》5.8分,《误杀》目前和《南方车站的聚会》同为7.5分,如果《南方车站》没有胡歌的粉丝滤镜,没有刁亦男的声望,说不定《误杀》的优势更明显。

虽然《误杀》是翻拍印度原作 《误杀瞒天记》 ,但作为国产片来说,已经是难得一见的佳作了。

其实不少影迷能猜到一些剧情,少了点惊喜,但它的节奏还是很紧凑,有爽感。一些铺垫和对经典电影的致敬做得很不错,有深意,耐人寻味。

下面盘点一下本片的优劣,还没看过的观众可以收藏等待看完后阅读。

——剧透分割线——

一、关于铺垫

铺垫1:关于起义“误杀”亲生父亲的传说,对应整个故事的主题;

铺垫2:他编的越狱后死在棺材里的故事,对应后面素察真正毙命的场所是棺材。

铺垫3:头一次看的拳击赛中,介绍“吞舌”的现象,对应后面素察其实没有被一击致命,只是发生了吞舌;

铺垫4:其实这和2、3说的是同一件事,第一次挖出棺材的时候,观众可能没看懂地上那块破烂的板子是啥,后面闪回才交代了,那是素察苏醒后用尽全力磕棺材板的痕迹;

铺垫5:用“替罪羊”代替素察尸体(不过有点奇怪的是似乎不像被埋了好些日子?);

铺垫6:真正的藏尸点也有铺垫,应该就是他视察工地的大坑。


二、关于致敬

致敬1:李维杰头头是道地科普《蒙太奇》,对应后面的脱罪方案;

致敬2:里面提到了《七宗罪》,《七宗罪》追查到凶手的方法是查图书馆犯罪书籍的借阅记录,本片是督察长查男主所看过的犯罪电影记录);

能够和胡歌《南方车站》叫板,细数《误杀》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致敬3:结尾的特写镜头,和《杀人回忆》经典镜头异曲同工;

能够和胡歌《南方车站》叫板,细数《误杀》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致敬4:关在监狱里渴望自由,和里面提到的《肖申克的救赎》呼应,不过男主应该不会越狱,因为进去是他的选择。

能够和胡歌《南方车站》叫板,细数《误杀》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三、优秀镜头

镜头1:在警察局里,督察长恐吓小女儿,背光造成长长的阴影。

镜头2:尸体挖出来之后,李维杰抬头淋雨,那是遭到人性的​极大拷问。

镜头3:结尾拍他在监狱里头,凝望摄像头,很多人可能觉得是败笔,其实我认为要看个人解读,有的人提醒我是因为“蒙太奇”的作案手法是靠摄像头,​这就是整个案件不可或缺的东西。也可以给观众想象,第一幕不就是在监狱里刻下“回家”两个字吗?盯着摄像头会不会想越狱?不过个人来说依旧​不认为是这样。


四、关于缺点

遗憾的是,这部片没法迈入8分大关。

缺点1:编剧想营造督察长和男主推理能力“旗鼓相当”的印象,但除了说出过类似的话(大意:看过一千部以上的电影/案件,你就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离奇的),其实没有多少来往的博弈,连男主家庭一方的一个失误都不属于他俩直接的过招,而是阿玉说漏了嘴。而其实推理片一个重要的爽感来源就是看不同立场的两个高手过招;

缺点2:最后的自首情节不可避免,因为是政治正确,能帮助它在国内公映,但作为一个复仇故事来说,降低了爽感;

缺点3:女儿聚会期间被强奸,父母强悍复仇,最后完美犯罪却甘心自首,和印度片《一个母亲的复仇》很像(印度复仇片是真多),落入一些复仇故事的俗套。

缺点4:与这部《母亲》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少了很多受害人和家属在受害之后的心理情感变化,着重于怎么实现完美犯罪,有点不接地气。

能够和胡歌《南方车站》叫板,细数《误杀》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缺点5:除了肖央和陈冲,其他人的表现总有一些违和感,尤其是那个招摇过市的警察,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比较浮夸做作。


总得来说,对比国外的或是国产里面的神作,稍显逊色,但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国产犯罪推理片。


以上为不完全盘点,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补充和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