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处雅砻江峡谷, 深山有了柏油路

洼里是我十分向往的地方,它曾经出产过15.5公斤巨金。它在我们凉山州盐源县境内,但过去因为太偏僻,能进去的人太少。今年11月借放彝族年假,我无意间走进了洼里,让我一睹神秘之貌。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通往洼里的路非常好。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风光无限

21日,我原本想看看雅砻江风光,去看那大坡蒙古族乡。离开县城几十分里后,进入雅砻江峡谷,平缓如镜的雅砻江便映入眼帘,湖面上不时有快艇驶过。几十公里的峡谷之路在导航软件上显示然像羊肠般蜿蜒曲折。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以前从沃 底乡到洼里乡之间不通公路,因此导航软件上还没有这条线,应该近几年修的路。柏油路沿江而行,车辆极少。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洼里风光。周旭摄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洼里风光。周旭摄

“开车走山路需要三个小时,如果坐快艇只要半个小时。”一位当地人说。人们出行,以前只能翻山越岭走小路,现在有公路,还可选择走水路。

路上遇到一盐源人,热情邀请我到洼里亲戚家,说那边风景好。我本来计划半途返回县城的,听他这一说,就决定到洼里。但我未与他们同行,我边走边拍照片,独自前往,路上果然风光无限。

走到洼里乡老衙门村一组,看到了小金河与雅砻江的交汇处,视野开阔,风光无限。站在公路上看去,小金河对面是大坡蒙古族乡,遥想当年忽必烈南征时,大量蒙古兵留了下来繁衍生息。这里是两县交界处,对面雅砻江上游深处,是木里藏族自治县苗族同胞的聚居地白雕乡,右岸是木里县三桷垭乡。江的两岸多民族聚居,有着彝、蒙古、苗、藏、汉等民族。江边还有许多汉族村庄,洼里乡政府所在地新街子村汉族更为聚居。我的目光凝聚在云雾中的出产巨金的山上,思绪无限。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洼里的夜空。

当地群众说他们的前辈在解放前许多去挖过金,但没有富裕起来。现在种庄稼也难,种出的包谷和土豆等,常被老熊、猴子等偷吃。当地人没有多少文化和技术,因此外出打工的也不多。洼里的群众守着金山,却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他们感触最深的是今天的脱贫攻坚工作,让日子有了根本性好转。

洼里”来自于蒙古语变音

“洼里”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问当地人都不知道。后来查地名录,才知道因村庄地处高山峡谷之中的低洼之处,蒙古语称为“瓦鲁”,意为村庄,后谐音为洼里。

虽然已经是冬天,但在峡谷里气候还是不算寒冷,这与雅砻江峡谷气候有关。洼里海拔低,洼里乡政府所在的新街子海拔1900米。境内因锦屏山影响,亚热带气候显著,属雅砻江河谷亚热带半湿润区。过去未蓄水前年平均温度16.4摄氏度,全年无霜期260天,年降水量1000毫米,水电站库区蓄水后,气候有所变化。解放前,农业生产水平低。解放后洼里得到了快速发展。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远眺洼里乡新街子。

来看看乡情简介:洼里乡位于雅砻江流域,锦屏电站库区,盐源县北部,距县城153公里,幅员面积212平方公里。东与梅子坪接壤,南与沃底乡相邻、西与大坡乡相隔江相望,北与木里县三角桠乡交界。解放前属瓜别土司管辖。洼里乡1951年设立,1972年改公社,属金矿县管辖,1984年复置乡至今。全乡辖5个行政村,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37人,有中心小学一所,学生74人,教职工14名,村幼教点5个,幼儿85名,辅导员10名,有中心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名。农业生产以马铃薯、玉米、杂粮为主,特色产业有核桃、青椒、花椒。畜牧业以养牛、马、羊、猪禽为主。全乡2018年农业产业总收入2555万元,其中经果业735万元,畜牧业210万元,农副产品290万元,劳务收入820万元。

两个世界之“最”

乡党委书记杨正华说:“我乡有两个世界之最:一是我们这里是出产世界最大自然金15.5公斤;二是锦屏一级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305米,为世界同类坝型中第一高坝。”

盐源县砂金开采历史悠久,至少可追溯至元代,清朝政府曾在洼里设金矿局,仅1906年产金量即达183公斤,且以大块金居多。金矿工人叶焕文采获巨大自然金块,重15.5公斤,为世界第一天然巨金,轰动一时,被破碎后,幸存小半重6.25公斤,于民国二年(1913年)送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陈列。解放后黄金生产又一度开始恢复和发展,1981年交售国家黄金948两。1978年又采得巨金一块,重813克。当地的金矿今天是否还在生产,我不得而知,我只能远处眺望生产黄金的那座山。

“它的产地就是西昌的洼里(即后来的西康宁属),而它只是一块大金块的残余部分,原金块重达500盎司以上。较此为小但也在几盎司以上的天然金块,在洼里属于常见之物。”据哈佛大学图书馆公布的档案资料记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全称是“1915年巴拿马 — —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当时主要是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被开凿通航而举办的一次盛大的庆典活动。

1940年9月,在西康正式建省一年后,上海《良友》画报刊登了一期新西康的专号,一张张黑白影像记录下西康金矿区仿佛当年美国旧金山的“西部开发”景象。

“宁属金矿分山金、砂金两类。山金以冕宁麻哈为最著名,次为紫古。砂金以盐源洼里、龙达、麦地龙、郎兵等最著名。”

著名摄影师庄学本在他的日记中说,土人发现金矿后私相采掘,仍沿用土法,凿穴挖砂、冲淘纯以人工出之,砂金多大如谷粒,最大者如砖石,重数十两,冲淘后无需提炼已为纯金,成色为国内之冠。金矿遍地,如改以科学方法,产量当更丰富。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西康省采金情形。可能是洼里当年的采金现场。资料图片

1939 年官方在川康区收购到手的黄金有95101两,几乎占到了当年全国收购量的近三分之一(全国为 314917.37 两)。而川康区主产区是西康,西康又主要是宁属和康属。

抗日战争初期,经济部与西康建省委员会合办西康金矿局,双方各出资25万元,以林济青为局长,将西康省金矿分为四区管理。其中宁属的盐源、冕宁就是四区之一,当地土人旧有“以斗量金”之说。

再来说说电站。位于洼里乡境内的锦屏一级电站坝高305米,成为了世界水电站中混凝土双曲拱坝最高坝,比三峡大坝高120米,其施工难度为世界施工界罕见。因为从盐源县城出发经洼里这边不通水电站大坝处,只能乘船去看,因此我没有去一睹雄伟大坝。这里发一张摄影朋友拍摄的照片,分享一下世界最高水电大坝。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锦屏电站大坝。太国晏摄

脱贫攻坚,让农户认定“跟到共产党走!”

今天走洼里,有一种走在脱贫攻坚的画卷中。通乡公路已经是柏油路,虽然路面窄,但规范,危险处几乎都安装了护栏。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洼里乡老衙门村一组的彭尔嘎在他的新房前。“国家给我修的房子。”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联系卡。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群众住上了好房子。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2019年7月6日庄房村胡家梁子生产用水通水,干部们十分高兴,支部书记直接饮用。毛华清摄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雨季常致公路中段,干部们经常抢修公路。毛华清供图

一路上能看见路边,或山脊上有许多在建和建好的彝家新寨,还有锦屏电站库区的移民新村,由公路通到村庄的水泥路蜿蜒醒目,也不时有文化院坝呈现。能感受到大凉山深处最美的建筑是学校、幼教点,乡村卫生院、卫生室也漂亮整洁。路两边不时能看见县乡村干部的身影。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庄房村外景。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下乡之路。周旭摄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干部扶贫休息时抱起小羊羔。胡发友摄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入户调查。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检查通水没有。

刚刚进到洼里境内,便遇一彝族青年在装修房子,他是洼里乡老衙门村一组的彝族小伙子彭尔嘎,他是贫困户,背后的房子是国家修给他们住的。我心想,在这么远的地方,国家的扶贫政策能惠及这些群众,确实太好了,为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太多好处和方便。

走到一个村庄,遇到扶贫干部们正在进行入户调查。盐源县委督导组第四组组长廖俊、洼里乡党委书记杨正华正带着乡干部们到庄房村走村入户挨家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脱贫攻坚之时,干部们晚上经常加班。胡发友摄

这里的干群关系非常好,群众把干部当成亲人,看到干部们走来老远就打招呼。入户会拿上最好的水果、茶水款待。干部离开时,群众还要端着水果追上来要干部带一点水果走,以备不时之需。庄房村一户女主人说:“干部们为了我们老百姓,很辛苦,他们是在真心实意帮助我们。”

中午在庄房村委会吃饭,我看见村里的幼教点正在上课。辅导员沈长凤说:“这里有12个孩子上课。”这些山区人员居住分散,可是人再少也要标配两名辅导员。旁边便是村卫生站,医生伍小英在这儿值班。外地帮扶凉山的干部长期驻扎在村上,在村庄内可以随时随地看见他们穿梭的身影。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庄房村幼教点的孩 子们很开心。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村里有了卫生室。

关于脱贫攻坚,还是用一组数据来表述:洼里乡有耕地面积5000亩,人均耕地面积1.41亩,林地面积27.25万亩,草地面积5.59万亩,水域面积7500亩。下辖5个行政村,全是贫困村,其中2个是极度贫困村,全乡有830户3537人,其中农业人口2288人;劳动适龄人口1600人,常年在外劳动力798人;处于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儿童少年671人,其中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子女420人,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失辍学0人。2019年人均纯收入为9925元每人,主要收入来源有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2014年建档立卡372户1712人,贫困发生率为44.82%。目前有贫困户401户1933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48户、彝家新寨153户,累计实现5个贫困村退出、401户1915人脱贫(2014年减贫27户102人,2015年减贫27户126人,2018年减贫259户1261人,2019年减贫88户426人),剩余贫困人口0户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决战贫困、改善民生取得重大进展。

杨正华说:“我乡贫困人口多,工作难度大,但我们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低七有’、‘一超六有’等指标开展工作,目前已全部达标准,现在在为迎接脱贫考核验收做准备。“

守着金山的凉山洼里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

入户调查结束干部准备离开,群众端着水果追出来非要干部吃了水果才走,可见当地干群关系深厚。

中午吃完饭,乡干部又奔赴各村入户调查,他们的身影又消失在大山深处。凉山作为国家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干部工作压力很大。在这法定休息的日子里他们没有休息,还在工作。没有他们的付出,哪有洼里的巨变?

千百年来守着金山的洼里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还是脱贫攻坚让洼里真正发生了改变,群众生活明显好转,收入提高,居住改变,孩子能入学,生病能就医,为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大山里一位老人发自内心地说:“鸡儿跟到鸡母走,猪儿跟到老母猪走,农户跟到共产党走!”

(宋明/文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宋明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