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強:喝上長江水,一家老小都放心

長城網訊(記者 信賀寧 王林紅)“我家院兒裡的水龍頭居然能流出長江水?”71歲的高英春想不通長江水是怎麼來到她家的,但她心裡明白兩件事:這水不會讓小孫子的牙齒長斑變黃,她身上由於骨關節變形產生的疼痛感也將逐漸減輕。

高英春是衡水市棗強縣大營鎮普路屯村村民,實際上,不止高英春一家,如今,棗強全縣35.9萬農村居民都已告別高氟地下水,喝上了清澈甘甜的長江水。

2014年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成通水。5年來,一泓清水汩汩北上,滋潤著燕趙大地。作為地下水氟超標縣,棗強縣乘借南水北上的契機,對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給出了水源置換的解決方案。

枣强:喝上长江水,一家老小都放心

高英春家裡的水龍頭流出了長江水。 記者 王林紅 攝

江水進村 一家老小都放心

記者在普路屯村走訪時發現,由於長期飲用高氟地下水,村裡大部分老人和高英春一樣患有氟骨症,小孩兒患有氟斑牙。“每一處指關節都變形錯位了,平常只能做點輕鬆的家務活兒。”說著,高英春伸出雙手給記者看。

棗強縣地處深層地下水高氟的黑龍港流域,氟超標人口一度佔全縣總人口的83.5%以上。該縣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勇介紹,為保障農村居民飲水安全,該縣從2007年開始先後建設了鹿屯、韓莊等14座農村集中供水廠,並在水廠內安裝了降氟設備,將水質達標的地下水分時段輸送到家家戶戶。到2015年底,全縣553個行政村全部接通了水廠水。

“雖然飲用高氟水的情況有所好轉,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供水成本。”趙勇說,降氟設備存在廢水量大,需要頻繁更換濾芯等弊端,從經濟方面考慮不是長遠之計。因此,尋找合適的水源成為了該縣的必然選擇,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帶來的長江水正是最佳替代水源。

2016年開始,該縣開展了南、東、北線路的農村生活用水置換項目,鋪設管網長度近114千米,建設完成2座清水池、1座加壓泵房,利用3年時間將14座水廠的深層地下水置換成長江水,並於今年5月底實現全部試壓供水。

“現在一打開水龍頭就能喝上長江水,一家老小都放心!”高英春說。

關關嚴把 水質安全有保障

棗強縣南水北調地表水廠(以下簡稱“地表水廠”)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進入該縣的源頭。

12月11日,記者在地表水廠看到,4個原水池中央的透明水缸裡,幾條金魚在水中搖曳。“金魚的鮮活度能夠檢測長江水的水質。”地表水廠負責人屈紅衛介紹,原水池和水缸裡的水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送來的長江水。長江水來到這裡,要經過攪拌沉澱、過濾、紫外線消毒等工藝流程,實現淨水處理。“經過紫外線消毒工藝後的長江水只需要再加少量的二氧化氯就能起到消毒殺菌作用,相比普通消毒,水的口感更好。”

枣强:喝上长江水,一家老小都放心

地表水廠的紫外線消毒設備。 記者 信賀寧 攝

趙勇表示,長江水進入棗強縣後的每個環節都是為了保證居民的飲水安全。他介紹,為保證水源置換工程順利實施,把優質的長江水送到千家萬戶,棗強縣相關部門及供水單位各負其責,分別落實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管理責任。其中,地表水廠配備汙泥脫水間、泵房、水質檢測室等10餘個配套設施,主要供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公共生活用水、企業用水;棗強縣惠澤水務有限公司對城鎮和農村用水實行分開管理,並定期對管網線路進行巡查維修。

發揮長效 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棗強縣實施水源置換項目以來,有一個數據令人驚喜:年控制壓採量1312萬立方米,相當於1個西湖的水量。

如今看來,從只有高氟水到引來長江水,從輸水管網建設到江水進村入戶,棗強縣既解決了江水北上的消納任務、保證了農村居民飲水安全,還減少了地下水的開採量,一舉三得。

“截至目前,全縣已關停農村地下水源井55眼,供應長江水1132萬立方米,實現了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棗強縣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朱洪武表示,當下,該縣正在規劃地表水廠二期工程建設:增上制水設備,每天供水可達7萬噸;安裝深度處理活性炭過濾裝置、離子交換裝置、紫外線消毒設備,增強飲用水口感;普及安裝入戶智能表,實現對水錶的數字化、智慧化管理。此外,進一步改造提升農村自然水管網,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護機制,確保飲水工程發揮長效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