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的一座寺廟,女尼近200人,堪稱沙縣“女兒國”


沙縣的一座寺廟,女尼近200人,堪稱沙縣“女兒國”


天湖淨寺原名天湖寶剎,俗稱曹坑庵,位於閩省沙縣夏茂鎮南十里許之鳳凰山東,接砂坑村南,峙大髻山西,連大水坑北,倚貓兒窠。群山環抱蒼松翠柏茂林修竹巖壑流泉風光旖旎,朝則初陽噴薄暮則霞光萬道,俯視雲海猶如煙霧迷濛之湖泊故名天湖。

寺肇建於明英宗天順八年(公元一四五七年),開山祖曹仕柏結廬於此潛心參禪,後人稱為明師並贊曰:“曹坑溪唱靈山偈,仕柏祖談般若音”,自此闢為佛教聖地。六百餘年來幾經興廢及文革中慘遭劫難不忍卒睹,戊午歲陰霾散盡佛日重光,始由夏茂心禪老居士偕信眾上山修茸簡陋院舍及大殿意在恢復佛教聖蹟。

歲次壬申(一九九二年),夏茂諸居士專赴將樂敦請心亮法師上山住持寺務冀以重興天湖。其時入山者僅兩人,百廢待興。心亮法師童貞入道嚴淨毘尼善擅戒場儀規梵唄,原擬遯跡山林潛修淨業,詎意十方佛子仰慕盛德來歸者日眾,遂以叢林制度訂立嚴格規矩冬參夏學道風日盛,現住山已逾百餘眾為吾閩修苦行女眾叢林之典範至可嘉尚。


沙縣的一座寺廟,女尼近200人,堪稱沙縣“女兒國”


邇者得聖一老和尚與其徒屬護持有加鼎力資助,十方檀越樂施政府大力支持,自癸酉歲先建關房一座丙子歲建淨念堂藏經樓一座,丁丑歲建東廂樓內設五觀堂客堂般若堂等,己卯歲建西廂樓內設丈室教室僧寮,庚辰歲建鐘鼓樓天王殿申己歲建淨養院,同年建大雄寶殿至壬午歲峻工並塑造全寺聖像,是歲又建壽林居一座癸未歲建三門護坡圍牆。十載艱辛整體建築群工程告竣,自是招提璀璨梵宇樸雅佛像莊嚴殿堂錯落,掩映於青山綠水間,暮鼓晨鐘震聾發聵正法久住圓音遠播,同皈三寶趨向菩提。

天湖淨寺是一個正宗的佛教寺院,是全國佛教10個培訓點之一,享譽海內外。寺廟藏經閣中珍藏的各種佛教經典達萬餘冊。住持釋心亮法師俗名洪榮娣,夏茂人,畢業於福建佛學院,是中國佛教協會戒師、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三明市政協常委、佛教協會會長,德高望重。寺廟裡幾乎是女尼,來自全國各地,多時近200人,堪稱沙縣“女兒國”。


沙縣的一座寺廟,女尼近200人,堪稱沙縣“女兒國”


寺廟裡常年有講學弘法,眾尼根據修行的程度分高級班、中級班和初級班,分別稱比丘尼、式叉尼和沙彌尼。寺廟裡有嚴格的作息時間(凌晨3點起床,晚上8點就寢),眾尼生活起居地清潔衛生,排列整齊,僧舍為木板統鋪,統一的僧被疊得有稜有角,整整齊齊地一字擺開,洗漱用具統一放置,地下桌上一塵不染。一日兩餐(早晨6點和中午11點),用餐井然有序,鴉雀無聲。齋堂開飯了,眾尼列隊進入齋堂,坐入狹長像教室課桌一樣擺放的餐桌,統一的缽碗,專人來回添菜加飯。除了用齋前唸佛聲外,從開始到結束一絲聲音也沒有。要添飯菜者雙手舉缽,行堂專侍添飯菜的比丘尼即來添加。一些管理層的比丘尼大師還擁有現代化通訊工具——手機,鈴聲一響,一聲“阿彌陀佛”的問候語,就與外界聯繫上了。寺院內瀰漫著悅耳的佛門清淨音樂梵唱,陶冶人的性情,淨化人的心靈。濃厚的宗教文化氛圍和充滿神秘色彩的女尼生活習俗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到此觀光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