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先烈!商城縣餘信炎老人為烈士立碑

一大早,餘信炎老人就給我打來電話。“理炎,今天給馬積明烈士樹碑啊,你抽時間來呀”。

其實這個電話在十一前我已經接到了很多次,老人總是怕我忘記,隔一段時間就要給我打個電話提醒我。雖然工作繁忙,但我依然很清楚地記得老人家的囑咐。說起來,老人家想給烈士立碑的想法已經很久了。“我想用自己的養老金給烈士立個碑,將後來不管能不能找到烈士的後人,最起碼有碑文在那,有人記得他是為了解放我們窮苦百姓犧牲的。我是守不了了,以後讓建軍他們繼續守下去。總要留個念想,讓人們能夠不忘記他們,也算是安慰他們的在天之靈了吧!”建軍是老人的孫子,目前在南京上大學,老人現在同建軍家生活在一起,兒孫滿堂。


緬懷先烈!商城縣餘信炎老人為烈士立碑


建軍父親早幾天便從武漢趕回了深山裡的老家。為烈士立碑的事忙前忙後,刻碑、運石料、找工人……“你覺得大伯這麼大年齡還在堅持做這事有意義嗎?”我試探性的問他。“我是支持他的,老年人,守了一輩子,臨了總要守個希望”。老人的兒子當過兵,退伍後在家勤懇務農,後來學了一門木匠手藝,如今老家蓋房子全都是鋼筋混凝土,傢俱都是現成的。他的手藝便也荒廢了,於是只得外出謀生,供養還未大學畢業的兒子,以及常年患病的老人。初冬的天霜重風寒,透過他堅毅的面龐有汗珠在晨光中熠熠生輝。


緬懷先烈!商城縣餘信炎老人為烈士立碑


老人忙前忙後地招呼著幹活的工人,遞煙送水,時不時地聊著一些關於烈士的信息。“這烈士可憐啊,21歲,估計還沒討老婆,還是個司務長,估計身高得有一米七八的樣子。當年收骸骨的時候有人拿著他的腿骨比對過,比連長的腿還長”。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在片段裡拼湊著烈士在人間僅存的信息。


緬懷先烈!商城縣餘信炎老人為烈士立碑


聽到消息的人們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這在只有老人和兒童留守的小山村算得一件功德圓滿的盛事。人們各自拿著花圈而來,用他們覺得最高的儀式祭奠這長埋墳冢裡的兩位烈士。


看著新刻的墓碑一點點立好,老人的眼角有抑制不住的淚流出。他一邊撫摸著一邊說“這下好了,這下好了,再也不擔心了,終是傳承下去的,總有人還會記得你們。”顫抖的話語中,落寞之情滿溢。我知道,老人終是放不下的,他還是期待著,能找到烈士的後人,儘管頻頻傳來失敗的消息,他最大的遺憾便是有生之年沒能親自去烈士的家鄉尋找一次。“哎呀、人老了就沒得用了,不能坐車,不然我真想去四川找找看看,總是不死心。”彼時,我的心裡又迴盪起老人常說的這句話,鼻頭泛酸。


老人跪著久久不願起身,一直到所有祭拜的人都已離去。老人終是實現了他的承諾,雖然烈士親人信息尚未尋到,新碑已然立好。“現今我們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血汗和犧牲換來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為緬懷先烈以傳後教,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