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石明玉

我的教育初心 || 東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石明玉

【編者按】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教體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勇做新時代的泰山“挑山工”,堅持立德樹人,聚力改革創新,自我加壓,負重奮進,全縣教育事業實現了健康快速發展,教育教學質量實現了跨越式的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為全面踐行好縣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要求,根據局黨組主題教育活動的安排,為進一步激勵教體系統廣大黨員幹部教師不忘育人初心、牢記育人使命,厚植教育情懷、善成德政之功,《東平讀本·教體週刊》推出“我的教育初心”專欄,傾聽老師講述自己默默奉獻、勇於拼搏的故事,分享和學習他們堅守崗位,擔負育人使命的初心和力量。

用愛為特殊兒童護航

東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石明玉

我的教育初心 || 東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石明玉

石明玉,1972年生人,中共黨員,高級教師。1993年昌樂特師特殊教育專業畢業,成為我縣首批特校教師。我抱著對特教事業的熱愛,憑著紮實的專業基本功,一心撲在特殊教育這片貧瘠的土地上,一干就是二十六年。

為夢想,在努力中推進。從踏入特教學校的第一天,我就為自己樹立了一個目標:做一名學生喜愛的優秀教師。

我的教育初心 || 東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石明玉

學校招生第一年,作為班主任,面對15名程度不一的中重度聽障學生,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堅持以口語為主,手語為輔的教學原則,並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於課堂教學中。為幫助學生學會發音,發準音,常常把孩子髒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腮上、鼻旁、喉部,讓他們感受聲音的振動,找準發音部位;在高年級教學中,我充分結合聾生自身特點採用了“同伴幫扶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去發現生活中的科學常識,在愉悅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所帶首批大齡畢業生提前一年半完成教學任務,全部考入山東省特殊教育中等專業學校,填補了我縣聾人升學的空白。在優質課、班班通、信息技術課例、微課等評比中多次獲得市、縣一等獎,先後被評為泰山名師、東平名師和市、縣教學能手。

為成長,在汗水中前進。“起於辛勞,收於平淡”。作為一名從事特殊教育的黨員教師,我的初心就是時時處處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盡全力為特教事業貢獻力量,用愛為特殊兒童護航。

多年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學生食宿在校,我就做孩子們的朋友、兄長,及時為包保的孩子買來鞋襪、洗漱用具或棉衣;讓不能及時離校的學生吃住自己家中;2007年,我闌尾炎手術出院第二天便捂著刀口走上講臺,後刀口感染黏連,持續流血水一年多,先後5次去醫院清創治療,從未請一天假誤一節課。每年寒、暑假都堅持家訪,我探索制訂了各種反映學生學習活動情況的發展手冊、方案,與家長建立了有效的聯繫制度。

我的教育初心 || 東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石明玉

學校招生第一年,作為班主任,面對15名程度不一的中重度聽障學生,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堅持以口語為主,手語為輔的教學原則,並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於課堂教學中。為幫助學生學會發音,發準音,常常把孩子髒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腮上、鼻旁、喉部,讓他們感受聲音的振動,找準發音部位;在高年級教學中,我充分結合聾生自身特點採用了“同伴幫扶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去發現生活中的科學常識,在愉悅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所帶首批大齡畢業生提前一年半完成教學任務,全部考入山東省特殊教育中等專業學校,填補了我縣聾人升學的空白。在優質課、班班通、信息技術課例、微課等評比中多次獲得市、縣一等獎,先後被評為泰山名師、東平名師和市、縣教學能手。

為成長,在汗水中前進。“起於辛勞,收於平淡”。作為一名從事特殊教育的黨員教師,我的初心就是時時處處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盡全力為特教事業貢獻力量,用愛為特殊兒童護航。

多年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學生食宿在校,我就做孩子們的朋友、兄長,及時為包保的孩子買來鞋襪、洗漱用具或棉衣;讓不能及時離校的學生吃住自己家中;2007年,我闌尾炎手術出院第二天便捂著刀口走上講臺,後刀口感染黏連,持續流血水一年多,先後5次去醫院清創治療,從未請一天假誤一節課。每年寒、暑假都堅持家訪,我探索制訂了各種反映學生學習活動情況的發展手冊、方案,與家長建立了有效的聯繫制度。

我的教育初心 || 東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石明玉

為成才,在收穫中邁進。國以人立,教以人興。在單位與同事相處中,我以大局為重,以學校利益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努力做一名傳遞知識和快樂的好老師。

我經常和年輕老師一起聽課、評課,對課堂教學提出一些有效的意見和建議,從教學目標的設定,到教學方法的運用,從激趣導入到課堂小結。我儘自己最大努力帶領年輕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積極幫助和帶動中青年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充分發揮了示範帶頭作用。經我培養指導的多名教師在省、市優質課評比中獲一等獎,數名教師獲得了市、縣教學能手、教學新星等榮譽稱號。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正是基於紮實、求精的教學風格,我先後被評為東平縣最受尊敬的人民教師、縣十佳師德標兵、2次市優秀教師、4次縣優秀教師、縣級學科優秀教師、縣優秀班主任、縣青年崗位能手等多項榮譽稱號。2018年教師節被教育部辦公廳、中殘聯辦公廳授予全國“交通銀行特教園丁獎”。

不忘初心,傾心所愛。作為一名從事特殊教育的老兵,看到自己一批批的學生開口說話、升學、就業、結婚、生子……得知學生鄧曉輝工作後成為單位領班,學生陳松、李學迎、杜延國等成為單位骨幹,自己總感到一種由衷的欣慰。

26年的工作歷程讓我深感特教事業的崇高與偉大。特殊教育事業是愛的事業,靠的就是“良心,愛心,耐心和責任心”。有良心才有育花的種子;有愛心,種子才會發芽;有耐心,才能開出七彩的花朵,有責任心,才能為殘障孩子的遠行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