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山東人與袁隆平並稱南袁北李,還創辦了企業,躋身中國富豪榜

袁隆平被稱為最美90後,成為網紅。

對於追星——影視明星——已經到了令人擔憂程度的中國人說,這是一個好事。


這個山東人與袁隆平並稱南袁北李,還創辦了企業,躋身中國富豪榜


有一個山東人,與袁隆平齊名,並稱“南袁北李”。他的名氣要比袁隆平小,還稱不上網紅。不過,他得到了另一種肯定,由於創辦了企業,且公司成功上市,他以43億財富躋身最新的胡潤百富榜,被戲稱為“中國最有錢的農民”。

他叫李登海。

袁隆平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李登海則有“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之稱。兩人並稱”南袁北李“。

中國人在形容一個人出生的時候,經常說,往前追三代也是農民。李登海這一代就是農民,現在依然是農民。

李登海出生在山東省位於股東的萊州市一個叫後鄧村的小村莊,正好與共和國同齡。

他只讀到了初中就回家當起了農民。不過,他不甘於埋頭種地,而是想怎麼用知識來改變當時農作物產量低的現狀,所以一直在研究怎麼提高糧食產量。23歲時,他就當上了村裡農科隊的隊長。

一次,他聽說美國有一家名叫先鋒的公司新研發的種子,讓一畝地能種出2500公斤玉米,感到不可思議。因為,當時中國的玉米畝產量只有幾百斤,李登海認為能到1000斤就頂天了。

這個山東人與袁隆平並稱南袁北李,還創辦了企業,躋身中國富豪榜

這觸發了李登海研發高產玉米種子的決心。

幾十年後,他與這家公司的那位當初研發出2500斤產量的專家、也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華萊士,一起成為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檔案記載的”唯二“兩人。前者創下了春玉米產量世界紀錄保持者,後者則是夏玉米的紀錄保持者。後來,李登海創立的公司還與先鋒公司合作成立公司。

農業特別是農作物種子的研發,需要育種、試種等過程,不僅辛苦,還需要極大的耐心,需要長時間堅持 ,為此他曾從山東跑到海南去育種、試驗種植,其中李登海經歷的曲折不說大家也能想到。

李登海在研發上取得了成功,1979年,他培育的玉米種子創下了畝產776.9公斤的我國夏玉米產量紀錄。

同時,他還從在自己家裡辦農業實驗站開始,逐漸向創辦企業一步步邁進。到了1997年,他買下鎮上一家種子公司——這家公司在全國已經有一定知名度,成立了萊州市登海種業有限公司。

李登海一直沒有放棄研發,但從此他由原來的單打,變成了公司化運作。

2005年,以這家公司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登海種業上市。

正是因此,他才成為”中國最有錢的農民“。

根據最新的2019胡潤百富榜,李登海的財富為43億元,排中國富豪榜的第968位。

對一個人貢獻的肯定與獎勵,有很多種方式,除了榮譽外,財富顯然也是一種方式,可以理解為知識變現。以農民的身份,躋身中國富豪榜顯然是褒獎李登海的一種形式。目前,李登海為這家公司的名譽董事長。

很多人可能注意到,中國還有一家名為隆平高科的上市公司。袁隆平是這家公司的名譽董事長。袁隆平持這家公司1300多萬股的股份——由其兒子代持,其兒子還是副董事長。


這個山東人與袁隆平並稱南袁北李,還創辦了企業,躋身中國富豪榜

這個山東人與袁隆平並稱南袁北李,還創辦了企業,躋身中國富豪榜

是的,“南袁北李”在很多方面,都是齊頭並進的。

值得肯定的是,即使榮譽、財富都已經傍身,但已經高齡的兩人,始終沒有停下研發的腳步。袁隆平還在研究海水水稻。

不管是袁隆平式的90,還是李登海式的70後,中國需要這樣的網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