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農家女帶200多農民發魚財,街邊小吃銷往全國饞遍千萬人


30多年前,20歲的覃立新下崗了,她回到家鄉在街頭賣起了滷菜和魚糕。幾年後,她把當地人冬天吃的魚糕,做到了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還把街邊小吃銷到了全國各地,每個月有上千萬人次,在吃她做的魚糕。覃立新和200多戶養殖戶合作,把他們養的魚進行對接收購,漁農們養魚不愁銷路。在覃立新的公司,有200多名員工,都是當地周邊村的農民,每個月最高工資能拿到8000多塊錢,不僅保障了農民的收入,還帶動了貧困戶脫貧。

覃立新的家在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百里洲鎮,這裡生態環境宜人,水產資源豐富,當地很多村民家裡都有魚塘,養著草魚、青魚等品種的淡水魚。“我之前在外面上班,1985年下崗時,我才20歲,回到了家裡後,開始在街頭賣滷菜和魚糕。”早些年,當地人多數都是在天氣變冷後,才開始撈魚做魚糕吃。春節一過,天氣逐漸變暖後,很少有人再做魚糕吃。作為當地的傳統美食,雖然每個人都會做魚糕,但魚糕並沒有包裝,更沒有品牌。

做魚糕最大的講究就是食材,而作為魚糕裡最重要的原材料魚,必須是新鮮的,做出來的魚糕才好吃。剛開始的時候,雖然只是一個路邊的小攤,但覃立新對品質就有了很高的要求。為了買到活蹦亂跳的新鮮魚,覃立新每天凌晨2點就起床,去村裡漁農那把剛剛打撈上來的新鮮活魚買回來,在6點之前把魚糕做好,在拿到菜市場去賣。圖為1985年剛開始做魚糕的覃立新。


用心做魚糕的覃立新,為了讓大家記住自己,她嘗試著在菜市場的攤位上,放置了一塊紙板,上面寫著自己的名字。沒想到,一塊不太起眼的牌子,很快就讓覃立新收穫了眾多忠實的回頭客,她意識到了,牌子的重要性,開始慢慢的把規模擴大,並註冊了自己的商標。

在覃立新把魚糕生意做大的同時,她發現,很多漁農養的魚,因為找不到銷路而發愁,甚至養一年魚,還賠錢。“我就想著怎麼樣能夠幫助漁農,讓他們養的魚不但能夠賣出去,還能夠賺到錢。”為了帶動當地農民致富,覃立新和當地的200多戶養殖戶合作,派技術人員前去指導,並把他們養的魚進行對接收購,農民們養多少魚,都不愁銷路。圖為養殖戶正在將捕撈的活魚,運送到覃姐加工區。

在覃立新幫助的養殖戶裡,有不少是貧困戶、五保戶,有的貧困戶家裡沒有勞動力,雖然有魚塘也養殖不了魚,只能閒置在那裡。覃立新瞭解情況後,給貧困戶每月發適當工資,並派人去替他們養殖魚,最後把魚塘裡養的魚百分百買走,賣魚的錢也全部歸貧困戶所有。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他們的生活問題,還幫他們創收、脫貧。


在平常工作中,員工吃的一日三餐,全部都是免費的,有的員工家屬在這裡吃飯,也都不要一分錢。員工住的宿舍,都有獨立的衛生間,不僅可以淋浴,甚至還有空調。覃立新說:“我們的員工下班就可以去食堂吃飯了,吃了飯就可以回房間休息。很多農民,甚至一家人都在我們這裡工作。”圖為一位大姐在開心的工作著。

每天早上7點鐘,覃立新會準時走進員工食堂,和工友們打完招呼以後,去架子上拿著自己的飯盒去打早飯了。“我每天都坐在食堂和工友們一起吃飯,我覺得他們不是我的員工,而是我的家人。一起吃飯,可以瞭解到飯菜是否合他們的胃口,可以瞭解到他們的狀態,這樣我也好及時改善飯菜,也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很多人第一次去他們公司,都不知道誰是老闆,誰是員工。圖為覃立新坐公交車出去辦事時,被公交車司機認了出來。

萬自立是當地一個農民,從18歲開始,他就跟著覃立新做魚糕了。覃立新不僅在工作上給萬自立指導和幫助,連他的婚禮和孩子的出生,也都是覃立新幫他張羅的。萬自立媳婦生了小孩後,五六年沒有工作,覃立新不但免費給他們提供住的地方,連全家人的一日三餐,也從來沒有收過一分錢。萬自立從最初的一個門外漢,通過勤奮努力,現在成為了覃姐公司的一名生產廠長。而他的父親,因為意外殘疾後,覃立新讓他來公司看門,每個月給工資。


肖秀芹是附近村裡的農民,女兒之前精神上有點問題,恢復好了後,覃立新也在公司幫她安排了合適的工作。肖秀芹非常感激覃立新:“我們家是貧困戶,覃姐照顧我們,讓我姑娘在這裡上班,而且還根據她的情況,想休息就給她假讓她休息,每個月還給工資,給我們家庭增加了收入,這下可幫了我們大忙了!”

覃立新的師傅閆家翠,有114個徒弟,要說魚糕做的最好的,就屬覃立新了。逢年過節,覃立新都不忘去看望師傅。而每次覃立新的到來,閆家翠都笑得樂開了花。“有一次我去看望師傅,她提前聽說我要去看她,把參加別人婚禮得到的喜糖都給我留著,非要讓我拿回家。”說起師傅閆家翠,覃立新始終滿懷感激。

魚糕的旺季一般都是在秋季到來年的3月份,按照當地漁農的習慣,通常會在每年的9月份開始捕魚,到第二年的4月初停止捕魚,平常做魚糕用的原材料,都是用新鮮活魚做成魚糜,存儲到了冷凍倉庫裡。為了保證魚糕的品質,覃立新會經常走進車間,和工人們一起做魚糕。


30多年來,從一個街頭小攤,發展到現在規模化的企業,覃立新也把公司的產品從單一的魚糕,發展到有小龍蝦、米麵製品、調味品、休閒食品等80多個品種。每當有客人來公司,覃立新都是用自己家的產品招待客人。圖為覃立新和客人們在一起就餐,餐桌上除了魚糕外,香腸、魚丸、烤燒餅等,都是覃立新生產的食品。

“我吃覃姐做的魚糕已經30來年了,我們逢年過節自己也不用做魚糕了,都是在這裡購買。我的很多親戚朋友,也早就不自己做了,想吃就來這裡購買,不但方便,味道做得還好吃。”一個來買魚糕的婆婆說,她鄰居的女兒在內蒙古生活,想吃魚糕的時候,都是讓家人在這裡買了,再用快遞寄過去。

在和覃立新合作的200多戶養殖戶裡,很多人在合作之前,他們養的魚銷售都成問題。而如今成了覃立新的養殖戶後,養的魚不但不愁賣,價格還比市場略高一毛錢左右,大概能夠增收500塊錢。很多漁農笑著說,跟著覃姐,我們可是發了魚財。圖為覃立新和漁農柏修國在魚塘邊。


32年來,覃立新做的魚糕,也從街頭小攤,變成了如今的枝江魚糕地理標誌食品和“湖北省著名商標”稱號。而讓覃立新感到最欣慰的就是,他們還獲得了枝江市助農增收“優勝單位”的稱號。他們的產品,也從原來的單一魚糕,發展到現在的80多個品種,街邊小吃也銷往全國,讓千萬人能夠品嚐到。

如今的覃立新,公司有200多名員工,到旺季時有近500人,而公司裡所有的員工,百分百都是當地周邊村的農民。這些員工在這裡工作,除了吃住不花錢外,每個月還能拿到3000-6000塊錢的工資收入,還有員工最高拿到了8000多塊錢的工資。覃立新希望在未來,能夠幫助到更多的養殖戶和貧困戶,讓他們在增收的同時,不僅能夠脫貧,還能致富,也希望她的魚糕,走進千家萬戶,讓更多的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