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配置打動消費者,探影能給本田雙雄足夠的壓力嗎?

在南北大眾相互對位的SUV中,探影和途鎧是“看起來”差異最小的一組車型,無論設計還是價格似乎都有很高的重疊度。但顯然,探影又必須和途鎧,以及和其它熱銷合資小型SUV做出足夠的差異。在這種背景下,一汽-大眾選擇了最直白,但也許是最“事半功倍”的途徑。

如果不考慮指導價11.49萬元的手動擋車型,一汽-大眾探影12.49-15.99萬元的指導價區間與全系自動擋的途鎧(指導價12.79-15.99萬元)幾乎一致。但是後來的探影,並不會滿足於只是做一款“看起來像T-Cross”的車。在有限的條件下,探影在差異化上盡了最大的努力。

用高配置打動消費者,探影能給本田雙雄足夠的壓力嗎?

此前,《童濟仁汽車評論》在《探影 vs 途鎧:南北大眾難以錯位的小型SUV?》一文中曾預測,探影與途鎧的差異化,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配價比與營銷層面。如今,在探影上市之際,配價比層面的差異已經證實了我們此前的預測——探影在產品上的核心競爭力,正是超出主要競品的高配價比水平。

用高配置打動消費者,探影能給本田雙雄足夠的壓力嗎?

高配置為何會成探影撒手鐧?

儘管上市車型多達7款,但是探影的配置階梯大體可以分為三階:

1. 入門的“尚”兩款車型,配置差異僅在變速箱;

2. “悅”車型、R-Line車型和星耀首發限量版,配置差異僅在發動機、運動套件和主動緊急制動;

3. 頂配悅Pro車型。

探影的三個配置階梯,也恰恰對應了上汽大眾途鎧風尚版、舒適版和豪華版三檔配置。而在與途鎧指導價區間高度重疊的前提下,探影在配置佈局上進行了優化,強化了配置的可感知度與實用性。

用高配置打動消費者,探影能給本田雙雄足夠的壓力嗎?

這裡,我們分別以入門、中配、頂配三類車型,對探影與途鎧進行對比。不難發現,探影將倒車影像、後排出風口、後視鏡加熱等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的配置全系標配,並且將10.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帶多媒體語音控制/導航/車聯網的8英寸中控觸屏系統、自動頭燈等只在途鎧頂配車型上出現的配置下放至中配車型,大大增強了探影的科技檔次感。同時探影頂配車型配備了途鎧全系均無的前雷達、座椅加熱、內後視鏡自動防炫目、外後視鏡自動摺疊等高實用性配置。

用高配置打動消費者,探影能給本田雙雄足夠的壓力嗎?

而在與日系競品的對比中,我們選擇最有可能成為探影主銷車型的1.5L中配車型與本田XR-V相同指導價的車型進行對比。在安全、科技、舒適配置上,探影對XR-V擁有壓倒性優勢。

用高配置打動消費者,探影能給本田雙雄足夠的壓力嗎?

所以,儘管探影上市的時間最晚,但是相比兩個本田與上汽大眾的主要競品,作為後來者的探影展現出了更高的配置誠意。再加上獨有的R-Line運動套件選擇、更多的配色選擇方案,探影在個性化、配價比等方面是合資小型SUV市場中令人滿意的水平。

更為關鍵的是,當探嶽與探歌已經在各自細分市場取得了應有的市場地位後,一汽-大眾在SUV市場的強品牌力,更能讓探影的高配價比策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一汽-大眾較為強勢的北方市場中,一輛高配置水平的一汽-大眾SUV預計會對年輕、務實的消費群體的購買選擇產生不小的影響。

用高配置打動消費者,探影能給本田雙雄足夠的壓力嗎?

探影能繼續擴大細分市場容量嗎?

途鎧上市前,合資小型SUV市場是被本田雙車壟斷的天下,XR-V與繽智兩款車型佔據了2018年合資小型SUV市場51.2%的份額。但今年途鎧上市後,銷量持續爬升,至8月後已來到月銷7,000輛的水平。而且途鎧的增長,既沒有過多分流本田雙車的用戶——兩者年中的銷量波動更多來自於自身中期大改款——也沒有打壓其它車型,而是又一次讓合資小型SUV市場實現了擴容。

用高配置打動消費者,探影能給本田雙雄足夠的壓力嗎?

途鎧的市場表現,充分證明了合資品牌小型SUV市場缺乏好產品。此時,探影的出現,正可以憑藉途鎧已經撕開的細分市場缺口,依靠自身的品牌優勢、產品力優勢、配價比優勢,以及在北方市場獨一無二的影響力,進一步做大合資小型SUV這一細分市場。

用高配置打動消費者,探影能給本田雙雄足夠的壓力嗎?

寫在最後

在新品上體現高配置,探影並非是一汽-大眾的第一例,在此前的探嶽上,相比途觀L更全面、更均衡的配置水平,就是其贏得市場的一大利器。而探影再次使用這一策略,能夠說明三件事情:

1. R-Line運動套件的加入與高配價比策略的執行,充分體現了一汽-大眾想要在探嶽、探歌的基礎上,以自身強品牌力優勢持續擴大SUV市場增量的野心,讓探影成為合資小型SUV市場中的主流甚至熱銷產品。

2. 在有限的條件下,探影已經努力與途鎧在設計、配置等方面產生儘可能多的差異化,對於一汽-大眾相對熱銷的北方市場,有可能成為新的破局者。

3. 途鎧證明了合資小型SUV仍然具備挖掘的潛力,探影在品牌、產品、定價兼具的前提下,有進一步激發細分市場潛在需求的可能,以擴大合資品牌小型SUV整體市場份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