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這家醫院來了“業務院長”

為加快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根據省、市《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及市衛健委《選派優秀衛生人才到鎮衛生院任“業務院長”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威海市中心醫院積極開展醫療衛生行業對口幫扶工作,選派優秀衛生人才到扶貧重點鄉鎮和薄弱鄉鎮衛生院任“業務院長”,耳鼻咽喉科主治醫師賽龍便是眾多“業務院長”中的一員。

文登這家醫院來了“業務院長”

今年6月中旬,賽龍主動請纓到文登區米山鎮衛生院開展幫扶工作,用自己的精湛醫術和優質服務,助力米山鎮衛生院醫療水平再上新臺階,也贏得了當地群眾的認可和尊重。

提供就醫便利,讓患者“家門口”享受專業服務

文登這家醫院來了“業務院長”

“我最近1個月反覆頭暈,轉頭和翻身時尤其明顯,聽說衛生院來了名耳鼻咽喉專家,所以過來看一下。”東下莊村的張大叔特意來到米山鎮衛生院問診。賽龍根據經驗,排除患者腦部問題後,考慮為耳石症導致的眩暈,僅通過一次耳石症手法復位,患者眩暈症狀就完全消失。“如果不是離家近,我不可能因為頭暈特意去看醫生的,也可能這個症狀就跟著我一輩子了。”

除了常見的頭暈患者,因食用魚類造成異物卡喉患者在米山鎮也比較多。近日,一名60多歲的大姨因魚刺卡喉前來米山鎮衛生院就診,賽龍藉助額鏡順利為其拔除喉部異物。“雖然事兒不大,但是特別便利。”患者說,“如果不是賽大夫幫忙,我得自己坐車去威海市中心醫院拔魚刺,挺麻煩的。”

文登這家醫院來了“業務院長”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進駐米山鎮衛生院以來,賽龍在坐診看病的同時,還通過組織查房、手術示教、疑難病例討論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培養醫護人員,帶領衛生院年輕醫生學習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見疾病的診治,如西格氏耳鏡檢查、前鼻鏡檢查、間接喉鏡檢查、間接喉鏡下嚥部異物取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手法復位、鼻耳面部淺表腫物切除及修復等,填補了衛生院的多項空白,也避免了患者舟車勞頓去大醫院就醫帶來的各種開銷及不便,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加強社區衛生幫扶,切實開展“雙向轉診”

文登這家醫院來了“業務院長”

眾所周知,鄉鎮衛生院與居民聯繫更加密切,尤其是特殊群體的健康管理,更是鄉鎮衛生院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米山鎮,有一戶抑鬱症患者家庭,之前衛生院醫護人員走訪看望時,患者家屬非常牴觸,甚至將醫護人員拒之門外。瞭解到這一情況的賽龍主動上門溝通交流,“患者家屬如此牴觸,肯定有他們顧慮的因素。”後來,通過多次走訪,賽龍終於找到了原因所在,“患者家人比較在意‘白大褂’,覺得‘白大褂’經常到他們家會引起別人異樣的目光。”找到癥結後,衛生院醫務人員都會著便裝去走訪看望,一個小小的改變,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

幫扶期間,賽龍積極參與米山鎮衛生院日常工作,參加多種形式的巡診、廣場義診諮詢,下鄉入戶給貧困戶、低保戶及行動不便的村民做健康查體,宣傳慢性病診治政策……為更好地服務廣大群眾,提升米山鎮居民的幸福感,賽龍除了在衛生院坐診帶教外,還會抽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宣傳健康防病常識,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升自我保健意識。

文登這家醫院來了“業務院長”

▲進村入戶為村民查體

文登這家醫院來了“業務院長”

▲給敬老院老人查體

文登這家醫院來了“業務院長”

▲為米山鎮學生查體

“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在賽龍看來,促進醫療資源合理配置的“雙向轉診”能夠落到實處,轉變患者就診習慣是重要的一環。為此,在參與米山鎮衛生院日常工作期間,他還經常宣講“雙向轉診”,積極與上級醫院溝通,幫助衛生院建立雙向轉診制度,做合理首診、安全轉診,並且已經完成多例安全有效的轉診工作。

優質醫療資源得以“下沉”,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從“輸血”轉變為“造血”……雖然作為“業務院長”的賽龍進駐米山鎮衛生院不到半年時間,但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米山鎮衛生院診療水平的“跨越式”發展有目共睹,贏得了百姓的交口稱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