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只是個系統,現在都叫我“爸爸”

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稅收也緊跟步伐走進了稅收大數據時代,金稅三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

“金三”是什麼?

“金三”是金稅三期工程的簡稱,金稅工程是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電子政務工程,是國家電子政務“十二金”工程之一,是稅收管理信息系統工程的總稱。自1994年開始,歷經金稅一期、金稅二期、金稅三期工程建設,為我國稅收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和不斷進步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金稅三期 | 以前我只是個系統,現在都叫我“爸爸”

發展階段:

1994年:國家稅務總局啟動建設增值稅專用發票交叉稽核系統,即金稅一期。

2001年:開始運作金稅二期工程,從開票、認證、報稅到稽核、稽查等環節進行全面監控,主要監控對象仍是增值稅專用發票。

2005年:為實現“業務一體化、技術一體化、系統一體化”,實施金稅三期工程建設。

2005年9月7日:國務院審議通過金稅三期工程項目建議書。

2007年4月9日:國家發改委批准金稅三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8年9月24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初步設計方案和中央投資概算,標誌金稅三期工程正式啟動。

2013年:金稅三期工程在重慶、山東、山西等國稅局、地稅局系統單軌上線運行。

2015年1月8日:金稅三期工程優化版應用系統(以下簡稱金稅三期優化系統)在廣東、內蒙古、河南等國稅局、地稅局單軌上線。

2015年9月1日:在河北、寧夏、貴州、雲南、廣西等國稅局、地稅局單軌上線。

2015年10月1日:湖南、青海、海南、西藏、甘肅等局、地稅局將單軌上線 。

2016年8月起:北京市金稅三期系統上線,個稅、五險一金信息將聯網。其他城市金稅系統今年也將陸續使用。屆時,員工個稅、五險一金繳費基數不匹配的企業將面臨稅務及社保稽查的風險。在綁定了工商和稅務這兩個主要系統之後,企業如果不為員工按時足額繳納社保的風險將成倍增加。

金稅三期查的是什麼?

2018年6月15日,全國省級新稅務機構統一掛牌,國地稅合併又有新進展,對於稅務機構而言,這是構建優化高效統一的稅收徵管體系的新里程碑,而對企業及財務人員而言,則意味著稅收監管的愈加嚴格。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金稅三期的總體目標。“一個平臺、兩級處理、三個覆蓋、四個系統”。

一個平臺指包含網絡硬件和基礎軟件的統一的技術基礎平臺。

兩級處理指依託統一的技術基礎平臺,逐步實現稅務系統的數據信息在總局和省局集中處理。

三個覆蓋指應用內容逐步覆蓋所有稅種,覆蓋稅收工作的主要工作環節,覆蓋各級國地稅機關,並與有關部門聯網。

四個系統包括徵收管理、外部信息、決策支持和行政管理等系統。

隨著金稅三期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國地稅合併後,企業想要偷逃稅更是難上加難,於夾縫中生存的邊緣化企業也便想盡辦法鑽空子,且慢!稅局五個揭底,讓你原形必露。

揭底一:“虛開發票”

金三利用強大的大數據,納稅人的稅號下,進項發票與銷項發票的行業相關性、同一法人相關性、同一地址相關性、數量相關性、比率相關性通通在它的“掌控“之中,虛開發票查驗指數100%喲~

揭底二:“增值稅”

商品品類由商品編碼控制、商品數量由單位編碼控制,單價、金額本身就是數字,大數據計算你的商品增值額,庫存存量額(增值稅發票的留抵),增值稅還敢逃嗎?

揭底三:“庫存賬實是否一致”

開票軟件已經增加了商品編碼,若再加上單位編碼,大數據的快速和準確度你難以想象,它會比你自己更瞭解你的庫存狀況,一旦有業務發生,庫存狀況盡收它的“法眼”。

揭底四:“企業所得稅”

大數據對企業業務狀況瞭如指掌,不僅知道您發生了多少固定資產發票:買過幾套辦公室,搬過幾次地點,換過幾輛車;多少費用發票:多少是加油的、多少是辦公的、多少是差旅的,多少是請客的......

通過同行業比對,就能知道您的企業應該產生多少利潤,企業所得稅變得透明,還敢逃嗎?

揭底五:“個稅與社保”

施行五證合一後,稅務、工商、社保隨時合併接口,企業人員、收入等相關信息互聯,虛報工資已經沒餘地了,個人所得稅和社保千萬別計算著少交。

稅務嚴打下企業該怎麼應對?

1、進項發票認證成功了,也不一定抵扣成功

拿到進項發票認證成功後,並不代表就安全了,因為你抵扣是你的意思,稅務局收到的是你有抵扣意願,上游交稅了才能批准你抵扣成功,所以所謂抵扣成功也是有很大的風險和意外的。

如果有一天稅務局就找上門來了,說明你的供應商失聯了,我們能做的就是,趕緊把稅和滯納金補上。至於你的供應商為什麼失聯,大家心裡都清楚,肯定是你們公司買了發票。

2、企業的稅負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

稅負高,那就意味著交的稅多,估計誰也不願意多交稅。稅要是繳多了,老闆會把你罵個狗血噴頭。

稅負低,如果低於平均稅負,那就會被稅務局認為納稅不正常,然後引來一大堆麻煩,也會被罵死。

所以,在合法的情況下,達到平均稅負就行了。沒必要太高,更不能太低。如果發現自己稅負太低,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那趕緊自查,看是什麼原因,免得讓稅局盯上。

3、各行業“預警稅負率”要掌握

每個地區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稅負平均值,如果低於下限60%的話,就可能引起稅務預警。很多會計朋友會問,是不是不低於這個下限都沒有問題啊,答案是否定的!稅收不是數學,稅負率是一個動態的數字,如果低於下限又無正當理由的,那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4、發票增量,稅務局會實地核查,得有所準備

發票增量看場地,主要是確定你是否有經營,經營規模是否確實需要你申請的發票量,準備幾份近期金額比較大購銷合同,負責人要在場,一般會問一些問題,如工廠預計年收入多少,工人多少之類的。

5、長期零申報,稅務局可能盯上你!

通常情況下,稅務機關認定半年以上為長期,具體也看各地方的規定。但是超過兩年,絕對會被鎖定,將面臨工商總局和稅務總局的聯合提醒。

6、變更法人需要重新審計查賬

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變了,涉及到稅務登記證也要變更,稅務局要求出具變更法人原因說明,國家是拿乾股的,現在公司老闆變了,稅務局肯定要問問為什麼變?新老闆是誰?

隨著金稅三期再次升級,國地稅稽查合併,企業要儘快進行賬面大掃除,發票問題、賬簿問題……統統都需要理一理啦~

當然,企業只要行的端坐的正,真實的、準確的、合法的經營、開具取得發票和做賬並按時按規申報,即使是被金稅三期查出所謂的異常也是不用擔心的,畢竟它查出異常只是第一步,還會有專門的人員具體的來核實,不會那麼草率就判定你申報的數據作假,所以無需太過擔心。來源(id:樂業樂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