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聚焦:買了彩電遭安裝推銷?配送主管因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獲刑

案件聚焦:買了彩電遭安裝推銷?配送主管因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獲刑


​喂,您好,請問是A先生嗎?您昨天購買的電視機需要上門安裝嗎?安裝費用給您打個折……


我買電視機的時候已經付過安裝費了,為何還要另付?你這邊是哪裡?怎麼知道我的信息


前腳剛買電視機,後腳就接到推銷安裝的電話,這明顯的個人信息洩露究竟是怎麼回事?近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靜安法院)就審理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案件。負責多個知名電商平臺配送服務的配送主管魏某,利用職務之便先後將1.3萬餘條新購買電視客戶信息出售給電視安裝工王某,獲利3萬餘元。而王某又轉手賣給其他同行賺取差價。這兩人的行為自然難逃法網。


利用職務之便出售個人信息


作為配送主管,魏某有著登錄公司信息管理系統的權限,能看到所有客戶信息。法律意識淡薄的魏某心生邪念,一次又一次地出售客戶信息獲利。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間,魏某每天從系統內批量下載當天全市安裝新購小米彩電的客戶信息,包含客戶姓名、電視、住址等各類公民個人信息,並通過微信、百度網盤分享等方式發送給王某,共計1.3萬餘條,王某則按月支付給他2000-3000元不等的報酬,共從中牟利3萬餘元。


電視安裝工王某又將魏某發給他的客戶信息倒手轉賣給其他安裝電視機的人,賺取差價。據王某稱,安裝電視機圈子裡的人都想用這些單子來聯繫客戶上門安裝電視機賺錢,共計不少於2.3萬餘條。


法庭上,王某和魏某均表示由於自己法律意識淡薄,一時貪念,沒想到出售個人信息的後果原來這麼嚴重,悔不當初。


以牟利為手段 出售轉賣個人信息


根據兩高《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違法所得2500元以上就屬於“情節嚴重”。違法所得25000元以上的,可以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上海靜安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魏某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又出售給他人,情節特別嚴重;被告人王某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又出售給他人,情節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依法應予懲處。最終,上海靜安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魏某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沒收;作案工具予以沒收。


該案審判長陶琛怡表示,這類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洩露了個人信息不僅僅是給市民打廣告推銷電話這麼簡單,特別是信息詳細包含了公民的姓名、住址和電話號碼,可能會被那些違法分子所利用,引發糾紛甚至電信詐騙,包括對一些財產、個人隱私的直接侵犯,會造成更加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案件聚焦:買了彩電遭安裝推銷?配送主管因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獲刑


法院加大對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打擊和處罰力度


今年以來,上海靜安法院刑事審判庭共受理14件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其中13件已經審結,涉及被告人19人。從被告人從業情況來看,多為房產、家裝等銷售行業的從業人員,作案手段多以微信、QQ郵箱、百度網盤、支付寶等方便快捷的方式來完成信息的收、發和違法所得的收取,個別案件還存在利用職務便利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情況。同時,案件串案、窩案較多,公安機關往往順藤摸瓜,將提供、獲取、轉手信息的相關人員一網打盡。


對於這類案件,法院嚴格區分專門的信息販賣人員和有合法經營需求的銷售行業人員,對前者堅決從嚴懲處、嚴把緩刑適用,對後者則酌情從輕處罰並視情節適用緩刑。


法官提醒


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除了依靠法律制度的保障,更需要從源頭對公民個人信息進行管理,減少這類情況的發生,以提升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水平和社會整體環境的信息安全。日常生活中,市民自己要加強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不要隨意將個人信息透露給街頭問卷調查、辦理登記禮品等。當個人信息洩露遭到騷擾或詐騙時,要提高危機意識,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來源 |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