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上期我們講述了三個入門級的公式,今天我們稍作拓展,帶你領略物理學的美。

4.牛頓第二定律F=ma(F為物體所受合力,m為物體質量,a為加速度)。提出者:艾薩克·牛頓。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牛頓第二定律

該公式由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發表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提出,和牛頓第一、第三定律共同奠定了經典力學的根基。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人類對運動的本質的思考早在2300年以前就形成了理論,著名的古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就提出:必須有一個恆定的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夠持續的運動下去,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靜止下來。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亞里士多德

在他看來,力既是引起物體運動的原因,又是維持物體持續運動的原因。他還認為,物體越重,下落就越快。這些錯誤理論被人們信奉為真理長達1800年,直到158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同時扔下了一個100磅的大球和一個1磅的小球,兩者同時落地。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比薩斜塔實驗

後來厲害的伽哥又做了理想斜面實驗,得出力並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結論,在慣性的作用下,物體不受任何外力也能永遠運動下去,力只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理想斜面實驗

最可惜的就是伽哥比牛哥早生了100年,那時候的人們還太愚昧,宗教神權影響太大,對他提出的真理不僅不接受,反而打擊,伽哥就這麼被教皇囚禁了9年直到去世,著作、理論也不許傳播。不然,我絕對相信物理課本上的牛頓三定律會被伽利略三定律取代。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伽利略被教皇烏爾班判處終生監禁

現在明白為什麼牛頓說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吧?伽利略確實為他的三定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個時候萬事俱備,只差臨門一腳,牛頓三定律就可以誕生了。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生活中你肯定見過大卡車,馬力大的重卡能拉幾十噸,馬力小的貨車只能拉幾噸;平時搬東西,重的箱子搬不動,輕的箱子一搬就動;胖子瘦子打架,被撞飛的總是瘦子。如何用一個理論完美的解釋呢?牛頓的貢獻就在於此,他創造了“力”的概念並量化了它。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七個基本物理量

七個人為定義的基本物理量並不包括力,在此之前物理學家們就定義m/s表示運動的快慢,m/s²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牛頓將其與質量Kg結合在一起,定義引起物體運動變化的因素為力,符號為F,數值為物體質量與速度變化快慢的乘積,即F=ma,單位為Kg·m/s²,簡稱N。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Kg·m/s²,簡稱N

至此現代經典物理學的地基就打好了。物理學家們在這塊堅實的地基上辛勤勞作,一座包含重力、彈力、摩擦力、靜電力、磁場力、壓強、場強、直線運動、圓周運動、拋物線運動、功率、動量、衝量等等等等的經典物理學大廈很快建成了。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經典力學部分公式

運用經典物理學知識,我們幾乎可以解決現實生活中所有的運動及做功的相關問題——槓桿、滑輪、振動、落體、發射、液壓機、燃油機、電動機、發電機、噴氣機、土木工程、衛星軌道···牛二定律,標誌著物理學研究的開始,為人類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工具。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運動問題

5.麥克斯韋方程組。總結者: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麥克斯韋方程組

也許這組公式讓人看起來一點也不覺得可愛,但是如果沒有它,就沒有電,沒有燈,沒有手機,沒有現在信息時代的一切智能電子產品。現在再想想,它是不是還是挺可愛的?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電燈

麥克斯韋方程組的來源那可很值得說道說道。

先說一說電。

2500多年前,古希臘的另一名哲人泰勒斯就發現,琥珀被摩擦後會吸引絨毛或木屑,他稱之為靜電。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泰勒斯發現靜電

靜電產生的原理: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由帶負電荷的電子和帶正電荷的質子構成。正常狀況下,原子的質子數與電子數量相等,正負平衡,對外表現出不帶電的現象。電子環繞於原子核(質子組成)周圍,經外力作用(如動能、勢能、熱能、化學能等)可脫離軌道,離開所在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原子B,A因減少電子數而帶有正電荷,稱為陽離子,B因增加電子數而帶負電荷,稱為陰離子。理論上來說,任何兩個不同材質的物體接觸後再分開,都可產生陰陽離子。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靜電產生原理

電荷和人類一樣,遵循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因此摩擦後帶正負電荷的物質就會相互吸引。後來人們發現金屬原子的電子很容易失去,可以將帶電體的電荷“輸送”回去抵消成為不帶電體,就將金屬物稱為導體,電荷在導體中的運動過程稱為電流。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人們發現了神奇的靜電後,就像遠古時代發現了火一樣,當然要想怎麼控制它、使用它。1745年,荷蘭科學家馬森布羅克發明了萊頓瓶。它是一個玻璃容器,內外包覆著導電金屬板,瓶口上端接一個球形電極,下端利用導體(通常是金屬鎖鏈)與內側金屬板連接,外部金屬箔接地(地球可視為巨大的不帶電物體)。生產靜電的方式是將球形電極接上靜電產生器不斷摩擦,內部金屬板就會不斷失去電子,外部金屬板得到電子。由於內外金屬板相鄰很近但沒有導體連接,靜電就被“保存”在金屬板中了。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萊頓瓶

時至今日,科普館裡我們摸了就會怒髮衝冠的靜電體驗球,採用的也是萊頓瓶的原理。當我們觸摸瓶上的球形電極時,身體就會失去電子而帶正電,同性相斥,頭髮就四散分開了。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靜電體驗球

1752年,美國創造者之一、參與起草了《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積極主張廢除奴隸制度、深受美國人民尊敬的本傑明·富蘭克林,進行了著名的引雷實驗,證明雷電是由靜電造成的,風箏線最下面的瓶子也是萊頓瓶。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引雷實驗

1799年,意大利科學家伏打,在其朋友生理學家伽伐尼的啟發下發現,兩種不通的金屬相連,也會產生電。他舌頭舔著一枚金市和一枚銀幣,然後用導線把硬幣連接起來,在連接的瞬間,舌頭有發麻的感覺。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伏打終於製成了能產生持續電流的電源。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伏打郵票

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電池——伏打電池。其由數十個銀與鋅的圓板相互疊加而成,在這些圓板之間放上導電的浸液片,這樣就成了一個電池,它能產生相當多的電荷,把兩端用金屬導線連接起來就可以獲得持續的電流。直到今天,我們的化學電池,無論是鎳鎘電池還是鋰電池,原理都和伏打電池一樣。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伏打電池原理

再來說一說磁。

先秦時代的中國勞動人民就已經發現了磁鐵礦,約唐朝時便發明了類似指南針的儀器司南。可惜我們沒有深入的研究原因,否則電氣時代也許能提前1000年到來。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司南

1269年,法國學者皮埃·德馬立克仔細研究了鐵針在條形磁石附近各個位置的方向,第一次描繪出磁場線。他發現這些磁場線彙集於磁石的相反兩端位置,就好像地球的經線相會於南極與北極。因此,他稱這兩個位置為磁極,而且像地球的南北極一樣用S、N表示。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磁場線

1820年,一系列革命性發現誕生,開啟了現代磁學理論。7月,丹麥物理學家漢斯·奧斯特發現載流導線會施加作用力於磁針,使磁針偏轉指向。9月,法國科學家安德烈·瑪麗·安培發現假若所載電流的流向相同,則兩條平行的載流導線會互相吸引,否則會互相排斥。10月,法國物理學家讓·巴蒂斯特·畢奧和菲利克斯·沙伐共同發表了畢奧-薩伐爾定律,能夠正確地計算出在載流導線四周的磁場的大小和方向。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畢奧-薩伐爾定律

1825年,安培又發表了安培定律。通電直導線中,用右手握住通電直導線,大拇指指向電流的方向,四指指向就是磁感線的環繞方向;用右手握住通電螺線管,讓四指指向電流的方向,那麼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電螺線管產生磁場的N極。這就是電動機(馬達)的基本原理。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安培定律

1831年10月17日,物理學界的自學成才泰斗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即放在變化的磁通量中的導體,會產生感應電動勢,若將此導體閉合成一回路,則該電動勢會驅使導體中的電子流動,形成感應電流。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電磁感應

後來他又將其優化,使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同樣能夠產生感應電動勢和感應電流。這就是發電機的原理,我們用的每一度電,都是鐵棒君辛辛苦苦切磁場切出來的。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切割磁感線運動

至此,人們搞明白了電,搞明白了磁,還發現電能夠產生磁,磁也能夠產生電。但並沒有一個很好的數學理論,能將這些現象完美的解釋和統一。直到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於1865年歸納出麥克斯韋方程組。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它由四個定律組成。1.高斯定律:描述電場與空間中電荷分佈的關係。指出電場線開始於正電荷,終止於負電荷。2.高斯磁定律:表明磁單極子不存在。沒有孤立磁荷,磁場線沒有初始點,也沒有終止點。磁場線會形成循環或延伸至無窮遠。3.法拉第感應定律:描述時變磁場怎樣感應出電場。4.麥克斯韋-安培定律:闡明磁場可以用兩種方法生成,傳導電流和時變電場。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高斯

所以麥克斯韋方程組並不是老麥一個人的功勞,高斯、安培、法拉第都有功勞。沒想過吧?人家高斯不止小時候會很快的計算出1+2+3···+100,還會算磁場。該方程組將電場和磁場有機地統一成完整的電磁場,並創立了電磁場理論。沒有電磁學理論,就不會有現在的美好科技生活。

它的應用太多了,隨便舉幾個例子結束本篇文章吧。三峽大壩水力發電廠、電動車、智能手機、無線通信、衛星導航、電子計算機……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及其實際應用 二 (不喜數學勿進)

三峽大壩

敬請期待下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