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過最令人震撼的科幻片是哪部?

徐三哥


給大家推薦幾部豆瓣高分科幻片:

第一部:《盜夢空間》豆瓣評分9.3

知名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指導,叫上小李子的演技,想來不會太差。令人驚豔的是故事的設定,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一步科幻電影,只是披著一個外殼。藉助一個看似經不起推敲的背景設定。諾蘭這會把夢境與意識流玩進了電影。六層意識空間的設定,讓你分不清到底哪是真,那是假。小編表示,看完這個就懷疑人生了。感覺自己的陀螺停不下來了。內容來說還是很嚴謹的,邏輯性強,如果你只看一遍,我敢說你不一定看懂了。好電影需要多看幾遍。

第二部:《機器人總動員WALL-E》豆瓣評分9.3

對於一部動畫片,而且通篇沒有臺詞的動畫片來說,規劃在科幻電影裡,算是勉強。但是豆瓣9.3分的評分,設定在太空中的小機器人瓦力的故事,也算是科幻片了吧。瓦力是一個清理機器人,孤獨而重複的工作讓日子看起來沒有任何意義,突然有一天,另一個機器人的到來讓他的一生為之改變。溫情而有力量,搞笑中又帶點溫馨。就想我們一樣,在空虛煩躁的日子裡,突然因為某個人呢或某個事,而讓自己的人生軌跡發生變化。催淚不悲傷,感動不感傷。值得你一看再看。

第三部:《星際穿越》豆瓣評分9.2

該片依然是科幻大片執導大神諾蘭的又一神作,再一次給我們的震撼不能言表。尤其是對於硬科幻愛好者來說,絕對是一個大餐。嚴謹的科學設定,大膽的合理設想,多維空間的轉換,讓你直呼過癮。 在大家都在期待國產科幻硬作《三體》什麼時候會拍成電影的時候,諾大神已經把《三體》的後半部分搬上來熒幕。三段式的節奏設定,相比於之前諾大神的影片有點慢熱,但是層層遞進的劇情,前後呼應的情節。讓你覺得自己是多麼渺小,人類的眼界從未如此狹窄過。

第四部:《楚門的世界》豆瓣評分9.1分

生活是否就是有人冥冥之中在掌控著向前?你的人生是偶然還是必然?當某一天死去的人再次出現你面前你會作何感想?當你想逃離自己的生活的時候,卻發現總是會回到原位,怎麼都無法逃離,真相往往很殘酷,就算你知道劇情如何發展,但是你依然會被震撼。這彷彿就是我們一生的寫照。你是身在楚門的世界裡,還是想努力逃離楚門的世界。我們的命運曹總在其他人手裡而惶惶不自知,大多數人沒有發現。或者說有人發現了,卻無力逃脫。心靈頓悟是人生的必修課,你要勇敢選擇,而不是被他左右。這部影片適合靜下心來慢慢觀看,你會有不一樣的人生看法。

第五部:《蝙蝠俠:黑暗騎士》豆瓣評分9.1

蝙蝠俠系列電影最為經典的一部,網友曾說在美國商業大片各種俠充斥在熒屏的時候,什麼俠都不看,但是蝙蝠俠必須要看。影片中最為出彩的非小丑莫屬,黑暗的風格刻畫,神經質又高智商。對於這部優秀的電影來說,再多的讚美都不為過。蝙蝠俠與小丑,就是同一硬幣的正反兩面。也只有蝙蝠俠,可以讓小丑變得完整,讓我們看到了無盡的黑暗。







農村往事風雲榜


視覺效果震撼的科幻片有不少,像《後天》《2012》,在我觀看科幻片的經歷中《普羅米修斯》帶給我的震撼最多,這部片2012年上映,我說一下我的觀影體驗。

那天和幾個朋友逛街時看見了宣傳海報,上面寫的是4D,我們出於好奇就買了晚上的票,人坐得很滿。燈光一暗,電影開始,特效情節還可以,我們看得比較入神,突然一陣風吹來,接著影院裡又漂起了雨,座椅下面還有東西在蠕動,我嚇了一跳,剛才還安靜無聲的影院傳來起起伏伏的低呼驚叫,屁股抬起來看,椅子裡面有幾個球正在滾動,回頭看影院屏幕上,一個異形生物正在蠕動,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4D,影片中關於對人類起源的思考,我比較感興趣,尤其是巨人分解成生命源頭那一段,撲面而來的洪荒氣息讓我迷醉,當然這部劇的槽點很多,但題材類型和特效場景其實都還不錯,重要的是4D影院的首次體驗,讓我自動忽視了情節上的不嚴謹,所以,我印象中《普羅米修斯》這部劇帶給我的震撼最多。











文若說電影


雖然我是女孩,但我深深愛著科幻片,最讓我震撼的是《黑客帝國》系列,和《終結者》系列。

我覺得好的科幻片,不止是視覺上帶給人的震撼,

更多的,應該是從,價值觀,從人性,從認知的角度,給內心帶來的震撼。

雖然這兩部出來時間很久了,每次看完,帶給我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第一次看《黑客帝國》是很久之前了,當時只覺得“哇,還能這樣!”感覺高科技超乎了我的想象

再看是去年公司剛開始在互聯網領域發展以後,遇到了很多技術方面和營銷方面的難題,有一個下午突然想到了《黑客帝國》,打開看完以後,給了很多啟發。

我覺得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一定是有和你的生活或者工作產生共鳴的點,並且,通過電影,能讓你的認知提高很多個檔,思維能打開。

當然還有關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以及計算機程序的部分,非程序員出身就看不懂,一千個看完有一千種解讀,我看懂了哲學的部分。

剩下的,看完第三遍,說不定會有更多不一樣的解讀。




史姐姐聊職場


還未看黑客帝國的時候,覺得一部1999年拍的電影,從拍攝的畫風與特效製作來看,都不夠吸引我的,卻經常可以看到到處都在模仿黑客帝國裡的經典片段。於是我抱著嘗試的心理去看一下,很巧,它的確震撼我了,我便一口氣看完了三部。這部電影的高分也不是隨隨便便給的,這也的確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同時也是基努裡維斯的成名之作,無論是故事的內容,還是電影的鋪墊及表現手法,都是相當出色的,在當時新穎程度應該是非常出眾的!

作為商業科幻片來說,黑客帝國也富含著許多哲理,燒腦程度可謂是很高的,給人帶來了視覺與心靈的衝擊!多少人有去想象這個世界是真的嗎,智能的世界到底是如何的,這樣就可以看出這部電影算是比較成功的了。

不僅僅是故事情節,多數人也會被男神基努裡維斯圈粉,雖說命運對他不公,他卻一心至善,有極高顏值的他不在乎金錢與名譽,只希望世界能更好一些。





光輪


雖然我是女孩,但我深深愛著科幻片,最讓我震撼的是《黑客帝國》系列,和《終結者》系列。

我覺得好的科幻片,不止是視覺上帶給人的震撼,

更多的,應該是從,價值觀,從人性,從認知的角度,給內心帶來的震撼。

雖然這兩部出來時間很久了,每次看完,帶給我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第一次看《黑客帝國》是很久之前了,當時只覺得“哇,還能這樣!”感覺高科技超乎了我的想象

再看是去年公司剛開始在互聯網領域發展以後,遇到了很多技術方面和營銷方面的難題,有一個下午突然想到了《黑客帝國》,打開看完以後,給了很多啟發。

我覺得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一定是有和你的生活或者工作產生共鳴的點,並且,通過電影,能讓你的認知提高很多個檔,思維能打開。

當然還有關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以及計算機程序的部分,非程序員出身就看不懂,一千個看完有一千種解讀,我看懂了哲學的部分。

剩下的,看完第三遍,說不定會有更多不一樣的解讀。


XY橘子網


《The fifth elements》,漢譯《第五元素》。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的片子。



是呂克貝松的功勞,他讓科幻片改變了方向。片子長127分鐘,從頭到尾,卻覺得不絲毫長,帶著我們在黑暗中從地球出發,也是公元2263年,彼時地球已是各種飛行汽車3D縱橫的世界,眼花繚亂,絢麗而刺激。



主人公突然就碰到個紅髮美女,絲毫無瑕疵,還將一種奇怪的語言。據說此種語言是導演自己發明的語言,讓我們膜拜這個導演!也就是《指環王》的作者托爾金也能發明一種語言。然後主人公就和紅髮美女碰到一系列的外星球人的追殺,開始宇宙之旅。

先是展示壯觀的埃及金字塔,然後神秘的鐵甲外星人出現,用那追魂十字指刀打開了秘密,並說:“TIME is not important”。只留下目瞪口呆的地球人。



天空旅行中,謎底逐漸浮現,原來世界要被摧毀,希臘神話中的四大元素:風火水土,(看著像我們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並不足以拯救地球,還缺一樣!太空歌劇,讓我們領略什麼是天籟之音源自歌劇《拉美摩爾的露契亞》。

沒在太空中旅遊的同學就算當自己體驗吧!因為你已經見識了太空的壯闊空寂之美!



ZF-1武器系統源於AKSU-74緊湊型突擊步槍也很拉風,沒見識過的看看此槍!



女神受傷,男主用嘴親親,女神醒來,功力大增,大顯神威,戰勝反派,男主終於意識到:第五元素就是“愛”!足以秒殺外星人,拯救地球。

大家醒悟沒?好好愛女神,你就在天堂,女人能成就你!沒事多親親女神,奇蹟就會發生!如果還沒醒悟,就去唱唱《只要媽媽路笑臉》,你會明白的,即使你拯救不了地球,但你全家喜羊羊!!!

去愛女人,多親親,多愛自己老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侯爵48168399


首推《星際穿越》


四年之後,我終於回想起當初看到《星際穿越》時的震撼和激動;回頭再看時,依然覺得這是近幾年最好的硬科作品,影片中並沒有浩大宇宙和璀璨星河的全景鏡頭,全程都以人的視角為我們呈現出空曠,廣博,自由而又美麗的宇宙。而其中飛船飛越木星時大小之間的強烈對比又將我們拉回這殘酷的宇宙。

影片中還有一個鏡頭讓人津津樂道,那便是黑洞“卡岡圖雅”的全景鏡頭;這可能是人類科幻作品中唯一一個細節化全景展示黑洞的鏡頭,直到前段時間之前黑洞不過是人類科學預測的產物。

十分大膽,十分有趣。而更有趣的是前段時間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黑洞照片與影片中的“卡岡圖雅”別無二致。這讓我想起《海底兩萬裡》中對潛艇的預測,科幻的樂趣便在於此,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東西會突然走進現實讓你驚豔不已。


通過其它影片我們瞭解到自身所處的宇宙是一個豐富多彩(至少在星系中是這樣的),變幻莫測的宇宙。可惜的是《星際穿越》並不打算為你展示這樣的宇宙,它只為我們刻畫出一個殘酷的宇宙;宇宙的殘酷之處在於它擁有最強的武器——自然規律。讀過《三體》的人一定對“二向箔”記憶猶新,什麼“核彈”、“激光武器”、“反物質武器”、“水滴”在規律武器面前不過是一掛一百響的鞭炮,放出來純粹就是聽個響。只是“二向箔”就如同薛定諤的貓,可能會來,可能不會來。終究離我們有些遠,而另一個武器——時間(真正的名字叫做相對論),或許更近一些。

相對論提出:當我們以光速前進或是當我們接近黑洞這種大質量天體時你的時間會變慢。具體會慢多少要視情況而定。在其它宇宙科幻電影中,對於相對論的殘酷之處體現不多,光速飛行時會有“時間壁壘”,那好,咱們就改用“曲速飛行”或者“空間躍遷”。甚至《星際穿越》中也是通過蟲洞解決這個問題的,當我以為它也要用這種方式讓相對論變得溫和一些時,它放出了“卡岡圖雅”這個黑洞。它是我見到的第一個直面相對論的勇士。

《星際穿越》中“卡岡圖雅”旁邊類地行星的時間慢到一小時約等於七年的地球時間。這顆類地行星一出現,便引發熱議,一顆全是水的星球,並且全天候循環滾動的百米巨浪;這樣的行星真的存在嗎?暫且不論是否存在?這種星球其實非常適合開發成景區,如果真的有人這樣做那這個景區的廣告詞是很好寫的,買點也是很吸引人的。

如果讓我寫這個廣告詞,我一定會這樣寫:上司的打壓,同事的排擠是否讓你身心俱疲?父母催婚,朋友攀比是否讓你壓力倍增?還不完的房貸、車貸,攢不住的錢是否讓你寢食難安?社會的不公,貧富的差距,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是否讓你抑鬱寡歡?階級的壁壘,難以改變的命運是否讓你心灰意冷?如果你有上述遭遇何不換個環境,換種心情!“卡岡圖雅”類地行星讓你瞬間擺脫煩惱,無需溜鬚拍馬、刻意逢迎;更不用玩命工作、拼命向上!只是一次簡單的旅行,你只需要坐著或者沖沖浪,時間會幫助你解決一切。保證你歸來仍是少年,而其他人早已入土為安!“卡岡圖雅”類地行星你值得擁有!

如果覺得文字還不足夠吸引人,我們可以把《星際穿越》中庫珀離開之前對女兒說話的鏡頭和他回來時見到年老色衰的女兒的鏡頭放在一起,視覺衝擊更為強烈。



如果說把清朝道光時期一個人放上去24小時,他回來時經歷了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五位皇帝;以及清政府覆滅、中華民國,抗日戰爭,國共內戰,新中國成立至今共188年。偉大的時間,殘酷的時間。

當然影片中男主並不樂意來到這樣的星球,因為地球上有他心愛之人,他只是在那顆星球上呆了兩三個小時,而地球上的女兒已經和他一樣大了;真正的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時間可以殺掉一切你喜歡的或是你不喜歡的。

可惜人類只是三維空間中的物種,我們可以伸長或縮短時間,卻絕對無法改變時間的方向,這是我們所處三維宇宙的規律。我們可以掌握規律卻無法改變.......

據說對於高維生物來說,時間只是一個可以翻越的山峰,時間在高維空間是以實體存在的;甚至在有些影片比如《明日邊緣》中,入侵地球的外星生物居然可以改變時間的方向(我很懷疑這個外星物種本來是高維生物,然後改造自己從而進入三維空間)。不過這個方法僅僅是一個猜想,連科學猜想都算不上;《復聯四》中使用了這個方法:通過改造自身進入更高的維度,高維中時間是實體存在,進而改變時間的方向。《星際穿越》中也講到這種方法,那個蟲洞和五維時間方屋就是未來的高維人類製造的。這種方法有一個缺陷,它改變的只是你自身時間的流向,卻無法改變整個宇宙的。

時間是宇宙對付三維物種強大的武器,尤其是人類(人類壽命太短);當人類雄心勃勃想要出發時,赫然發現自己面前有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山,看不到開始,亦望不到結束。宇宙中最遙遠的不是距離,而是時間!

三維宇宙如同一個小孩子,用自然規律將自己層層武裝,如果說宇宙的鎧甲是距離,那麼它的利刃便是時間。


有毒影評


看了很多答主的答案,我有一個深深的疑問,為什麼基本清一色的國外科幻片呢?難道國產科幻片就真的不值得一提?

所以我就不得不發揚一下國粹精神,支持一下咱國產科幻電影了。比如打開了咱國產科幻電影大門的《流浪地球》,咱國產科幻電影元年的代表作。

《流浪地球》上映於今年春節檔,也是今年春節檔的票房冠軍。由郭帆導演,吳京、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等聯合主演的科幻“鉅製”。


講述的是2075年前後,太陽極速膨脹老化,地球氣候環境也隨之惡化,不再適宜人類居住。為了解決人類生死存亡這個問題,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也就是給地球裝上無數臺巨大的發動機,推著地球脫離太陽系,直至找到新的適合人類居住的宇宙環境的故事。

《流浪地球》不僅全面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國產科幻電影,而且還一舉打破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主義”表達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式的英雄主義-“集體英雄主義”,在感人程度上可謂更勝一籌。

綜合而言,個人認為《流浪地球》有三大亮點,如下:

1.特效製作。

毫無疑問,《流浪地球》不僅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還結束了中國科幻電影5毛特效的時代。其特效製作不僅在國產科幻電影史上達到全新的高度,甚至完全可以與好萊塢大片相媲美,也足見中國電影配套產業這幾年的進步。


2.劇情緊湊。

跟其他所有優秀電影一樣,《流浪地球》在劇情上也是非常緊湊,毫不拖泥帶水的,可謂全程無尿點,尤其是電影的後半段,緊張、刺激、震撼不斷。

3.“集體英雄主義”。

不得不說,這是《流浪地球》給人展現的出特效之外的最大亮點,甚至還要超越特效,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因為不管是好萊塢大片,還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印度寶萊塢大片,以及以往的國產科幻電影,都無不採用好萊塢式“個人英雄主義”敘事風格。反正拯救世界就是那一個人,或那幾個人,跟普通大眾無關。

而《流浪地球》則給我們呈現了一種全然不同的敘事風格,“集體英雄主義”風格,給人眼前一亮,給人完全不同的震撼和感動,讓人看後久久不能忘懷。

所以如果要論我看過的最震撼的科幻片是哪部,我就要推《流浪地球》莫屬了。

儘管我也看過眾多好萊塢和寶萊塢大片,比如經典的《復仇者聯盟》系列,《黑客帝國》系列,《終結者》系列等等。但看到下面沒有人提國產科幻電影,所以也就只好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推一推咱們國產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流浪地球》了。



扯犢子說電影


我看過最震撼的科幻片是《獨立日·天煞-地球反擊戰》

首先,當年看這部戲的時候,電影史上對外星人系列的電影比較少,而且特效和劇情也比較一般,但這部《獨立日》可以說是敘述地外生命電影裡的經典了!不單特效不俗,故事情節張力也十足,還濃縮了美國英雄電影形象和愛國電影的要素!

其次,當年這部《獨立日》的演員也是大牌,特別是斯密斯,可以說這部戲是他電影生涯的其中一個里程碑,當然,他的成名作卻是一部充滿積極正能量的電影,大家知道那部嗎?先賣個關子,回答正確有獎,哈哈!

最後,這電影算是往後拍攝外星人及地外生命探索電影的開山之作,並不是說他是第一部,而是說他是能引起熱潮和強烈反響的鼻祖!

這部戲作為一個超級經典之作,最後竟然沒成為像星球大戰那樣的大IP一直延續下去,也是令人大跌眼鏡!只是時隔多年才拍了第二部續集,演員陣容及劇情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Angelababy的畫面突然在腦海中浮現),有進步的只是特效方面的水準理所當然地提高而已。





蜜桃小萱


1《美國隊長2:冬兵》

這次電影真是新老基友、新舊對象、曖昧全都齊了啊! 美國甜心不愧是人生贏家啊!一直很喜歡美國隊長的開頭,小個子,卻永不屈服,哪怕違法,也要參軍為國效力。一直記得他給選中去超級戰士的原因,當所有人都躲開保命去了,只有他一個人願意捨身護住快爆炸的手雷,保證其他人的安全。

影片開始於一場隊長跟獵鷹美麗的邂逅,(至少我是這麼覺得的,狀態進入得有點慢開頭沒怎麼認真聽額),好像烏雲背後的幸福線一樣,兩個人在跑步時相遇、相識。接著鏡頭拉開,突然發現了華盛頓紀念碑,腦中不斷回想起當年X教授跟萬磁王坐在臺階上遙望紀念碑談理想談人生的場景…這裡果然是好基友談情說愛的好地方啊。

2《黑客帝國》

《黑客帝國》是當年美國電影票房位居前十位的賣座影片之一,首先表態,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前10之一,前5的候選者。Matrix三部曲用一種前人從未使用的方式來繼續討論這三個問題:“我是誰?從哪裡來?又會到哪裡去?” 這是全人類的命題,無論我們說什麼語言,我們生活在哪裡;無論我們是在封閉落後的古代,還是......

有一天卻有人告訴你這個世界的真相,這世界的一切,包括你正在呼吸的空氣,你的感覺,你的生活,都是由虛擬世界母體程序預先設計......

3《阿凡達》

用“開啟好萊塢電影的嶄新時代”來總結《阿凡達》,我想並不為過。 這部卡梅隆耗時4年半製作,總斥資接近5億美元打造的《阿凡達》不僅開闢了電影3D技術的新天地,其帶給人的視聽感受也是劃時代的。它將一度被家庭投影和藍光高清DVD狠狠衝擊的電影院們終於拉回到了影迷視線的焦點,一個電影史上的新紀元就此開啟。 愧而為人,傲而為人 《阿凡達》的故事圍繞一位戰鬥中負傷而......

各路人馬都在討論這部刷新影史的片子,凡是看過該片的觀眾都被它逼真炫目的畫面和史詩般恢弘的場面所震撼,評論圍繞3D版的音畫質量展開者居多。

4《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

一個看上去(其實並不)簡單粗暴的後末世時代生存與反抗故事,兼具西部片的兇猛,公路片的奔放,邪典片的脫俗和時尚大片的超凡藝術氣場,可能還有點振奮人心的俠客情懷,加近年來最讓人拍手叫絕的真.女權主義。觀影過程彷彿拆禮包,每隔五分鐘一個驚喜,不,是全片都驚喜,目不暇接,目眩神迷。因為男女主辣到冒煙,湯哈厚實的身板和射擊殺伐果決不省子彈的打法是對硬漢的完美詮釋,塞隆凌厲的眼神、筆直的大長腿和煙燻戰妝,讓每個人都呆呆地化身為舔屏狂魔(我會說開場湯哈一個背影殺就讓我流下了痴呆的口水嗎);因為畫面太美,色彩太炫,每一幀都是壁紙,每個人都恨不得怒點右鍵將場景銘記在心。

酒香不怕巷子深,它悄無聲息地在首映當日就抓住了所有人的心,突然震翻了你的內心世界。在如今千篇一律的動作片中,它簡直如清風拂面,讓你意識到,除了超級英雄片,好萊塢還是有人能拍點別的的。謝天謝地。

5《星球大戰》

連續幾天把星球大戰系列看完了。前傳的三部要比後面的幾部好看,盧卡斯導的比其他導演導的好看,整體來說,挺刺激的,典型的大片模式加美國英雄主義。最近在讀電影史,這部電影延續的格里菲斯的一分鐘營救的劇作模式不錯,反正多重線索,看起來不至於視覺疲憊,尤其是最後高潮部分,層層疊進。 科技發達就是好,前傳三部的畫面很壯觀,漂亮,各個星球上的生命個體,......

說到電影界的神話,不得不說這部長達28年的傳奇電影《星球大戰》。2005年,隨著《西斯的復仇》的上映,星球大戰終於畫下完美的句號。

6《復仇者聯盟》

群雄薈萃、眾星雲集的《復仇者聯盟》史無前例地集結了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鷹眼、綠巨人、黑寡婦等耳熟能詳的超級英雄。

《復仇者聯盟》更像是一部災難片,片中地球遭受了空前的毀滅性打擊。神盾局(S.H.I.E.L.D.)被突如其來的邪惡勢力打了個措手不及,單個超級英雄也無法應對,所以他們便出面召集了由眾多超級英雄組成的“復仇者聯盟”,並肩作戰、齊心協力保衛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