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讀書人的寒冬

張鳴:讀書人的寒冬

眼見得,讀書的人是越來越少了,沒人買書,書店也都活不下去了。著名的三聯韜奮書店,在各地的分店,只剩下了鄭州一家,連北京的分店都關門了。鄭州的分店,也在勉力支撐,能撐到什麼時候,還不好說。好些讀書人喜歡的書店,也在紛紛倒閉。

另一個不好的消息是說,出書也越來越難。出版社關門為體 制不許,但相關的民營出版公司,則像雪崩似的垮掉,我認識的好些民營出版人,不是選擇了炒房,就是去開餐館去了。是不是出書難,間接地刺激了讀書人的減少?我不知道,只知道對於讀書人來說,這樣的消息很令人悲哀。

不消說,讀書人的寒冬到了,讀書人,寫書人,都將會被凍得要死。讀者慢慢的,可讀之書,將越來越少,獲得的渠道,也越來越窄。可以讀書喝茶喝咖啡聊天的地方,將消失得乾乾淨淨,多年養成的習慣,也許再也沒有地方落地了。

是的,讀書人不會因此而消失,即使在那個全國沒有書的時代,只有八個戲的時代,不也是還有人讀書嗎?是的,那個時代,也有人偷偷地,但卻是非常狂熱地讀書。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是文盲,即使恢復高考之後,能考上大學之人,其實知識水平也相當之低。儘管錄取不錄取比例非常懸殊,但考試題目,卻非常幼稚,我在後來舉出來跟後輩們講的時候,經常引起他們的鬨堂大笑。

一個讀書人的寒冬,經過之後,年輕人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邏輯能力,都可能會大幅度地下降。原本還能讀書的人,都放棄不讀書了,那麼,原來只看點小說的人,就可能連小說都不看了,更多的民眾,大概只能去打麻將了。現在,手機網絡已經變成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即使在頂尖的名牌大學,也已經出現了一批只看手機的學生,對於他們來說,圖書館基本上是無緣的。如果領頭的讀書人都消失了,那麼,今後這樣大學裡的手機客,將會越來越多。

網上的閱讀,弱智化傾向,眼下是愈演愈烈。微博微信上的謠言,眼看的越來越弱智化,但依舊有大批的人深信不疑。有人拿海關查代購的照片,造謠說美 國間 諜夾帶中 國 國 產高級芯片,被海關查到,竟然能換來鋪天蓋地的回應。可見,網絡謠言,已經不用太費心偽造了。至於自媒體的文字,也是越來越弱智化,越是弱智的胡說,只要說得合乎大眾的口味,就越是有受眾。跟現在的網紅自媒體比起,咪蒙已經是很優秀了。智商稅無論怎樣收,那些狂熱的讀者,都痴心不悔。

顯然,在這樣的大趨勢下,還正經讀書的人,寫作的人,日子將會越來越不好過。好書不多了,還可以想辦法淘。但是,寫的東西沒有人看,講課沒有人聽,就比較尷尬了。現在的局面就是這樣,如果你還想表達,不僅渠道都堵死了,即使在網上暫時沒被堵死的渠道,也可能沒有人會給你付費。多數人,都得忍受雙重的困窘,輸入和輸出,都出現了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人還能不能堅持下去?這顯然是個問題。我不知道別人會怎樣,我自己,能堅持,一定會堅持下去。肩膀很弱,但能扛,還是得扛,因為我經過那個時代,我知道,這樣的時代,更需要知識的火種,知識的星光,哪怕一星半點,能發光,也一定要發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早晚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