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地名探究——地處萊山之陽——萊陽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地處萊山之陽——萊陽

萊陽各鄉鎮

【地名由來】

萊陽得名說法不一,個人認同萊山之陽說。

萊山之陽說

萊陽城北有萊山(即今旌旗山),萊陽地處萊山之陽, 萊陽因以得名。

旌旗山,古名"萊山",位於城北偏西十五公里處,海拔三百一十五米。

齊魯地名探究——地處萊山之陽——萊陽

旌旗山

避諱說

西晉時萊陽地屬昌陽郡,昌陽城在今市區東南二十三里處的昌山之陽(今前後發坊一帶)。唐初,遷昌陽城至今市區。為避其祖[國昌]諱,更[昌陽]為[萊陽]。

民間傳說

漢置挺城於今市區南十里東西古城處。但這裡屢遭水災。有人看到從地裡鑽出五隻羊朝現在縣城方向跑,跑到城南關溫泉,鑽進泉去,遂定城址於此,名之曰:[來羊],[萊陽]乃其諧音。

萊陽,是山東省下轄縣級市,由煙臺市代管。古為"昌陽"、"長廣",又有"梨城"、"龍城"的稱號。萊陽位於山東東部,北鄰,南接,自古以來就是"膠東腹地";為低山丘陵區,山丘起伏和緩,溝壑縱橫交錯;屬溫帶季風氣候;下轄5個街道、13個鎮,總面積1734平方公里。2017年,萊陽市總人口88萬人。

齊魯地名探究——地處萊山之陽——萊陽

萊陽梨

萊陽市因獨有的氣候土壤條件而特產,被譽為"中國梨鄉"。在這裡發掘了新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被譽為"中國恐龍之鄉"。萊陽自古被稱為"翰墨之鄉"、"書法之鄉",湧現出、等一批愛國文人,萊陽是""的發源地,被譽為"道教祖庭",、等在此傳教立派。萊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祥地。萊陽有、、、蘆兒港、,、金山寶塔等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遊景區。

【尋歡萊陽】

萊陽是我魂牽夢縈的地方,這裡有關於"太陽雨"的回憶……

突如其來的太陽雨,須臾辦公樓前一地瓊瑤,間或一陣西風肆虐,捲起無數雪花飛舞,激揚著我的思緒,飛到那個膠東半島內陸的小城。

齊魯地名探究——地處萊山之陽——萊陽

萊農校園

那座小城有眾多叫"太陽雨"的店鋪,飯店、服裝店、百貨店都有。起初我有些奇怪,後來知道那座小城偶爾會飄起太陽雨——很短暫的那種,所以好多人喜歡起這樣有詩意的店名。

眾多的的"太陽雨"中,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家文化路上的"太陽雨餐館",老闆是個很有書生氣的小夥,戴付金絲眼鏡,微胖,經常西裝革履地坐在櫃檯的後面,微笑著看著他的芸芸食客們。

當然我們不是因為他長得帥去光顧,他家的紅燒茄子和紅燒排骨口味上佳,也是我們必點的菜品。幾乎每個月,我和朱至卓都會去那裡搓上一頓,直到他找到女朋友才慢慢減少。這個女朋友當然不是於焉,那都是過去的事情。如果將來於焉看到,我願意替朱至卓講講那段歷史,雖然不算風花雪月,也無損於這個豬頭的品質,當然重色輕友這樣的劣跡想必於焉也不會介意。

你沒猜錯,那是我的大學時代,我的大學籍籍無名,所以在這個縣級小城也不算屈就。學校建在一座小山的南坡,東西兩側各有小河一條,據說這正是風水學上不可多得的"二龍戲珠"格局。

這座小城以梨聞名,所以學校周遭梨園眾多,可惜我不愛吃梨,大學期間吃梨不會超過一斤。

學校前面的那條路就是文化路,大一全班早起跑步經常選擇文化路的一段,我們跑過太陽雨餐廳,跑過那家我忘了名字的超市,跑過那家朱至卓給他女朋友買過生日禮物的禮品店,跑過我買過國米球衣的運動品牌店,跑過中醫藥學校……

這條路跑過我們的青春,見證過豬頭的愛情,淋過無數次太陽雨,那些日子,都不會再來,但我的回憶,才剛剛開始。

【歷史沿革】

夏時為地;

商時為地;

西周時為萊侯國地;

東周及秦為東境。

魯襄公六年(前567年),齊國滅萊,並在萊西城區古城一帶修建起一座新城池,以取代對膠東地區的統治。

西漢時(今萊陽南部)、鄒盧縣(今屬萊西)、(萊陽中北)、(今屬萊西)、(海陽西北)於萊陽境內。

西晉三年(277年),觀陽、昌陽併入。元康八年(298年)復置(其址在今境內昌山村南)。

唐永徽元年(650年),昌陽城被水淹沒,遷縣治於今萊陽城。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莊宗李存勖為避祖名國昌,改昌陽為萊陽(即在萊山之陽,萊山為旌旗山古名)。

1950年,建立。

1956年,、萊陽專區合併為萊陽專區。

1958年,萊陽專區、合併為(後改)。

1987年2月20日,撤銷萊陽縣設立萊陽市。

2009年,萊陽市被列為山東省直接管理縣(市)財政體制改革試點縣。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