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杰倫出道19年持續“頂流”?因為“超級偶像”一直缺位

為什麼周杰倫出道19年持續“頂流”?因為“超級偶像”一直缺位

一晃眼,周杰倫已經出道滿19年了。

往昔幾乎每年祭出一張專輯必能引領音樂潮流,如今作品難產、質量逐漸下滑,周杰倫的變化顯而易見,“江郎才盡”與“過氣”論甚囂塵上。但在汪峰的宣傳團隊苦於每次發歌都有人搶頭條時,周杰倫哪怕只是透露一點新作的消息,就能輕鬆掀起一波熱搜。無論音樂銷量、演出票房、話題熱度,周杰倫依然保持著“華語頂級”的號召力。有網友評價:“周杰倫在《七里香》之前是天才,《跨時代》之前是巨匠,現在是頂流。”

王小峰在2004年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周杰倫還遠遠算不上文化偶像,也不過是眾多商業偶像中比較不差的一個。現在看來,好像一切都變得明朗。可對於瞬息萬變的時代來說,從“作品為王”到“娛樂至上”,周杰倫似乎步調一致,當音樂產業在流量時代“諸神黃昏”,周杰倫依然是華語樂壇不倒的標杆,在沒有“超級偶像”的時代,群眾依然需要周杰倫。

成就流行 困於流行

在很多人眼中,周杰倫的前四張專輯是當之無愧的“神作”,在之後近20年的華語樂壇幾乎無人可超越,包括他自己。第一張個人專輯《JAY》發行,一改當年華語樂壇樣貌,開啟全新音樂時代。

为什么周杰伦出道19年持续“顶流”?因为“超级偶像”一直缺位

這張專輯中,周杰倫的作曲延續華語樂壇流行的R&B和Hip-Hop元素,改變了傳統普通話饒舌的發音,用含糊不清的低語使押韻流暢,開創影響歌壇至今的周杰倫唱腔。像後弦、早期的許嵩,發音都有這一特點。編曲上有周杰倫加上洪敬堯、鍾興民兩位編曲師,糅雜大量西方新音樂元素,令專輯整體跳脫以往編曲規則,連看似常見的流行情歌都做出與眾不同的效果。

歌詞方面,方文山是當之無愧的功臣。他用大量形象新鮮的辭藻堆砌出意境,配合音樂與創意編曲,幫助周杰倫出道即封神。以專輯中的《印第安老斑鳩》為例,周杰倫作曲、洪敬堯編曲、方文山作詞,三者天馬行空的碰撞,形成一首完整的頗具藝術性和開創性的商業作品,曲子複雜程度讓人歎為觀止。

到了《范特西》專輯,編曲隨著華語嘻哈組合鐵竹堂成員林邁可的加入,又強化了周杰倫音樂的前衛感,並在流行性上又提高一個臺階。猶記得第一次聽《愛在西元前》,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第三張《八度空間》是《范特西》的一個延續,雖然當年沒有獲得金曲獎的青睞,但在商業上大獲成功。還有《葉惠美》中創下超八億人同時收聽紀錄的《以父之名》,成為周杰倫作品中最高藝術水準的代表作。

为什么周杰伦出道19年持续“顶流”?因为“超级偶像”一直缺位

此後,周杰倫的御用班底逐漸形成,每張專輯的曲目設定也基本一致。《七里香》到《魔傑座》專輯,依然保持很高的創作水準,流行性的增加也獲得了更多的音樂受眾。這一時期,周杰倫聯手方文山,加上擅長使用傳統古典樂器的編曲大師鍾興民,又產生《菊花臺》《青花瓷》這樣家喻戶曉的中國風歌曲。

隨著專輯越發越多,周杰倫的音樂風格開始逐漸固化。加上2005年之後,開始涉足電影圈,拓展自己泛娛樂商業版圖,其作品的娛樂功能有所增強,自身的地位也終究沒有逃出流行音樂的範疇。

群眾不能沒有周杰倫

如果把周杰倫的音樂生涯分為兩個階段,我個人認為2010年是一個節點。

2009年,以往每年年末都會發專的周杰倫遺憾缺席,在次年5月發行了專輯《跨時代》,開始在歌迷間有了爭議。往後的專輯在傳唱度上遠不敵以前,口碑也達到歷史最差:《驚歎號》豆瓣評分5.6,創下週杰倫個人創作專輯歷史最低分,這一不及格分數對於天王來說很顯然是一種“恥辱”。直到2016年,一首《告白氣球》在抖音躥紅,並在春晚唱響,傳唱度似乎又回到千禧年初。然而2017至2019年,周杰倫僅有三首歌曲面世,《不愛我就拉倒》歌詞遭大量歌迷吐槽,《等你下課》和《說好不哭》過於平庸,被指打情懷牌。

自周杰倫步入婚姻殿堂併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後,不僅電影事業停滯,做音樂也越來越心不在焉。

如今周杰倫依然穩坐21世紀華語音樂第一把交椅,其實多少靠些運氣。在周杰倫創造力逐漸式微的日子裡,音樂產業風雲鉅變,港臺傳統造星的功能失效,音樂工業一直不健全的內地依靠現場音樂實現迅速崛起。摩登天空和迷笛等公司異軍突起,把音樂節推至全國,助力現場音樂成為年輕人主流的音樂消費方式。大量的獨立音樂藉助現場音樂被輸出,瓜分了部分流行音樂的市場份額。雖然獨立音樂沒有以往流行音樂的約束,音樂形式百花齊放,但音樂標準十分模糊,音樂鄙視鏈非常明顯。何況在全民娛樂時代,追劇、看綜藝、聽現場、網絡社交等佔太多年輕人的時間,留給聽音樂的時間本身就不多,而互聯網又讓音樂選擇性擴大,導致行業已很難出現唱片時代的音樂天王。

为什么周杰伦出道19年持续“顶流”?因为“超级偶像”一直缺位

此外,受到韓流文化影響,近幾年國內娛樂產業也進入偶像化時代,對於一個偶像來說,單一的業務能力不是決定偶像命運的唯一條件。僅憑藉高顏值、高情商,鮮肉們就能收穫大量的死忠粉絲,在這些粉絲的應援下得到驚人流量。由於粉絲文化要求較高,大部分流量偶像以及練習生依賴年輕粉絲群,幾乎無法征服已過青春期的路人。

周杰倫作為21世紀華語樂壇天王,就成為了行業唯一的一面旗幟。他所具有的原創能力正是獨立音樂的精髓;他可以橫跨實力和流量兩派,不僅是偶像,也是偶像的偶像;他音樂中超前的嘻哈元素,正影響著新一代的華語嘻哈音樂人;他所發展壯大的中國風音樂,也剛好符合當今樹立文化自信的時代要求。雖然周杰倫自身不比以前了,可他這面旗幟不能倒。或許這就是周杰倫對於新世紀華語樂壇最大的意義。

王小峰2003年在《只有大眾沒有文化》一書中把周杰倫和羅大佑進行的對比,很有意思。羅大佑、崔健作為一個時代符號,給音樂賦予了靈魂。周杰倫則賦予了創意、時髦和娛樂。人們不會忘記羅大佑,也一定不會忘記周杰倫。

天王終究會老,還能不能像以前那樣,人們已經不在意了。在這個全民娛樂的時代,不會再出現下一個周杰倫,所以下一個時代符號出現之前,群眾需要周杰倫。

文|麻小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