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不足恃,布隆伯格代表民主黨金主參與一場難求勝利的大選


拜登不足恃,布隆伯格代表民主黨金主參與一場難求勝利的大選

11月24日身價高達580億美金的彭博社老闆、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終於在拜登頹勢已顯,難以支撐民主黨溫和派的大局時,正式宣佈參加2020年的美國大選——他的口號是“重建美國”。

可其實對於當下的布隆伯格以及民主黨背後的大金主們而言,當務之急毫無疑問是先要“重建民主黨”。

事實上,布隆伯格此次真的是勉為其難——因為其不僅曾經在2016年就公開宣稱過不會參與大選,而在2019年3月5日,面對民主黨初選開幕時,這位三度出任紐約市長,是民主黨金主中難得有過政治履歷的資本大佬也再次聲明自己不會參與競選總統。

拜登不足恃,布隆伯格代表民主黨金主參與一場難求勝利的大選

在2016年,布隆伯格之所以拒絕參與大選,是因為“我不願意承擔風險”——其時,共和黨勝算不高,而民主黨的候選人希拉里幾乎可謂穩操勝券,布隆伯格出來競選,不要說參與最終的兩黨角逐,就算是在當時的民主黨初選裡殺出來都不容易,確實失敗的風險太大。

而布隆伯格在2019年變換立場的原因,則完全是因為前美國副總統拜登。

在3月5日時,拜登是整個民主黨的民調領跑者,而如今拜登的民調不僅被激進派的桑德斯和伊麗莎白拉近,最關鍵的是拜登還陷入了通烏門——尤其是國會共和黨人已經發出了調閱聯邦政府資料的要求,對拜登的清查已經成為了如今兩黨政爭的另外一個焦點。

拜登不足恃,布隆伯格代表民主黨金主參與一場難求勝利的大選

在這種身帶“原罪”的情況下,拜登不要說跟特朗普進行最終的爭鋒,想要在民主黨的初選中殺出來,都幾乎不太可能——在昆尼皮亞克大學出具的十月全國民調中,沃倫的民調支持率高達27%,位居民主黨第一,超過了拜登兩個百分點。而在更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明年二月四州揭幕戰的兩站前哨民調中,拜登的支持率也不足以支撐其殺出重圍。

正是在拜登不足恃之後,布隆伯格才不得不親自下場,以77歲的高齡參與到這場他勝算極低的大選之中。

因為在如今民主黨的前三位候選人中,除了拜登是溫和派以外,無論是桑德斯還是沃倫,都是以左翼激進聞名的——尤其是後者鼓吹財富稅,敵視華爾街,聲稱當選後要分拆美國互聯網巨頭。

樁樁件件都讓民主黨的金主們感到心驚肉跳,就連在2016年堅定支撐民主黨的臉書CEO扎克伯格面對沃倫的言論,也不由強硬的回應說“如果沃倫要強行分拆臉書,我會將聯邦政府告上法庭”。

當然,一旦沃倫入主白宮,在國會兩黨都形成抑制新的互聯網托拉斯出現的當下,扎克伯格恐怕到時也只剩下屈從一途,一如摩根財團,亦如標準石油。

拜登不足恃,布隆伯格代表民主黨金主參與一場難求勝利的大選

不過,若是沃倫和桑德斯憑此政綱能夠入主白宮,民主黨內的建制派、溫和派以及背後金主們還能依靠體制內力量進行牽制,畢竟除了特朗普,真將競選承諾貫徹到底的美國總統並沒有幾位。

然而問題在於,若沃倫獲得桑德斯在民主黨初選中勝出,恐怕並不能帶領該黨入主白宮——而這正是民主黨從高層到金主焦慮的地方,也是最終促使布隆伯格站出來競選的原因。

但布隆伯格站到前臺來,恐怕他自己都明白,勝算不大。

在跟特朗普的對決民調中,布隆伯格不如沃倫、桑德斯和拜登,而在其黨內民調中,其人支持率也在2%,還不如民主黨初選裡的“邊緣人物”楊安澤的4%,僅並列第七。而布隆伯格在民主黨內的整體滿意度也只有30%。

拜登不足恃,布隆伯格代表民主黨金主參與一場難求勝利的大選


民調雖然在2016年失效了一次,但那是遇上了百年不一出的特定人物——畢竟有奧巴馬、克林頓背書,可謂美國政界元老的希拉里都功虧幾簣,民調失效也完全可以理解。

所以,布隆伯格不管願不願意承認,雖然他參選的意義在於承擔起拜登無法繼續承擔的重任,但哪怕他整合了包括拜登、布吉蒂格在內的民主黨溫和派力量,恐怕也很難力敵過桑德斯和沃倫所代表的民意——後二者,不僅是如今民主黨民調的前二位,還是第三季度小額捐款數的前二位。

雖然布隆伯格身價超過五百億美金,但小額捐款的意義在於其捐款人數可以直接體現候選人的選民基本盤大小。

畢竟選舉之中,金錢是大不過民意的。

更何況,在如今奉行“身份政治”的民主黨內,擁有“既老又白還是億萬富翁”身份,甚至還曾一度叛黨加入共和黨的布隆伯格本來就可謂帶著“原罪”,所以不管是眼下,還是未來,他都不太可能從民主黨初選中殺出來,更別提跟特朗普決戰“白宮之巔”了。

拜登不足恃,布隆伯格代表民主黨金主參與一場難求勝利的大選

那麼明知事難為,布隆伯格為什麼還偏偏一意孤行,最終要來選上一場呢?

布隆伯格及其背後的民主黨高層和金主其實是為了團結民主黨——他試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儘量整合民主黨內的溫和力量,能夠對沃倫和桑德斯為代表的激進派形成一定牽制,避免沃倫和桑德斯在激進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甚至導致如今的民主黨分崩離析。

要知道在民主黨激進派坐大的當下,華爾街已經不乏人揚言要轉換門庭去支持共和黨了。

拜登不足恃,布隆伯格代表民主黨金主參與一場難求勝利的大選

但有些人可以在此時離開民主黨,可對於在競選口號中提出“擊敗特朗普”的布隆伯格及其背後所代表的溫和派而言,就已經足夠表明他們的立場了——他們既然完全不願意接受特朗普的勝選,那麼就只能儘量發揮自己的影響,完成民主黨內激進派和溫和派的合流,才有可能進可問鼎白宮,退可保民主黨不分崩離析。

但從如今布隆伯格參選後,引起的連鎖反應來看,似乎與“團結民主黨”這一目標背道而馳——素有“女版奧巴馬之稱”的民主黨候選人卡馬拉·哈里斯宣佈退選,在退選公告中她就明確聲稱“我不是富翁,無法資助自己競選”。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真實星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