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華入主首秀失利 寶能系中炬高新閃崩

憑藉“廚邦醬油美味鮮,曬足180天”的廣告語,中炬高新(600872)控股的廣東廚邦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廚邦公司”)深入人心。為了聚焦核心產業,中炬高新也開始謀求全控廚邦公司,但最終失敗的結局卻讓公司2.56萬戶股東頗為“受傷”。12月4日中炬高新閃崩跌停,當日公司市值縮水35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身貼白馬股、寶能系、姚振華等多個標籤,中炬高新在資本市場上關注度極高,而此次併購也系姚振華“入主”中炬高新之後開展的首次資本動作,但交出的答卷卻並未讓市場滿意。

市值單日縮水35億元

作為A股市場的優質白馬股,中炬高新12月4日開盤閃崩一事成為了當日關注的焦點。

交易行情顯示,中炬高新12月4日低開1.47%,開盤價43元/股,當日開盤後中炬高新迅速閃崩,股價跌近9%,在之後的走勢中中炬高新還曾一度跌停。12月4日午後開盤不久,中炬高新封死跌停,隨後幾度掙扎打開跌停,但在13時36分再度封死跌停,直至收盤,未能打開。截至當日收盤,中炬高新收於39.28元/股,跌幅達9.99%,在賣一位置上仍有近3000手賣單等待賣出。

截至12月4日收盤,中炬高新最新總市值313億元,而在前一交易日,中炬高新總市值達348億元。經計算,僅12月4日一天,中炬高新總市值縮水35億元。

在中炬高新12月4日閃崩跌停的背後,不出市場所料,機構席位幾乎包攬了當日前五大賣出席位。

根據上交所12月4日公佈的盤後交易信息顯示,在當日賣出中炬高新的前五大席位中,前三大席位均為機構專用席位,賣出金額分別約為1.78億元、1.25億元、1.15億元;另外,第五大賣出席位也為機構專用席位,賣出金額9567.61萬元。

當白馬股與閃崩一詞相結合,就引來了市場的極大關注,由於近年來股價連續大漲,中炬高新成為了市場上名副其實的白馬股。東方財富數據顯示,以後復權形式查看,自2012年底開始,中炬高新股價便開始一路上揚,經粗略統計,2012年底至今,在後復權形式下,中炬高新區間累計漲幅已近1000%。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多次致電中炬高新董秘辦公室進行採訪,不過電話始終未有人接聽。

副總經理張衛華被免

中炬高新12月4日閃崩跌停一事,究其背後原因,則系公司全控廚邦公司未果。

在12月4日中炬高新披露了一則“關於全資子公司仲裁結果的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美味鮮公司擬以現金3.4億元收購廚邦公司20%股權宣佈告敗,根據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的終局仲裁,該股權轉讓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美味鮮公司的全部仲裁反請求被駁回。

在公告中,中炬高新也透露了此次收購廚邦公司20%股權失敗的主要原因。交易對手方朗天慧德公司法定代表人李磊以辦理股權轉讓雙方核對有關工商過戶文件等相關事宜為由前往公司,在核對工商過戶文件的過程中自行撕毀雙方已經簽字蓋章的《協議》,並遞交了一份終止出讓廚邦公司20%股權的函。而中炬高新原總經理陳超強、副總經理張曉虹、現任副總經理張衛華在未經公司授權的情況下與李磊簽署了《會談紀要》,內容包括要求終止合同、另行洽談等。

對此,12月4日晚間,中炬高新也“火速”追責,免職張衛華的副總經理職務。中炬高新稱,在公司全資子公司美味鮮公司收購廚邦公司20%股權過程中,副總經理張衛華存在嚴重失職行為,董事會決定免去張衛華副總經理職務,該決定自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起生效。

實際上,此次籌劃收購的廚邦公司系中炬高新核心子公司,中炬高新目前持股80%,在2016-2018年廚邦公司為中炬高新貢獻營收均超三成,貢獻淨利均超五成。在投融資專家許小恆看來,擬全控廚邦公司是中炬高新聚焦核心產業,提高盈利能力的一大舉措。遺憾的是,卻以失敗告終。

經計算,廚邦公司在2016-2018年為中炬高新貢獻營收比例分別為33%、36%、37%,貢獻淨利潤佔比分別為53.87%、58.72%、53.05%。

首次併購折戟

中炬高新閃崩跌停被市場廣泛關注,除了身貼白馬股標籤之外,還因其系姚振華掌舵的上市公司。但作為姚振華“入主”後的首次併購,中炬高新全控廚邦公司卻以失敗告終,這也導致寶能系當日浮虧近9億元。

據瞭解,在2018年9月寶能系旗下的中山潤田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潤田”)受讓了中炬高新24.92%股份,中山潤田成為了中炬高新的第一大股東;之後在當年11月寶能系正式進駐中炬高新董事會,在今年3月中炬高新正式披露了關於實際控制人變更的公告,中山潤田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姚振華成為公司實控人。由此,中炬高新也被貼上了寶能系、姚振華的標籤。

而擬購廚邦公司剩餘20%股權則系姚振華“入主”之後的動作,也系由姚振華掌舵的首次資本運作,但最終折戟。

經Wind統計,寶能系在資本市場佈局廣泛,除了中炬高新之外,還持股12家上市公司。

據瞭解,寶能系旗下的鉅盛華、前海人壽是其持股上市公司的主要平臺,而經Wind統計,鉅盛華、前海人壽在境內、境外持股的上市公司合計12家,其中持股比例超5%的有8家,分別為華僑城、萬科、韶能股份、明星電力、中國金洋、南寧百貨、南玻集團、合肥百貨,但上述企業均非寶能系控股,其中持股比例較高的則有韶能股份、南玻集團。

韶能股份、南玻集團兩家企業目前均系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人狀態,但前海人壽均為第一大股東,截至今年9月30日,前海人壽分別持有韶能股份、南玻集團15.09%、15.1%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寶能系的資本佈局也在不斷調整,其中寶能系仍在不斷減持萬科。根據萬科11月23日最新公告,寶能系再度減持5%,目前持股比例為10%。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寶能集團方面發去採訪函,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對方並未回覆。

醬油業務發展或受影響

“中炬高新對於廚邦剩餘股權收購失敗,對於整個以‘廚邦’為核心的調味品發展戰略,未來全國化、高端化運營有較大影響。”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稱。

據悉,中炬高新1999年憑藉收購美味鮮切入調味品行業。美味鮮作為中炬高新的子公司,旗下主要品牌有廚邦、美味鮮。

數據顯示,2018年,中炬高新營業收入41.66億元,同比增長15.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07億元,同比增長34.01%。美味鮮公司營收為中炬高新主要收入來源,實現營收38.52億元,增幅10.34%;實現淨利潤6.36億元,同比增長12.35%。其中,廚邦品牌主要營收和淨利潤為15.26億元、3.22億元,佔中炬高新淨利潤的53.05%。

業內人士表示,作為中炬高新目前的主要盈利來源,以“廚邦”為核心的醬油業務發展擴大對於中炬高新來說尤為關鍵,回收廚邦剩餘股權也成為中炬高新聚焦核心產業的重點。然而,廚邦在整個醬油市場中的佔有率還有待提高。數據顯示,廚邦醬油的市佔率僅為5%,調味品巨頭海天市場佔有率為18%,李錦記為6.1%。

“目前,依託於‘美味鮮’和‘廚邦’雙輪驅動的中炬高新,已經穩居行業第二的地位。”業內人士稱,雙品牌戰略定位雖然有助於中炬高新實現“做中國最好的醬油,獨步於國內高端產品市場”的願景,不過,中炬高新旗下品牌在市場中存在“南強北弱、東強西弱”的特點,同時,其餐飲渠道沒有得到充分開拓,市佔率明顯低於海天、李錦記等。

位居“第二”的中炬高新心中有一個“雙百夢”。據瞭解,中炬高新的“雙百億”中期目標即在2019-2023年,用五年的時間實現健康食品產業年營業收入過百億元,年產銷量過百萬噸的雙百目標。

不過,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分析稱,依照目前中炬高新的業績增長速度來看,中炬高新想要實現“雙百夢”存在一定難度,尤其是在沒有實現對於廚邦股權完全收購的情況下。

朱丹蓬也表示,中炬高新在整個治理結構、股權結構、頂層設計等方面存在較大不足,此次未能收購廚邦剩餘股權對其發展又有著重大的影響,所以從中炬高新的整體實力、渠道推廣以及網絡營銷團隊的佈局等多方位來看,雙百億的目標不大可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