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生存“冰火兩重天”:30強銷售額佔全國一半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

房企生存“冰火兩重天”:30強銷售額佔全國一半

圖 / 21世紀經濟報道(宋文輝 攝)


12月2日,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今年11月實現合約銷售額約305億元,合約銷售面積178.31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大漲60%、61%。以價換量是世茂取得銷售突破的主因,當月世茂的平均銷售價格為17106元/平方米,比10月略降4.8%。


至此,今年世茂已經實現了2277.3億元的銷售規模,提前完成2100億的年度銷售目標,並重回行業前十。


對於龍頭房企來說,剛剛過去的11月並不“寒冷”。雖然恆大在收割完“金九銀十”後出現銷售下滑,但很多中型房企仍在加速衝刺。根據易居克而瑞的統計,今年前11月,百強房企的銷售金額達到10.3萬億元,同比上漲17.7%。其中,11名到30名的中型房企銷售增速為26%,為最迅猛的一個群體。


這一群體的崛起,使得大中型房企的市場佔有率加速提升。華創證券的一份報告指出,今年前10月,30強房企的銷售金額已經佔全國房地產銷售額的一半。而在2011年,這一比例僅為15%左右。


“這個行業最終會變成‘巨頭的遊戲’。”有房企人士如此總結。

“千億軍團”將超30家

房企生存“冰火兩重天”:30強銷售額佔全國一半

圖 / 21世紀經濟報道(宋文輝 攝)


今年11月份,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面積364.5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545.4億元,繼續維持穩定。今年以來,萬科的月度銷售規模維持在430億至670億之間。如果拋開今年2月春節因素的影響,萬科的銷售數據基本沒有出現大起大落。


今年前11月,萬科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3697.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73%,合同銷售金額5735.3億元,同比增長5.44%。


恆大曾在8月末啟動大範圍的價格優惠策略。受此影響,“金九銀十”期間,恆大接連刷出831.3億元、903億元的行業月度銷售記錄。到11月,隨著促銷措施逐漸退出,恆大的銷售額大幅下滑至370.6億元。


即便如此,今年前11月,恆大仍然憑藉5805.6億元的銷售規模反超萬科,升至行業次席。


房地產業的“銷售之王”仍是碧桂園。今年以來,碧桂園不再公佈全口徑銷售數據,而改為發佈權益銷售金額。根據易居克而瑞的統計,今年前11月,碧桂園的全口徑銷售數據已經達到7515億元,同比增長13%。


易居克而瑞的統計還顯示,融創在前11月實現5004億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0%。至此,中國房企的“5000億俱樂部”已經擴充到4個成員。


在已經發布銷售數據的房企中,銷售數據以增長為主。今年前11月,新城控股合同銷售2465.62億元,同比增長24.17%;融信銷售1260.93億元,同比增長16.5%;奧園銷售1012.7億元,增長37%。但小型房企表現不佳,前11月景瑞控股的銷售規模為206.31億元,同比下降4.55%。


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施壓,部分區域市場也出現下行。為了回籠資金,品牌房企普遍加大了銷售力度,並使得銷售升溫。大中型房企中,除綠地、泰禾等少數企業出現下滑外,業績“飄紅”仍是主旋律。


易居克而瑞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百強房企全口徑銷售金額約為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7.7%。


銷售的普遍增長,也抬高了行業的規模門檻。按照該機構的統計,截至今年11月末,已有27家房企的銷售規模超過千億。到今年年末,預計“千億軍團”的數量將突破30家。而在5年前,千億房企僅有7家。

房企生存“冰火兩重天”:30強銷售額佔全國一半

房企生存“兩重天”

房企生存“冰火兩重天”:30強銷售額佔全國一半

圖 / 視覺中國

隨著行業供需關係的逆轉,以及樓市調控的常態化,近些年,房地產業的集中度正在加速提升。


根據華創證券的報告,2019年1-10月,50強房企銷售金額達到7.5萬億元,佔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的比重已經超過60%,而在2011年,這一比例還不到20%。在此期間,30強房企銷售額佔比從15%上升到50%;10強房企銷售額佔比從10%上升到30%。“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華創證券如此總結。


“房地產行業一直都是以規模為導向。”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規模較大的企業在融資、拿地中有明顯的優勢,銷售中也容易獲得品牌溢價。所以,“房企要想提高競爭力,做大規模幾乎是唯一的路徑”。


近幾年,調控政策持續施壓,部分區域市場進入下行期,規模的加持顯得更為重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隨著融資政策的收緊,今年以來,多數銀行發放房地產開發貸的範圍已經從“50強房企”,縮減至“30強房企”。


信託公司也越來越“挑剔”。某知名信託機構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除了看房企的排名外,也對項目所在的城市、區位等有嚴格的要求。因為信託對投資回報率要求高,必須選擇“最好的項目”。


北京某千億級房企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們的融資渠道也一直比較暢通,只是(在市場不好時)成本要高一些。銀行授信額度每年都用不完。”


相比之下,小型房企更容易出現資金問題。據統計,2019年以來,共有13只房地產行業債券違約,涉及發行主體3個,分別為頤和地產、國購投資和華業資本——均為小型房企。而今年10月,三盛宏業也因未能兌付內部理財產品而遭遇員工“維權”。


張大偉說,從比例來看,目前真正出現債務違約的企業數量佔比很小,說明行業還沒有惡化到小公司活不下去的地步。但與融創動輒啟動百億級收購相比,小房企的日子可以說相當不好過了。


他表示,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趨勢還將持續。“很多小企業已經拿不到地,沒有衝規模的後勁,但大房企還在不斷拿地。”根據中原地產的統計,今年前11月,50強房企的拿地支出已經突破2萬億,同比上漲17%,創歷史新高。


“房地產業最終會變成‘巨頭的遊戲’。”前述房企人士認為,如果樓市調控不出現根本性的鬆動的話,未來行業有可能出現一波破產潮,其中以小房企為主。中型房企則會出現分化,“要麼趕超,要麼掉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