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太難,名額都被保研生給佔了”

考研是研究生的招生考試,通過考研既可以提升學歷,也可以彌補高考失利的遺憾。不過對於廣大考研生來說,現在考研卻越來越難,一方面是因為考研人數越來越多,考研競爭已經不亞於高考,另一方面是各類大學推免生、直博生的比重逐年增加,統招名額變少,普通大學本科生想要通過考研統招進入名校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清華大學。

“考研太難,名額都被保研生給佔了”

2020年清華大學共計劃招收研究生6000多名,這其中包括了3420名推免生和3270名統招生,在考研統招招生計劃中,包括了1984名非全日制招生計劃,全日制研究生統招計劃只有1284人,在全日制計劃的1284人中,學碩名額只有298人,剩下的均為專碩。

也就是說,想要通過考研進入清華,需要從一萬多人中,競爭幾百個名額,難度著實不小。

而除了清華大學外,北大、中科大、同濟大學、浙江大學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名校留給統招生的機會也不多,這些大學保研生(推免生)的比重大多在50%左右(注:教育部規定,學校推免生比重不能超過50%,但一些學校個別專業保研生的比重可能超過80%,甚至100%)。

“考研太難,名額都被保研生給佔了”

很多考研黨不禁感嘆:考研真的越來越太難了,名額都被保研生給佔了。

實際上,保研生(推免生)比例越來越高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因為很多高考失利的同學,為了彌補高考的遺憾,從大一開始的整個本科階段都在準備考研,不顧學習、實踐,最後雖然以高分進入研究生階段,卻存在綜合素質跟不上的現象,而保研生本身就是因為在本科階段學習優秀,社會實踐充實,進入研究生階段能夠很快更上導師的步伐。

“考研太難,名額都被保研生給佔了”

另一方面,科研都具有延續性,研究生導師當然希望能夠招到研究方向相似,而且有一定基礎的學生,保研生可能在本科階段就參與了本校老師的課題,進入研究生階段就馬上著手導師科研任務,而考研至少需要一個學期的學習,等到出科研結果又需要一兩年,科研成果從審稿到見刊又是至少一年,考入研究生的同學時間耗不起,不更加的努力延遲畢業是很正常的事。

“考研太難,名額都被保研生給佔了”

因此,保研生比例增加也是各大名校保護生源的舉措。如今,互聯網時代,各大高校考研信息具有對稱性,大家都知道某所學校的某個專業還剩多少個統招名額,不像原來考研,明明努力考上了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卻因為招生名額被保研生佔了而考研失敗。

我們不能要求學校增加統招生比重,但至少現在,我們知道了考研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