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最新規劃看動力電池的“頂層設計”

2019-12-04 09:27:16 閱讀:98

12月3日 ,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規劃》從發展趨勢、總體部署、提高技術創新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深化開放合作、保障措施進行深入論述。其中在動力電池方面,有非常詳細的“規劃”。

高工鋰電詳細閱讀《規劃》後,抓取動力電池方面核心內容,彙總和分析如下。

2025年動力電池技術重大突破

《規劃》提出,力爭經過15年持續努力,實現純電動汽車成為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到2025年,動力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

動力電池核心技術上,《規劃》提出,要求開展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加強高強度、輕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動力電池短板技術攻關,同時提出要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GGII 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動力電池裝機量約46.38GWh,同比增長34%。其中10月動力電池裝機量約4.07GWh,同比下降31%,出現下滑。

從《規劃》和數據看,動力電池市場前景非常廣闊,但現在受技術方面制約很大。

一方面動力電池成本居高不下,在新能源政策補貼退坡的情況下,增長量有所下滑。

另一方面規劃沒有提能量密度,重點凸顯低成本、高安全、長壽命,表示《規劃》開始更關注市場應用。

提高動力電池產業集中度

《規劃》提出,強調健全動力電池市場化運行機制,聚焦核心工藝,專用材料,製造裝備等短板弱項,加強研發攻關,提高關鍵共性技術供給能力。

同時以資本市場為依託,發揮各類基金的協同作用,推動動力電池等相關企業優化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2019年以來,市場競爭激烈,動力電池行業集中度提升明顯,其中2019年1-10月,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家動力電池裝機量之和佔比就高達70%。

《規劃》注重強調市場化和資本力量,有可能在補貼方面,會進一步滑坡,來加速行業洗牌效應。

重視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鏈

《規劃》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動力電池模塊化標準體系,加快突破關鍵製造裝備,提高工藝水平和生產效率。

動力電池回收方面,《規劃》要求完善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再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鼓勵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健全動力電池運輸倉儲、維修保養、安全檢驗、退役退出等環節管理制度,加強全生命週期監管。

高工鋰電瞭解到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對國內動力電池生產有很重要影響。保障材料供應,有利於動力電池企業專注於技術方面突破。

另外在動力電池回收上,完善相應體系,這也與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的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有關。

總的來說,《規劃》對動力電池的“頂層設計”,旨在促進動力電池產業向高質量發展,加快動力電池技術進步和市場份額增長。對身處產業鏈的企業來說,《規劃》提供了一整套發展思路和政策指導,這將是一次新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